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林泉臥游:蘇州園林山水畫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088653
- 條形碼:9787517088653 ; 978-7-5170-886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林泉臥游:蘇州園林山水畫選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富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一幅幅精美的圖片,連接著的是一座座真實的園林,品鑒名作,更是享受品讀簡史的滿足感。 ◎ 品鑒蘇州園林,品讀園林簡史 ◎ 精美的畫作,輔之以精良的印刷,縱享視覺盛宴 ◎ 園林類型豐富,編選求精求美
林泉臥游:蘇州園林山水畫選 內容簡介
本書共收錄了12件作品, 數量不算多, 卻富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從園林角度看, 這些畫本所表現的園林, 在類型方面有寺廟園林、莊園園林、官紳私園、文人宅園等, 時間跨度從北宋到民國, 規模則有大型園林、中型園林、小型園林。從繪畫本身看, 所收作品由兩部分構成, 一是有如倪瓚、沈周等畫壇宗匠的名作, 另一類則是錢穀、張崟等名家精品。
林泉臥游:蘇州園林山水畫選 目錄
藝文:蘇州園林永恒之魅/衣學領
序一/陳燮君
序二/楊丹霞
名園名畫??珠聯璧合
——蘇州園林山水畫綜述
云林畫本世無雙
——倪瓚(傳)??獅子林圖
健筆縱橫寫清居
——沈周??東莊圖冊
圖畫名園盡神工
——文徵明??拙政園三十一景圖冊
樹深花密禽魚樂
——錢榖??求志園圖
王家別墅更宜畫
——柳遇??蘭雪堂圖
餞春雅集清和天
——上睿??繡谷送春圖
一徑清流抱幽山
——王翚??滄浪亭圖
閱世亭臺太傅第
——張崟 ??臨頓新居第三圖
奇石畫含千古秀
——王學浩??寒碧莊十二峰圖
顧家園子*怡人
——顧沄??怡園圖冊
蕭然獨居山水間
——吳湖帆??鳳池精舍圖
激情點線意象新
——吳冠中??獅子林圖
附編
趙孟頫??洞庭東山圖
王蒙??具區林屋圖
沈周??虎丘十二景圖冊
唐寅??行春橋圖
文徵明??橫塘圖
仇英??虎丘山塘圖
陳道復??桃花塢圖
陸治??天池晚眺圖
張宏??蘇臺十二景圖冊
惲壽平??靈巖圖
后記
林泉臥游:蘇州園林山水畫選 節選
云林畫本世無雙 ——倪瓚(傳)??獅子林圖 蘇州現有九座園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即大家熟知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以及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追溯這些名園的來歷,可知其中八座都是士大夫的私家宅園,唯獨獅子林系出佛門,*初就是一座禪寺,元末名僧天如禪師為其開山祖師。 獅子林能聲聞天下,和一件繪畫作品有著重要的關系,這就是倪瓚創作的《獅子林圖》(以下簡稱倪圖)。它載有六百年前獅子林的諸多信息,也是今天了解獅子林初貌的重要圖像依據。其實歷史上為獅子林作圖的畫家甚多,*早有朱德潤,后有倪瓚、徐賁、趙善長、文徵明、查士標等人。朱圖早已散佚,徐圖即十二開的《獅子林圖冊》。雖以同一題材作畫,但其他諸家的作品都不及倪圖的影響。究其原因,似乎在于倪瓚的畫品不但展示了一種難于企及的藝術個性,同時也標舉了一種卓爾不群的人文精神。 倪瓚出身于江蘇無錫一個富豪家庭,初名珽,字元鎮,號云林。他身歷元明兩朝,但主要活動在元代,因此都把他視為元代畫家,列入“元四家”之一。他性好潔而迂僻,終身不求仕進,自逸于塵氛之外,卻潛心于藝術世界的創造,在繪畫、書法、詩文等方面都有出色的成就,有《清閟閣全集》行世。中國傳統繪畫強調畫品和人品的統一和同構,他以道為富、清高絕俗的人格力量,在人們心中樹起一代高士的形象。明代江南人家以有無云林畫來分雅俗。他是中國繪畫史上*負盛名的高蹈文人畫家,其獨特的筆墨情趣和審美格調,對明清畫壇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倪瓚家道殷實,但中年時自動散產,放棄家業,以一葉扁舟浪游五湖三泖間。他常常來蘇州探視知己好友,也因此創作了一些和蘇州有關的書畫作品,其中當以《獅子林圖》*為膾炙人口。 《獅子林圖》為長卷,紙本,水墨,縱725px,橫2400px。對照獅子林早期留下的詩文以及徐賁的《獅子林圖冊》,可知此圖源于實景,反映了獅子林當年的風貌。寺門設在東南角,寺院前部為“一鏡寒光定”的玉鑒池,四周圍以石欄。院西北崗阜高隆,奇峰林立,即獅子林早期的大假山。水池假山間,佛祠、僧榻、齋堂布置有序,縈回曲深。臥云室內一老僧鉤簾趺坐,其右為指柏軒,左為問梅閣,后為禪房。問梅閣西,經由曲廊可登假山,竹谷、禪窩在焉。獅子林初創時,高不十尋,廣非百畝,無崇殿杰閣,規制特小,卻以清幽取勝。“林有竹萬個,竹下多怪石”的林壑之美吸引了眾多的來客。特別是文人畫家,深為這方凈土的禪意和畫境所打動,紛紛題詠作畫,獅子林由此名聲大噪。倪瓚也是愛其蕭爽,才為之作畫題詩。 《獅子林圖》在中國繪畫史上曾屢見著錄。明末張丑,清初卞永譽、孫承澤等人在各自的論著中都記有《獅子林圖》,但各家看法并不統一,或許所見并非一本。本書介紹的這一卷,乾隆時進入內府,《石渠寶笈》著錄。畫卷引首有弘歷親題“云林清”四字,前后隔水各題五言一首,在畫本幅上又作六次題跋,還仿畫三次。南巡到蘇州時,又把畫帶到獅子林中,邊欣賞、邊題詩、邊臨摹。他對此畫嗜愛之深,超過了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返京后,他又在北京、承德兩處仿建了兩座獅子林,把江南造園藝術帶到了北方,豐富了皇家園林的造園手法,促進了中國造園藝術的提高。 此卷在民國時期從末代皇帝溥儀手中佚出后,流落在東北地區,現由故宮博物院收藏。經現代學者研究,普遍認為此卷實為王石谷所繪。雖非倪氏親筆,但清代畫壇宗匠的非凡畫藝依然令人感佩驚嘆,也足證歷代文人墨客對這座名園的尊崇和向往。 國學大師饒宗頤在《獅子林和天如和尚》一文中,論述了獅子林對吳門藝壇的影響,由此可見古典園林在蘇州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和崇高地位。 健筆縱橫寫清居 ——沈周??東莊圖冊 以士大夫游樂居住的山莊園墅為摹寫對象的園林山水畫,是中國傳統山水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唐代王維的《輞川圖》。明代畫壇,這類題材的作品大量出現,如沈周的《東莊圖冊》,描寫人工景物仿佛天成,既有竹洲花塢之勝,又有清流映帶之趣,歷來被視為藝苑中的珍品。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又號白石翁,出身于蘇州相城一個詩禮之家,一生專事書畫,未曾出仕。《東莊圖冊》系沈周為摯友吳寬所作。吳寬(1435—1504),字原博,號匏庵,長洲人。明成化八年會試、廷試皆**,授修撰,累官至禮部尚書,卒謚文定;工詩文,善書,有《匏翁家藏集》行世。沈周長吳寬八歲,兩人自青年時代即相友好。以后吳寬狀元中試,成為朝廷重臣;沈周雖有畫名,但一直卜居鄉里,布衣終身。兩人一在朝、一在野,社會地位懸殊,但幾十年間相交相知,堪稱莫逆。 東莊在蘇州葑門內,遺址現為蘇州大學本部,五代時名東圃,又名東墅,元末明初稱東莊,約清代康熙后名為天賜莊,一直沿用至今。這里*早是五代吳越國廣陵王錢元璙及子錢文奉構筑的別業。崇岡清池,茂林珍木,頗具園林之勝。元璙父子常在此宴集賓客,極一時之盛,后廢為民居。明初,邑人吳孟融在這一塊世代融居之地建成了一座莊園式的別墅,題名東莊,自號東莊翁。吳孟融之子吳寬,狀元及第后,為了不廢先業,繼續“歲拓時葺,謹其封浚”,把園墅修建得更為精美。亦莊亦園的誘人景色加上吳寬顯赫的聲名,一時文人雅士多到此聚會,競相題詠。沈周更是不惜筆墨,詠詩作畫,為好友的莊園寫真留影。其詩曰: 東莊水木有清輝,地靜人閑與世違。 瓜圃熟時供路渴,稻畦收后問鄰饑。 城頭日出啼鴉散,堂上春深乳燕飛。 更羨賢郎今玉署,封恩早晚著朝衣。 其畫就是《東莊圖冊》,現藏南京博物院,紙本設色,縱715px,橫825px,無作者款印。原有二十四開,可惜早在明代萬歷時已散佚三開,現存二十一開,每開都有李應禎篆書對題圖名。沈周的長跋亦已失去。李應禎(1431—1493),初名,一名維熙,以字行,長洲人,精于篆、楷。二十一開的圖名分別是:一東城、二西溪、三拙修庵、四北港、五朱櫻徑、六麥丘、七艇子洴、八果林、九振衣岡、十桑州、十一全真館、十二菱豪、十三南港、十四曲池、十五折桂橋、十六稻畦、十七耕息軒、十八竹田、十九續古堂、二十鶴洞、二十一知樂亭。 沈周在繪畫上既重視學習古人傳統,又強調師法自然,面向生活,因而能保持旺盛的藝術創造力。這部冊頁全系寫生小品,題材都來自生活實景,“一水一石皆從耳目之所睹”,寫出了“溪山窈窕,水木清華”的水鄉風光和田園生活情趣,體現了他的藝術主張。畫家筆下的東莊,不但可行可游,而且可親可居。 《東莊圖冊》構圖簡潔明快,筆墨蒼潤渾厚,設色清麗典雅,雖無年款,但從其整體畫風來看,應是沈周盛年時的力作,更是反映他本色面貌的典范作品,歷來得到畫壇的高度評價和藏家的青睞。 東莊地處溪流平岡、阡陌相連的田疇間,雖在城郭,但其格局、環境一如郊鄉園墅。蘇州歷史上曾有很多像東莊這樣的別業,如范成大的石湖別墅等,和城市宅園相比,這類郊園更為脆弱,一旦遇上變故,大多很快消失殆盡,被犁為農田,東莊即此中一例。所幸《東莊圖冊》記下了當年的生動畫面,讓后人仍能一睹它的勝概,為蘇州園林史提供了寶貴的形象資料,這是畫冊除在繪畫藝術價值外的又一種價值。
林泉臥游:蘇州園林山水畫選 作者簡介
董壽琪,長期從事蘇州地方文史資料的收集、整理和編輯工作,先后出版《虎丘》《虎丘摩崖石刻》《蘇州玄妙觀》《蘇州古城·平江歷史街區》(合著)等十余部作品。職事之余,耽于中國古代畫論的研習,并在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