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漢語知識叢書反切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91992
- 條形碼:9787100091992 ; 978-7-100-09199-2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語知識叢書反切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中等文化程度讀者漢語知識叢書是商務印書館推出的雅俗共賞的知識性讀物。它由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撰寫,既有一般的漢語知識介紹,又有語言學方面的科研成果;既體現出學術性,又兼顧到通俗性,足大專院校文科師生及語言文字工作者**的參考書。
漢語知識叢書反切 內容簡介
反切是用兩個漢字合起來為一個漢字注音的方法。是中國傳統的注音方法。有時單稱反或切。反切注音始于東漢末年,盛 行于南北朝,一直延續到清末民初。今天已經用漢語拼音取代了反切,對于一般人來說,反切注音成為歷史,不再需要它了。但,對于以古代文獻為學習或研究對象的人們,在學習研究過程中,總會遇到冷僻字或異讀字,古人往往是隨文注音,用反切的時候很多,掌握了反切,馬上就可以知道讀音。實際上是增強了閱讀古書的能力,加快了閱讀速度,提高了學習與科研的效率。
漢語知識叢書反切 目錄
漢語知識叢書反切 節選
**章 反切之前的注音方法 漢字屬于表意文字(也有不同看法,這里不展開討論),對于不認識的字,無法依據文字形體直接讀出音來,這是漢字與所有表音文字不同的地方。為了方便文化的傳承,古代學者不斷探索給漢字注音的方法。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漢字注音方法從無到有,從注音不準到注音比較準確,從方法笨拙繁難到靈巧簡便,從弊病多端到克服多種弊端,直到*終產生注音字母、漢語拼音,形成了獨特的漢字注音發展史。 那么,給漢字注音到底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有人說產生漢字的時候就開始了。廖平(1852-1932年)在《六書舊義》中說:“象聲、假借一也:加偏旁為象聲,不加偏旁為假借。取象聲而去其偏旁便是假借,取假借而加偏旁便是象聲。”廖平還是很有見地的,他看到了六書中的形聲、假借在表示讀音方面的特別作用。但仔細考察,廖氏的說法不能推而廣之。從六書的總數說,形聲、假借只占2/6;從漢字總量說,這兩“書”可能占80%左右,不能包括所有漢字。再加上隨著時代的推移,語音發生變化,某些字原來具有表音作用的成分,逐漸不能準確表示讀音,有的幾乎喪失了表音功能。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