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當代中國鄉村規劃體系框架建構研究:以廣東省為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191399
- 條形碼:9787564191399 ; 978-7-5641-9139-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代中國鄉村規劃體系框架建構研究:以廣東省為例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兩部分:部分是為了建構鄉村規劃體系而進行的鄉村規劃基本理論的研究,回答鄉村規劃幾個一般性的問題。提出鄉村規劃要解決的核心問題、鄉村規劃的基本特征和實質、鄉村規劃的責任主體,以及鄉村規劃的成果形式。第二部分是基于理論基石,將鄉村規劃普適理論轉化為普適結構框架的研究,進一步在理論基石上試圖構建出鄉村規劃的體系。
當代中國鄉村規劃體系框架建構研究:以廣東省為例 目錄
圖片目錄
表格目錄
叢書前言
序
1 鄉村問題與鄉村規劃
1.1 我國鄉村發展與鄉村規劃的歷史背景
1.2 我國城鄉二元制度下的鄉村問題
1.2.1 農村人口、土地以及制度問題
1.2.2 農村經濟問題
1.2.3 農村社會問題
1.2.4 農村環境問題
1.3 廣東省區域城鎮化進程中鄉村發展面臨的抉擇
1.4 研究對象
1.4.1 鄉村規劃
1.4.2 規劃體系
1.4.3 規劃與管理制度建設
1.5 鄉村規劃的研究現狀
1.5.1 國內鄉村規劃研究現狀
1.5.2 英國等國家鄉村規劃研究情況
1.5.3 總結
1.6 研究內容、方法
1.6.1 研究內容
1.6.2 研究方法
2 鄉村規劃的核心問題
2.1 英國的鄉村問題及鄉村規劃的歷史參照
2.2 我國的鄉村問題與鄉村規劃
2.2.1 鄉村規劃的目的是保障糧食生產安全
2.2.2 鄉村規劃的目的是保護區域生態
2.2.3 鄉村規劃的目的是保護鄉村歷史文化
2.2.4 鄉村規劃需要促進鄉村自治和提高農村居民福利
2.3 鄉村規劃問題的基本特征
2.3.1 鄉村規劃的尺度特征
2.3.2 鄉村規劃的責任特征
2.3.3 鄉村規劃的保護特征
2.4 我國處于城鎮化進程與鄉村保護同步進行的特殊階段
2.4.1 我國處于城鎮化高速發展的階段
2.4.2 我國發展階段與鄉村規劃問題的特殊性
2.5 鄉村規劃的新維度:關注鄉村價值
2.5.1 鄉村具有承擔休閑娛樂需求的功能
2.5.2 鄉村可容納隱形失業,減少就業壓力
2.5.3 鄉村承擔農民社會保障和養老功能
2.6 本章小結
3 鄉村規劃的基本特征
3.1 鄉村是一個區域概念
3.1.1 不同學科對鄉村的定義
3.1.2 鄉村概念的特征
3.1.3 鄉村區域的范圍
3.2 鄉村規劃問題與規劃空間尺度
3.2.1 英國鄉村問題與鄉村規劃的尺度
3.2.2 我國鄉村問題與鄉村規劃的尺度
3.2.3 英國與中國的鄉村規劃對比
3.3 對我國現行鄉村規劃工具的反思
3.3.1 規劃類型:鄉村規劃名目繁多,但缺乏區域規劃的類型
3.3.2 規劃尺度:村莊規劃難以實現鄉村發展目標
3.3.3 規劃對象:村莊規劃關注對象是村莊建設用地
3.3.4 規劃空間:鄉村區域被規劃割裂
3.4 鄉村規劃具有區域規劃的基本特征
3.5 構建問題尺度與利益范圍相關的鄉村規劃空間尺度
3.5.1 國家尺度
3.5.2 區域空間尺度
3.5.3 村莊空間尺度
3.6 本章小結
4 鄉村規劃的實質特征
4.1 區域城鎮化與鄉村發展
4.1.1 區域城鎮化背景下的鄉村發展:分化
4.1.2 城鎮化進程譯的兩類區域
4.1.3 撼鎮化區域的鄉村發展類型
4.1.4 非城鎮化區域的鄉村發展類型
4.2 鄉村規劃實踐中的典型案例
4.2.1 城鎮化區域的鄉村規劃情況
4.2.2 非城鎮化區域的鄉村規劃情況
4.2.3 鄉村發展目標的多樣性與規劃工具的失效
4.3 鄉村規劃的選擇、目標與范圍
4.3.1 依據鄉村發展目標選擇規劃類型
4.3.2 鄉村規劃的目的與目標
4.3.3 鄉村規劃的范圍選擇
4.4 鄉村規劃的實質
4.4.1 鄉村規劃的首要任務是強調保護還是促進發展
4.4.2 鄉村規劃實質特征是保護規劃
4.5 城市規劃與鄉村規劃的本質差異
4.5.1 城鄉規劃的特征與我國規劃體系的演變歷史
4.5.2 學界對鄉村規劃與城市規劃體系之間關系的研究
4.5.3 鄉村區域與城市區域屬于不同的空間范疇
適用不同規劃體系
4.5.4 城市規劃的基本任務是增長控制
鄉村規劃的基本要求是維持與防治衰退
4.6 本章小結
5 鄉村規劃的相關主體
5.1 鄉村規劃的編制主體與責任主體
5.1.1 鄉村規劃的編制主體應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村民組織
5.1.2 當前鄉村責任主體與規劃編制主體的錯位
5.2 國家和農民的關系
5.2.1 國家與農民關系的歷史演變
5.2.2 傳統國家與現代國家中國家與農民關系的差異
5.2.3 城鄉二元政治制度下的桎梏
5.2.4 我國二元社會實質是現代國家與傳統國家的混合體
5.2.5 城鎮化進程中我國鄉村規劃的主要任務是促進轉型
5.3 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關系
5.3.1 我國管理鄉村的行政體制的演變
5.3.2 現有行政體制的特點與問題
5.3.3 規劃行政體制的改革建議
5.4 構建規劃目標與群體利益相關的鄉村規劃責任主體
5.4.1 中央政府
5.4.2 區域機構
5.4.3 村組織
5.5 本章小結
6 鄉村規劃的成果形式
6.1 規劃的形式與類型
6.1.1 規劃工具包括多種形式
6.1.2 規劃的五種類型
6.1.3 規劃類型與所達到的目標
6.1.4 戰略是*符合規劃特征的類型
6.2 鄉村規劃的具體形式
6.2.1 我國法定鄉村規劃的形式是“設計”
6.2.2 英國鄉村規劃靈活采用政策、戰略等形式
6.3 規劃形式與規劃的空間尺度相對應
6.3.1 英國鄉村規劃形式與空間體系
6.3.2 規劃形式選擇的依據
6.4 尋求適宜的鄉村規劃成果形式
6.4.1 國家尺度:鄉村政策、愿景
6.4.2 區域尺度:空間規劃/戰略、政策指引等
6.4.3 村莊尺度:社區規劃、整治與開發規劃等
6.5 本章小結
7 鄉村規劃體系的理論框架構建
7.1 理論框架的構建原則與方法
7.2 鄉村規劃體系的框架
7.3 國家層次
7.3.1 鄉村發展目標
7.3.2 空間尺度
7.3.3 規劃制定的主體
7.3.4 規劃內容
7.3.5 規劃成果形式
7.4 區域層次
7.4.1 鄉村發展目標
7.4.2 區域空間盡度
7.4.3 規劃制定的主體
7.4.4 規劃內容
7.4.5 規劃成果形式
7.4.6 鄉村規劃的制定與審批程序
7.5 村莊層次
7.5.1 鄉村發展目標
7.5.2 空間尺度
7.5.3 規劃制定的主體
7.5.4 規劃內容
7.5.5 規劃成果形式
7.6 本章小結
8 廣東省鄉村發展與規劃概況
8.1 廣東省鄉村農業與農村人口發展趨勢
8.1.1 廣東省鄉村的基本特征
8.1.2 廣東省農業的發展趨勢
8.1.3 廣東省鄉村人口的變化趨勢
8.1.4 廣東省農業的發展方向及目標
8.1.5 廣東省農業與農村人口發展特征的總結
8.2 廣東省自然生態與歷史文化的特征
8.2.1 廣東省自然生態特征
8.2.2 廣東省歷史文化特征
8.3 廣東省鄉村發展與村莊建設
8.3.1 鄉村的發展階段:區域城鎮化時期
8.3.2 廣東省鄉村建設情況
8.4 鄉村發展的特征與歷史階段的分析評價
8.5 廣東省鄉村規劃概況
8.5.1 鄉村規劃的發展歷史
8.5.2 鄉村規劃與政策演變情況
8.5.3 廣東省區域規劃編制情況
8.5.4 鄉村規劃與政策的分析、總結和批判
8.6 本章小結
9 廣東省鄉村規劃體系的編制模擬
9.1 廣東省鄉村規劃體系的具體編制建議
9.1.1 廣東省鄉村規劃的主要目標
9.1.2 廣東省鄉村規劃的編制尺度
9.1.3 廣東省鄉村規劃編制主體
9.1.4 廣東省鄉村規劃體系的主要內容與形式
9.1.5 規劃制定與審批程序
9.2 廣東省鄉村規劃體系的特點
9.3 “省域城鄉統籌空間發展戰略”的編制模擬
9.3.1 劃定鄉村空間政策區域的方式
9.3.2 以縣為單位的廣東省鄉村空間政策區域
9.3.3 建立鄉村區域政策與補貼機制
9.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