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中國航天體制的建構路徑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918631
- 條形碼:9787515918631 ; 978-7-5159-186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航天體制的建構路徑研究 內容簡介
中國航天經過60多年的發展與積累,已躋身世界航天大國行列,縱觀靠前航天和中國航天的發展歷程, 航天體制始終發揮著重要作用。時至今日,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成就被視作中國科技實力的重要標志,有力增強了中國的民族凝聚力與綜合國力。然而,就中國航天在技術路線、 體制機制等方面與其他國家的差異性,以及中國航天在體制上的整體特殊性,目前尚缺乏系統而深入的研究。鑒于此,本書將航天納入科學社會學與科學人類學的關注范疇,嘗試以人理與物理的交叉互動為分析框架,對中國航天及其體制展開探索與研究。
中國航天體制的建構路徑研究 目錄
導論1
**節問題的提出和意義1
第二節研究現狀概述4
一、關于航天4
二、關于體制6
第三節研究的框架:人理與物理的交叉互動12
一、關于“人理與物理”12
二、框架的邏輯15
第四節研究的內容與方法18
**章航天事業:人理與物理交叉互動的發展呈現22
**節人類開拓太空的歷程23
一、1903—1957年,航天成為現實24
二、1957—1991年,冷戰時期的航天發展28
三、1991年至今,航天走向多極化32
第二節中國的航天歷程36
一、1956年10月—1970年4月,解決導彈研制、衛星
上天的問題39
二、1970年4月—1984年4月,解決運載提升、衛星
應用的問題43
三、1984年4月—1999年11月,解決工程能力全面
提升的問題46
四、1999年11月—2013年12月,解決成為航天大國
的問題48
五、自2014年1月以來,解決建設航天強國的問題52
第三節走向太空的基本脈絡58
第二章航天體制路徑:人理與物理交叉互動的演化歷程62
**節航天體制的路徑之別64
一、美國的航天體制67
二、從蘇聯到俄羅斯的航天體制72
三、西歐的航天體制76
四、其他國家的航天體制81
第二節中國航天體制的演化86
一、始終受中央領導87
二、工業部門持續變革89
三、工程系統深化發展93
第三節航天體制的多重二元性97
一、結構的二元性98
二、支配邏輯的二元性100
三、發展格局的二元性103
第三章系統工程:人理與物理交叉互動的聯結框架110
**節位置與環境114
第二節科研生產活動115
一、獲得項目118
二、推進研制119
三、任務成功122
第三節與“失利”相處125
一、失利的發生邏輯125
二、應對失利的經歷126
三、應對失利的對策128
四、進一步的探討131
第四節管理與協作131
一、“兩總”系統的配合132
二、機關的作用133
三、在更大的系統之中135
第四章半閉合共同體:人理與物理交叉互動的組織形態139
**節所謂“半閉合”140
第二節共同體的凝聚143
一、新成員的加入144
二、科層結構146
三、認知與行為148
第三節角色分工152
第四節共享的文化154
一、航天“三大精神”155
二、共同體的文化認同156
三、文化的擴散158
第五節創新的開展159
一、實施創新160
二、沖突與制約161
第六節在閉合與開放之間163
一、對“半閉合”的評價164
二、開放的策略167
第五章航天強國:人理與物理交叉互動的推進方向170
**節把握國家的戰略需要171
一、政治與安全層面172
二、經濟與社會層面173
三、外交與國際合作層面174
第二節把握領域發展動向175
第三節對人理與物理交叉互動的展望176
一、社會文化趨勢177
二、生產要素調整178
三、系統演化方向180
結語184
參考文獻188
附錄中國航天取得的部分重要成就203
中國航天體制的建構路徑研究 節選
《航天科技出版基金 中國航天體制的建構路徑研究》: 一、結構的二元性 航天首先是人的活動,是由參與航天活動的人共同完成的。這些人及他們組成的各級組織,是航天體制的基本依托;人與人、人與組織、組織與組織之間的關系制度,是航天體制的基本面貌。參與航天活動的人往往帶有鮮明的群體烙印,他們直接或間接地參與航天科技活動,接受組織調配并開展協作,致力于完成共同的任務目標。但人的思想是主觀的活動,用于認識和指導實踐;組織必須通過對人的思想加以引導,對人的實踐加以規范,才能確保協作的效率與結果! 『教旎顒拥闹饕獌热菔情_展航天科技研究,完成工程目標并實現應用。首先,與其他科技領域相比,航天項目具有成本高、風險高、難度大、周期長等特點。在關鍵技術研發、火箭或導彈發射、衛星飛向預定軌道、航天器開展任務中,任何一個環節的紕漏都可能導致任務的全盤失利;而且在既有的技術條件下,這些失利往往是難以修復、無可挽回的。因此,既要把握并尊重航天規律,加大創新探索,又要科學統籌進度,有效控制風險。其次,對航天的投入是有限度的,如何用有限的資源完成既定的目標,需要對項目設計、資源配置等做出周密安排。*后,航天科技在不斷發展中也展示出更多的未知領域,要對其進行探索和應用,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更加科學的設計! ≡诤教祛I域,對人的管理很重要,對科學探索、技術研發、工程實踐及資源投入等的管理同樣重要。它們分別對應行政管理和項目管理兩個子體制。前者以管理“人”為主,同時管理經費、資源等“周邊物”;后者主要關注“核心物”,即技術與工程本身! 。ㄒ唬┬姓芾碜芋w制 行政管理子體制是顯性的體制架構,按照前文所述包括決策機構和工業部門這*主要的兩大部分,按照一定的組織模式整合承擔職能并發揮作用! 『教彀l展關乎國家主權與安全,國家意志是航天活動開展與實現的充分條件,也是國家機器必須納入管理的對象。在政府層面的“航天局”或類似機構,履行政府相應的管理職能,管理該國的航天活動,促進航天活動穩定、有序、健康、協調地發展,并代表該國開展航天領域的對外交流與合作等! ≤娛潞教焓呛教斓闹匾獌热。在從事航天活動的主要國家,尤其是航天大國中,滿足一定的軍事需求是開展航天活動的重要初衷。軍方作為航天的重要用戶,會根據戰略威懾或戰術應用需求,在國防部、具體軍種或作戰指揮機構中設置保障太空安全或應用航天技術的主管或職能部門,成立導彈部隊、天軍等與航天高度相關的軍種,主要履行與空間有關的需求研判、戰略需求或戰術應用的項目論證與推進,負責導彈與空間攻防技術在戰爭中的應用! 『教煨袠I的主體,主要是從事航天活動的企事業單位,以及一些科研院所。在這些企事業單位的組織結構中,縱向看是不同的層級劃分,橫向看是不同的職能定位。前者體現為集團或聯合體、研究院或子公司、部門、團隊或班組等。后者從業務模塊上,可以分為飛行器、發動機、航天技術應用、領域市場開發等;從具體部門設置上,可以分為管理部門和業務部門。管理部門主要承擔著I程管理與任務協調、產品保證與質量管理、研發創新管理、市場開拓與合作、財務、審計、人力資源、企業文化、綜合保障等職能;業務部門則具體面向基礎研究、工程預研、項目設計、分系統開發與研制、總體裝配、地面測試、發射任務執行、飛行控制與保障、運營服務等不同環節中的具體任務。在不同國家,航天行業的主體構成各有特色,擁有不同的源流,但在組織機構設置上,基本具有貫穿著縱向的不同層級劃分與橫向的不同職能劃分相結合的共同點! 」こ滔到y中也有行政管理的體現。在中國航天中,這一職能由總體院、總體設計部、總指揮系統承擔;在其他國家,這一職能由總合同承包商、項目負責人等機構或角色履行。 ……
中國航天體制的建構路徑研究 作者簡介
張國航,哲學博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通信與導航衛星總體部高級政工師,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航天體制、航天精神、航天科技與社會等。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
- >
自卑與超越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