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我國農村人居空間變遷探索--精明收縮規劃理論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250516
- 條形碼:9787112250516 ; 978-7-112-2505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國農村人居空間變遷探索--精明收縮規劃理論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 文獻綜述 ; 農村人居空間變遷的現實情景 ; 農村人居空間變遷的解釋 ; 農村人居空間“精明收縮”的客觀訴求 ; 農村人居空間發展的創新實踐: 成都案例等。
我國農村人居空間變遷探索--精明收縮規劃理論與實踐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水平伴隨經濟增長逐年提高
1.1.2 金融危機后,城鎮化發展與經濟增長雙雙放緩
1.1.3 “新常態”下,農村人居空間變遷意義凸顯
1.2 研究問題的提出
1.2.1 農村人居空間“無序蔓延”和“空心化”同時存在
1.2.2 “占補平衡”“增減掛鉤”等政策應運而生,但也導致了新的矛盾
1.2.3 小結
1.3 研究概念的界定
1.3.1 農村
1.3.2 人居空間變遷
1.3.3 精明收縮
1.4 研究目的和意義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義
1.5 研究內容和技術路線
第2章 文獻綜述
2.1 農村人居空間相關的經典理論綜述
2.1.1 經濟學相關理論
2.1.2 社會學相關理論
2.1.3 地理學相關理論
2.2 農村人居空間相關的一般研究綜述
2.2.1 國外農村人居空間變遷研究
2.2.2 國內農村人居空間變遷研究
2.3 農村精明收縮相關研究綜述
2.3.1 精明增長
2.3.2 收縮城市
2.3.3 精明收縮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農村人居空間變遷的現實情景
3.1 農村人口變遷的統計分析
3.1.1 農村人口總量的歷時性變遷
3.1.2 農村人口分布的空間變遷
3.1.3 農村人口的結構變遷
3.1.4 農村人口變遷的其他維度考察
3.2 農村空間變遷的統計分析
3.2.1 城鄉行政單元的數量變遷
3.2.2 農村人居空間變遷
3.2.3 農村公共服務設施配置變遷
3.2.4 農村生產空間變遷
3.3 農村人居空間變遷模型描述
3.3.1 農村人居空間變遷的模型研究
3.3.2 全國農村人居空間變遷
3.3.3 分省農村人居空間變遷
3.3.4 多指標統計驗證
3.4 農村人居空間變遷的田野調查
3.4 .] 戶籍與人口流動
3.4.2 公共服務設施
3.4.3 宅基地和住房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農村人居空間變遷的解釋
4.1 分析框架
4.2 農村人居空間變遷中的“人的變遷”緣由
4.2.1 宏觀層面:制度變遷
4.2.2 中觀層面:產業消長
4.2.3 微觀層面:家庭選擇
4.3 農村人居空間變遷中的“空間的變遷”規律
4.3.1 空間慣性
4.3.2 空間慣性是農村人居空間變遷呈現出階段演進的重要原因
4.3.3 空間慣性是農村人居空間變遷存在跳躍的重要原因
4.3.4 空間慣性對分省農村人居空間變遷模型的解釋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農村人居空間“精明收縮”的客觀訴求
5.1 當前農村人居空間發展面臨的困境及成因
5.1.1 以“人減房增”為標志的農村人居空間發展失調
5.1.2 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供給低效
5.1.3 農村社區缺乏活力
5.1.4 部分農村地區人居條件惡劣
5.2 農村人居空間發展的“精明收縮”訴求
5.2.1 農村人居空間“精明收縮”的核心觀點
5.2.2 精明收縮是農村人居空間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5.3 本章小結
第6章 農村人居空間發展的創新實踐:成都案例
6.1 成都農村人居空間發展的背景條件
6.2 成都農村人居空間收縮的三個階段
6.2.1 三集中階段(2003-2007年)
6.2.2 災后重建階段(2008-2011年)
6.2.3 產村相融階段(2011-2013年)
6.3 2013年開展至今的“小組微生”模式
6.3.1 “小組微生”的內涵
6.3.2 “小組微生”調研案例
6.3.3 “小組微生”模式總結
6.4 成都農村人居空間收縮的實踐總結
6.4.1 成功經驗
6.4.2 存在問題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農村人居空間“精明收縮”的概念詮釋
7.1 概念含義
7.2 分層闡述
7.2.1 精明收縮的背景
7.2.2 精明收縮的實施主體
7.2.3 精明收縮的客體
7.2.4 精明收縮的主要機制
7.2.5 精明收縮的主要方式
7.2.6 精明收縮的*終目的
7.3 深化詮釋
7.3.1 精明收縮隱含著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
7.3.2 精明收縮是空間認知與空間實踐的統一
7.3.3 精明收縮的根本成因是社會資源的稀缺性
7.4 本章小結
第8章 農村人居空間“精明收縮”的規劃框架
8.1 收縮村莊的判別
8.1.1 村莊內部物質條件
8.1.2 村莊內部社會經濟條件
8.1.3 村莊外部物質條件
8.1.4 村莊外部經濟社會條件
8.2 確立目標體系
8.2.1 村莊內部目標
8.2.2 城鄉整體目標
8.3 選擇發展路徑
8.3.1 轉移支付與有償流轉
8.3.2 合理退出與優化配置
8.3.3 原址收縮與新址集建
8.4 確定空間形態
8.5 本章小結
第9章 農村人居空間“精明收縮”的規劃實施策略
9.1 觀念、運作策略及資金籌措
9.1.1 承認“收縮”的現實性和必要性
9.1.2 合理確定規劃方針
9.1.3 公眾參與和達成共識
9.1.4 村民自治與政府引導
9.1.5 社會資本參與規劃實施
9.2 土地、房屋和設施的處置
9.2.1 空置房屋清退,宅基地復墾
9.2.2 農地集中連片,適度規模經營
9.2.3 過渡時期的政策支持
9.2.4 公共服務設施清退轉化或歸并
9.2.5 基礎設施共建共享與定向引導
9.3 社區營造和產業發展
9.3.1 營造充滿活力的農村社區
9.3.2 保護古村民居與發展第三產業并舉
9.3.3 創新“農業+”模式下的產業空間
9.4 本章小結
第10章 結論
10.1 主要結論
10.2 主要創新點
10.3 展望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我國農村人居空間變遷探索--精明收縮規劃理論與實踐 作者簡介
游獵,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建筑系助理教授,先后就讀于天津大學、同濟大學,研究方向:城市與區域規劃、鄉村規劃、可持續性建筑設計。
書友推薦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