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海風拂面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1164588
- 條形碼:9787201164588 ; 978-7-201-1645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風拂面 本書特色
《海風拂面/當代著名作家精品書系》以一個閩南大家族里的三代人為主要敘述對象,以閩南小鎮的發展史為背景,給讀者呈現出一部大氣磅礴的社會發展史。小說充分利用典型環境來塑造典型人物,使每一個人物都有其明顯的時代烙印。總體而言,此書稿文筆清新、語調灑脫,是一部頗具意義的現實主義力作。
海風拂面 內容簡介
《當代著名作家精品書系:海風拂面》以三個地方為據點,按時間順序舒緩地展開故事情節,以閩南人家祖孫內外三代人為對象,通過他們的生活經歷、奮斗過程、事業沉浮、感情婚姻等以小見大,描寫閩南在特定歷史背景下特別是在改革開放春風激蕩下,三四十年走過的艱難坎坷路程,展示閩南人的生存哲學、人生信念與創業的干勁毅力,歌頌他們愛拼敢贏的精神、堅韌倔強的性格和開拓勇敢的意志。這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閩南縮戥是閩南濱海小鎮獅城崛起的歷史,是特定歷史時期平凡百姓命運的寫照。作品通過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獅城鄉土的故事,側面展現中華民族從弱到強、從貧到富,以及從小我走向世界的過程。
海風拂面 節選
《當代著名作家精品書系:海風拂面》: 外婆家在獅城觀音亭附近,是臨街的騎樓。兩層的壩土樓,帶著護腳架,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建造的南洋風格的建筑物。外婆的騎樓跟別人不同之處是,二樓頂上還凸起一塊形似雄鷹展翅的匾額,上面用彩色瓷片拼著三個字,“養浩樓”,這三個字就管轄著下面四棟房子,即房子的名稱。 但從記事起,外婆只擁有右邊兩棟。左邊兩棟早在抗戰時期,就被外婆賣掉,這也直接引發了一個悲劇,乃至家族的衰敗:外婆把左邊兩棟賣掉后,把錢存進銀行,沒想到隨著國民黨節節敗退,法幣大肆貶值,銀行也紛紛倒閉,外婆存進銀行的錢就這樣不見蹤跡,化為泡影。外公聽說后,大病不起,很快就過世了。也難怪他想不開,他九歲時,父母雙亡,淪為乞丐,有一頓沒一餐的,是躲在運載煤炭的船艙里偷偷逃到呂宋(菲律賓的別稱)的,在船艙里,煤炭吃了、自己的尿也喝了,硬是挺過去,終于到了呂宋。一人在人地生疏的地方孤軍奮戰,后來白手起家,把賺到的錢寄回來,建了這四座連體的騎樓。 外公的英年早逝,直接導致這個本來富庶的華僑家庭一下子失去頂梁柱,生活沒有來源,陷入困頓之中。本是華僑婦女的外婆帶著兩男三女五個未成年的子女在艱難的歲月里開始討生活。其中的艱辛,是一部飽含血淚的奮斗史,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她因此獲得子女的尊敬、熱愛。 蔡嵐覺得這個世界,她*依戀的人是外婆。她不知外婆姓啥,聽別人稱呼她烏荷。她認為這應該不是外婆真實的名字。她也不知道外婆是哪里人。不知是忌諱,還是其他什么原因,反正從小到大,從沒聽別人談論過。僅有一次,她問過母親,母親反而很不解地看了她許久,然后很不耐煩地說:“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們這代人只關心肚子問題。”看著女兒執拗的眼神,她無可奈何地透露僅有的線索:“我只聽她說過,她印象中家門口就是一條小溪或小河,出門走下幾層石階,就是水。” 蔡嵐不禁更好奇了:“水鄉?枕水人家?那她應該是江浙一帶的。她怎么跑到閩南來了?那時還能跨地區結婚?夠超前的!” “死查某兒(對女孩的昵稱、愛稱),你還有心情開她玩笑!她挺可憐的,也不知自己是怎樣來的,應該是被父母送掉,或被人販子販賣到這里的。” “她怎么嫁給外公的?” 這下子,母親惱火了,拉下臉來不作回答。蔡嵐像不小心踩到地雷,趕快閉嘴了。 后來,她從父親口中得知,外婆原來是給一大戶人家做傭人的,后來這戶人家的女兒嫁給一個華僑,嫁妝中有隨嫁女。可是這場門當戶對的婚姻持續時間不長,所謂紅顏薄命,婚后一年,富家女死于難產,大人小孩都沒有保住,只有這個陪嫁的女傭人留了下來,后來就長久地留了下來,并為男主人生了五個子女。這個隨嫁女就是蔡嵐的外婆。 聽了這個故事,蔡嵐簡直有石破天驚的感覺,她一下子被外婆的故事吸引住了。奈何她不敢打聽,也無從打聽,家里人對這些往事諱莫如深,或者認為根本不值一提,準備讓這一切隨風而逝。 蔡嵐只認識相片上的外公,這相片懸掛在養浩樓二樓大廳的墻壁上。那個人對于蔡嵐是完全陌生的,他相貌英俊,但嚴肅得近似生硬、冷酷,時光停留在他人生輝煌的巔峰時刻。蔡嵐一直不太敢端詳那張照片,外公眼光鷹一般的銳利,或者說陰鷙,使得她沒有勇氣直視。外婆容貌端莊秀麗,是典型的婉約的江南女子,當然,前提是母親的話要真實可信。蔡嵐有時會端詳著外婆,然后浮想聯翩地杜撰外公、外婆曲折離奇的愛情故事。而現實是,外公在呂宋也娶了番仔婆(呂宋籍的老婆),和番仔婆也有生育,而且數目還不少。 蔡嵐極少聽母親提起外公,母親提起她父親永遠只有一句話:“他太兇了,動不動打人,特別討厭我,一生氣,巴掌就甩過來。我這偏頭疼的毛病就是他打的。”語氣永遠是埋怨、不滿、憤懣不平的。 蔡嵐有時便趁機深入地打聽:“那他對外婆好嗎?” 母親總是一臉糊涂:“不知道,那時我太小,根本不懂這些。我想,你外婆怕他。” “何以見得?” “因為他打孩子時,你外婆從來不敢勸阻。” “這就是理由?”蔡嵐簡直不愿相信。她問得連她母親也犯迷糊,無從回答。 外公過世后,外婆只好再次成為傭人,她再次進入大戶人家去幫工,晚上還要帶幾戶人家的衣服回來漿洗。曬干之后,再一戶一戶分派回去。 一九四八年底,左邊那戶人家決定舉家遷往臺灣,可能是有愧于當年用甜嘴蜜話說服外婆低價把那兩棟房子賣給他們,導致此后的損失與悲劇,臨行前主動提出要幫外婆改變生活境況,讓外婆把大女兒、大兒子托付給他們,跟他們一起跨過海峽去打拼。外婆心動了,說服兒女的理由很簡單:“我們不能困死在一個地方。我聽說臺灣糧食很多、水果很大,到那里至少不會餓死。”外婆悲傷又無奈地囑咐兒女:“你們在那里混下去有飯吃了,記得幫我一把,把弟弟妹妹養大成人。”離開大陸時,大姨二十歲、大舅十八歲。 外公自從九歲去呂宋,就回來過三趟;**趟是明媒正娶富家女,第二趟回來娶外婆,并住了三年,生下大姨、大舅,第三趟回來已是十年后,且再也沒有回去,這期間生了蔡嵐的母親王家瑜,還有小姨王家璧、小舅王海濱。 ……
海風拂面 作者簡介
高寒,原名高晶炯,福建省石獅市永寧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泉州市作協、石獅市作、石獅市文聯(掛職)、《石獅文藝》主編。出版長篇小說《欣榮府》《大洋樓》、中短篇小說集《樂》(上下卷)《傾城91小時》、散文集《情字一身債》《心靈的守望者》等7部個人專著。中篇小說《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獲首屆全國小說筆會,《田園月光》獲第二屆全國小說筆會,《三叔女人老屋》獲“福建省新人獎”“中國當代小說獎”,《被詛咒的家族》獲“文華杯”全國短篇小說,長篇小說《海風拂面》2017年獲“福建省長篇小說創作工程精品獎”,長篇小說《大洋樓》獲“刺桐文藝小說類”。小說發表于《中國文學》《中篇小說選刊》《小說選刊》《福建文學》《廈門文學》《泉州文學》等雜志。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