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搖滾信息圖:一部搖滾樂簡史:the history of rock music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521336
- 條形碼:9787553521336 ; 978-7-5535-2133-6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搖滾信息圖:一部搖滾樂簡史:the history of rock music 本書特色
★創意信息圖講述搖滾史,一眼就愛上的天才設計 本書以一種別開生面的形式講述了搖滾樂的歷史,通過極具創意的信息圖例展現了搖滾樂的發展脈絡和代表性音樂人的輝煌成就,通過圖形、數字引領你換一種方式走進搖滾的世界。 ★歷數每個搖滾樂迷不該錯過的偉大樂隊與音樂人 書中涵蓋8類搖滾樂分支,囊括42組音樂人,視角廣泛,脈絡清晰,評述深刻,圖片精美,從披頭士到滾石到皇后樂隊,搖滾樂迷應該了解的偉大名字盡在書中。 ★意大利資深樂評人熱血執筆 本書作者為意大利資深音樂評論家,從業30多年,為《滾石》《時代雜志》等撰寫專欄,著有音樂類作品十余部。他將自己對于搖滾樂的摯愛之情注入一字一句,喚醒每一個搖滾樂迷不止步于庸常的勇敢自我。 ★資深音樂媒體人伍叁伍伍擔綱翻譯,形神兼具 本書譯者為音樂播客“壞蛋調頻”聯合創始人伍叁伍伍,畢業于復旦大學新聞系,曾為中國早期后搖滾樂隊“布拉格”的成員。他的譯筆準確生動,流暢的文字貼切傳達出了搖滾樂的精神內核。 ★掃碼聽歌,聆聽壞蛋調頻親制歌單 搖滾樂的歷史不僅需要讀,更少不了聆聽,書中附有二維碼,掃碼即可獲取壞蛋調頻親制歌單,以音樂豐富閱讀體驗。
搖滾信息圖:一部搖滾樂簡史:the history of rock music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圖文并茂的搖滾樂簡史,通過文字、照片和信息圖的有機結合講述了搖滾樂的歷史。書中以清晰的圖例展現了搖滾樂各個分支的發展歷史與沿革關系,評述了不同類型中的代表性樂隊,從披頭士、大門、皇后樂隊、綠洲直到蠢朋克。而在樂隊故事和大幅精美照片之外,書中以極具設計感和信息含量的信息圖展現了音樂人或樂隊的關鍵數據,從一種全新的角度展現了經典樂隊的音樂歷程與非凡成就。
搖滾信息圖:一部搖滾樂簡史:the history of rock music 目錄
序言 7
搖滾 8
鮑勃·迪倫 12
披頭士 19
“誰”樂隊 25
大門樂隊 29
平克·弗洛伊德 35
尼爾·楊 39
感恩而死 43
伊基·波普 47
皇后樂隊 52
史密斯飛船 59
布魯斯·斯普林斯汀 65
U2 69
恐怖海峽 75
綠洲 79
藍調 82
滾石樂隊 87
埃里克·克萊普頓 93
詹尼絲·喬普林 96
吉米·亨德里克斯 101
流行樂 104
大衛·鮑伊 109
艾爾頓·約翰 115
邁克爾·杰克遜 119
酷玩樂隊 125
艾米·懷恩豪斯 129
朋克 132
雷蒙斯 136
性手槍 141
沖撞 147
綠日 151
硬搖滾和重金屬 154
深紫 159
齊柏林飛艇 163
黑色安息日 169
交流/ 直流 173
槍與玫瑰 178
金屬制品 182
進步搖滾 186
弗蘭克·扎帕 191
創世紀 197
另類與獨立搖滾 200
治療 205
趕時髦 209
電臺司令 213
涅槃 217
珍珠醬 223
科技舞曲和浩室音樂 226
化學兄弟 231
蠢朋克 235
樂隊成員及相關人物譯名對照表 238
音樂類型譯名對照表 242
譯后記 244
圖片來源 245
搖滾信息圖:一部搖滾樂簡史:the history of rock music 節選
誰人不識披頭士。他們是當代流行文化的支柱之一,盡管他們的故事在近五十年前就已經結束了,但他們的音樂仍舊大量出現在我們周圍,每一天,在歌單上、在廣播和電視中、在影院里。這個四人組的面孔仍然是集體想象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的拖把頭或者長發、五顏六色的軍裝,還有黑色的靴子——這取決于他們驚人的音樂冒險的各個不同時期。他們發明了“節拍”這個詞;同鮑勃·迪倫一起,他們都是我們今天所公認的搖滾樂的鼻祖,他們寫出了20 世紀*美妙也是*著名的那些歌曲中的一部分。他們使世界把注意力投向了年青一代,他們定義了新的時尚規則,為改變一代人的精神面貌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等等。而他們的一切成就是在僅僅不到十年的時間里完成的,基本上是1962 年至1970 年,他們錄下了創造歷史的一系列唱片。一開始他們的套路很簡單:一個吉他重復段落,一條好聽又好記的旋律線,擔負*基本的樂器功能的貝斯、鼓和兩把吉他——一把負責節奏,另一把負責獨奏——以及,大概是*重要的,沒有所謂主唱(或者樂隊隊長),他們四個都會唱。他們的不同之處正是其團隊精神,這支由年輕人組成的樂隊所傳達的不僅僅是他們的音樂,還有他們以和過去截然不同的全新方式去生活的渴望。但隨著他們視野的拓展,他們鋪開了自己的搖滾之路,迷上了印度文化和先鋒派音樂;他們發現并拓展了錄音棚的非凡潛能,進而成為世界上*著名也是*重要的樂隊。 他們驚人的職業生涯在*后三年到達了事業的巔峰,起始點就是1967 年的《胡椒軍士的孤獨之心俱樂部樂隊》(Sgt.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這是一張革新性的概念專輯,由首首相連的一組歌曲組成,放棄了在那之前統治流行音樂場景和唱片工業的“單曲”邏輯。1968 年發行的《披頭士》是一張非同尋常的雙張專輯,它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白色專輯》(White Album)。該專輯集合了樂隊各種不同的奇思妙想和對聲響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它展現了四位成員不同的個性,成為偉大的“流行拼貼”之一,綜合了搖滾、迷幻、先鋒、優美旋律和流行文化,至今仍被許多音樂家當作靈感源泉。但恰恰是在1968 年他們**次出現了危機和分裂的跡象,事實上僅僅兩年后披頭士樂隊就永遠解散了。然后,盡管在1969 年和1970 年四人之間氣氛緊張、爭執不斷,他們仍然又發行了兩張專輯:《修道院路》(Abbey Road,1969)被普遍認為是他們*后一張真正的樂隊專輯[以《終點》(The End)這首歌象征性地下了結論],還有《順其自然》(Let It Be,1970),這張專輯錄制完成十五個月之后才面世。 約翰·列儂于1980 年在紐約被一個精神錯亂的人謀殺了,喬治·哈里森在久病之后死于2001 年。保羅和林戈仍然在世上游走著,帶著他們的音樂,也帶著一段傳奇,這是一支從英國的港口小鎮出身的樂隊卻改變了世界歷史的絕世傳奇。
搖滾信息圖:一部搖滾樂簡史:the history of rock music 作者簡介
著者厄尼斯托·阿桑特(Ernesto Assante),作家、記者、資深音樂評論家。他曾為《時代雜志》《快報》和《滾石》等多家意大利及國際媒體撰稿,為意大利《共和報》創制并監督了《音樂》《計算機谷》《計算機與互聯網》等增刊,著有《搖滾傳奇》《披頭士》等十余部音樂類書籍。自2005年以來,阿桑特和卡斯塔爾多主持了《搖滾課:音樂中心之旅》,這是一系列深入研究搖滾音樂歷史和傳奇的多媒體公開課。2003年至2009年,阿桑特在羅馬薩皮恩扎大學任教,課程包括新媒體理論和技術以及音樂語言分析。 繪者喬利亞·德·阿米西斯(Giulia De Amicis),2012年獲得傳播設計碩士學位后開始從事視覺設計師和插畫師的工作,主要為報紙、雜志和環境部門的協會組織提供視覺化信息,聚焦于海洋生態、地理等領域。 譯者儲智勇(伍叁伍伍),畢業于復旦大學新聞系,后成為職業媒體人、音樂人、戲劇導演及演員。曾為中國早期后搖滾樂隊“布拉格”的成員,其導演或主演的戲劇作品曾多次參加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烏鎮國際戲劇節等大型戲劇藝術節及院線巡演。2011年與搭檔王碩共同創立音頻播客“壞蛋調頻”,至今仍是華語地區影響深遠的播客之一。曾主編《中國有嘻哈?》《摩登天空:零至無窮》《去柏林蹦迪》《東京潮流地圖》《新褲子:最后的樂隊》等書,與王碩合著有《如何假裝懂音樂》一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