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殷墟甲骨斷代標準評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66380
- 條形碼:9787520366380 ; 978-7-5203-663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殷墟甲骨斷代標準評議 內容簡介
甲骨斷代研究是甲骨學很基本、很主要的工作。本書將一百多年來關于殷墟甲骨斷代標準的研究分成四個階段,對每一階段的成就和不足都進行了介紹和評議,并疏理了各階段之間的發展脈絡。同時,針對引發甲骨斷代標準大論戰的新觀點,即“歷組卜辭提前”說、“兩系”說、“以字體分類”說、“非王卜辭”說,都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新的見解。該書的出版必定會推動今后的甲骨斷代研究,對甲骨學及商代歷史的研究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殷墟甲骨斷代標準評議 目錄
第二章 1933年至工956年,結合考古發掘,系統提出甲骨斷代標準
第三章 1956年至直977年,甲骨斷代研究進一步深化
一 歸納出甲骨斷代三大標準
二 建立“卜人組”,并推斷各組卜辭的時代
(一)關于賓組、出組、何組卜辭的時代
(二)關于自組、子組、午組卜辭的時代
三 區分出廩辛、康丁和武乙、文丁卜辭
四 闋于帝乙、帝辛卜辭
五 李學勤對《綜述》斷代標準的批判
(一)對“卜辭的分類”的批判
(二)對“斷代標準和卜人”的批判
(三)對“卜辭的斷代”的批判
六 董作賓對《綜述》的評價
第四章 1977年至今,新觀點的提出,引發了甲骨斷代問題大論戰
一 “婦好墓”的發掘引出“歷組”卜辭斷代的新觀點
(一)“歷組”卜辭時代問題的提出
(二)關于“婦好”一稱的含義及“異代同名”問題
(三)關于稱謂問題
二 小屯南地甲骨的出土與“歷組”卜辭的斷代
(一)“歷組”卜辭的稱謂
(二)“歷組”卜辭出土的層位、坑位
(三)“歷組”卜辭的事類
三 關于“兩系說”
(一)“兩系說”的提出
(二)“兩系說”的構建及演變
(三)“兩系說”能否成立
四 關于“先用字體分類,再進行斷代”
(一)分類(分組)方法的提出
(二)各家分類、分組與斷代情況
五 關于非王卜辭
結語
附表一 周祭中的商先王先妣世次表
附表二 《史記·殷本紀》中的商王世次表
附錄一 說文武帝——兼略述商末祭祀制度的變化
附錄二 枋祭卜辭時代的再辨析
附錄三 本書所引著錄書目及通用簡稱
附錄四 殷墟甲骨斷代主要論著目
附錄五 干支次序表
后記
殷墟甲骨斷代標準評議 作者簡介
常玉芝,1942年4月出生于黑龍江省,1966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學專業,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曾經參加國家重點項目《甲骨文合集》《中國歷史大辭典》等的編纂,發表專著《商代周祭制度》《殷商歷法研究》《商代宗教祭祀》,并且發表論文《說文武帝——兼略述商末祭祀制度的變化》《祊祭卜辭時代的再辨析》《說“隹王 ( )祀(司)”》《是“司母戊鼎”還是“后母戊鼎”——論卜辭中的“司”、“毓”》《論商代王位繼承制》《由商代的“帝”看所謂“黃帝”》等50多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