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我們的人生大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44042
- 條形碼:9787559444042 ; 978-7-5594-440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們的人生大事 本書特色
☆入圍2018年女性小說獎短名單、入圍2019年詹姆斯·泰特·布萊克紀念獎短名單、入圍2019年惠康圖書獎長名單、《衛報》《每日電訊報》《愛爾蘭時報》2018年度*佳圖書。 ☆愛,生育,離別,死亡……寫給那些被焦慮、恐懼、抑郁、疲憊輪番轟炸著的女性。 ☆開創“生育”小說先河,給予女性神秘的安慰力。 ☆對于母愛來說,渴望和恐懼,一個是原罪,一個是宿命。 ☆生命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我們的人生大事 內容簡介
我又懷孕了,我很想變成大家理想中的樣子:更加體貼、包容、可靠,脾氣好得超乎想象,可我也想要被理解、重視、原諒。想到這里,我就滿腔怨氣,當寶寶的膝蓋頂到了我的肋骨,我就隔著自己的肚皮痛罵她。 我的母親懷我時是怎樣的心情呢?在二十一歲,我失去了母親,她的生命在我眼前一點點流逝,死亡打垮了我,我整個人碎了一地,成了一座廢墟,此后余生,我一直在拾掇拼湊碎片,在廢墟上重建自己。 眼淚再一次提醒我,我的身體已經不由自己控制了,我無能為力,我不知所措,我馬上就得面對這一切了……
我們的人生大事 節選
我剛過二十一歲生日不久,母親就病倒了,并持續了很長時間。盡管事實上我對她的照料越來越負責,但照料她的活變得日漸繁重,可我還是盡量裝得若無其事。每天早上,我從自己的住處趕到她家——大學畢業后,我一直住在倫敦大象城堡區交通環島后面的合租公寓里;母親則住在一幢建于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小房子里,房前還橫著一條車道。這所房子坐落于城郊,周邊地帶規劃得十分混亂,已經向城市邊界之外胡亂擴張了好幾英里,一個接一個小鎮籠罩在濃郁樹蔭的穹頂之下。我在這幢小房子里長大,卻談不上對它有什么感情,而且我覺得母親對它也一樣沒什么感情。我們之所以決定住在這兒,并非千挑萬選的結果,也不是因為我們真心喜歡這房子,僅僅是權宜之計罷了——因為要上班,因為要上學,因為住久了就懶得挪地方,也因為這地方去市中心很方便——當初我們是這么想的,不過其實我們根本不怎么去市中心。要不是因為以上這些理由,我們早就搬走了,哪里還會長期“暫居”于此呢?三年前,我離家去上大學,滿心以為終于勢不可當地踏上了一條上坡路,沿著它就能遠走高飛,終于可以逃離這幢房子了,可是沒過多久,母親生病了,我又被拽了回來。我不得不放棄找工作,每天清晨坐進空蕩蕩的出城列車,透過劃痕累累的車窗玻璃,望著反方向駛過的列車上沉甸甸滿載著的乘客——偏偏只有我走的是回頭路。我是被迫走上這條回頭路的,這太不公平了,所以我滿腔怒火。可我也知道,這怒火無從消釋,因為我對怒火的起因無能為力。每天清晨,當我逆著西裝革履的人潮好不容易擠到檢票口,我都會再一次感受到小時候體驗過的那種羸弱,再一次感受到命運的不公,更可恨的是,不論我如何抗議這種不公,都是徒勞的。之后,我帶母親去看預約好的醫生,陪她掛完幾個小時的點滴,把該洗的衣物都洗了,再把兩人的餐盤晾在空空如也的廚房里,和她一起度過漫長而沉默的下午。在午飯和下午茶之間的數個小時里,除了焦慮之外,空無一物,只有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乏味和虛無。總算挨到黃昏時分,我又得踏上回程。也有很多次,我被瑣事絆住,來不及趕回城里,只能躺在小時候睡過的臥室里,徹夜無眠,聽著花園里傳來的動靜:有狐貍的叫聲,也有貓頭鷹的叫聲……可是,窗外本該傳來交通環島那車來車往的喧囂。我靜默地蜷縮在那里,感到世界正在偏離我曾以為理所應得的光明未來,向另一個方向轉去。 她**次昏倒是因為腦血管破裂,血液迸進了腦部的軟組織,怎么也止不住。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她越來越乏力,肌肉失去了彈性,關節也都松動了。為了防止*壞的情況發生,她不得不服用某些藥物。那些藥會讓身體浮腫,她比健康的時候幾乎胖了一倍,臉也變得肥胖通紅。然后,診斷結果出來了,治療方案也確立了,經過每兩星期一次麻煩重重的化療,她看上去差不多快好了。還記得剛發病的那個星期,她只能臉色慘白地躺在病床上,現在的她比那時好多了,我們如釋重負,以為病情終于得到了控制。她只不過看上去有點疲憊,站不太穩。在她頭骨的一側有道疤痕,同我手掌一樣長,粉紅色的,很光滑,被新長的毛茸茸的頭發包圍著。盡管她沒有恢復到生病之前的模樣,不過總算也沒有變成我曾極度恐懼的模樣——我曾坐在一堆纏成亂麻的管子和監視器之間,聽著點滴的滴答聲、儀器的嘟嘟聲,想象著手術完成后她將會變成什么樣子。*初幾個星期,我們都以為還能尋回舊日時光,所以活在一種仿佛偷來的歡欣氣氛中,悲傷之情一掃而空,滿懷希望與愛意……那時,我們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真相:再也回不去了,想要從這場變故中幸運地逃脫,不過是癡心妄想。剛開始,母親只需要我在家務上搭把手,比如做飯、打掃、去超市采購,陪她去醫院,緊挨著她坐在悶熱的病室里一起看著窗外,每當醫生傳達或解說什么壞消息的時候,我就陪她一起聽著。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健康狀況開始惡化,越來越多的事情她自己完全做不了了。漸漸地,就連在屋里走動、上下臺階、坐進椅子、從椅子上起身,她都需要有人幫忙才行。再后來,她的左臂開始萎縮,我得幫她把餐盤里的食物切好,甚至幫她洗臉。于是,我們的生命被圍困在一起,糾纏在一起,擠壓在一起。長大成人,本應是我與她相分離的過程,沒有什么能阻攔我離她而去。可是,她那么迫切地需要我,我別無他法,只能逆勢而為。我們都察覺到了這一點。我幫她沖洗頭發里殘余的泡沫、幫她穿衣服,盡我所能地撫慰她、保護她,哪怕手頭的這些事都必須盡快完成,我還是竭盡所能地保持動作輕柔。然而,上蒼原本已為我們分配好了角色,我如今的做法實則殘忍地將兩個角色顛倒了過來。對這個一直都想保護我、唯恐我受一點傷害的女人來說,這種顛倒,本身就是一種酷刑。我們總是沉默相對。仿佛是為了緩解肢體過度親密帶來的不適,我們有意在情感上保持距離——彼此躲藏,彼此回避。在我們的肢體接觸中,所有的愛意都被過濾掉了,只保留實用性和必要性。我們一致默認用務實的做法來代替憐憫之情。我仍然另有自己的住處,這是一道分界線,象征著我與她名義上依舊是各自獨立的。直到某天早晨,我趕到她家時,發現她蜷縮著躺在浴室的地上。由于類固醇的副作用,她的手肘和手腕都脹鼓鼓的——通常只有小孩子才有這樣胖乎乎的手肘和手腕。自從幾個星期前她的大腦控制空間意識的功能漸漸喪失,她就沒法再給自己穿衣服了,內褲在她眼里成了一個費解的幾何題。而現在,她甚至沒法自己從一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總是站在房門口一臉困惑,轉而往莫名其妙的方向走去。盡管她依然認得這所房子,盡管她說這房子看起來與從前沒什么不同,盡管她仍然知道廚房在起居室的左邊、浴室則要上樓梯走到頂……可是,一旦她想將認知轉化為行動,她就被難倒了。她的腦海里仍然保留著這所房子的結構,畢竟我們一直住在這兒,我從小到大都在這兒度過——我們過往的生活依然在每一個房間的角落里發出回響,我們的爭吵、我們的憤怒、我們的和解、我們小小的慶祝儀式、我們的日常瑣事,依然留存在墻壁與地板的每一處印記中,留存在地毯上隱約的污漬里,留存在書房搖搖欲墜的門把手上——可這一切對她來說,都與她如今身處的這個空間失去了關聯。盡管她對這所房子的記憶依然清晰而詳盡,但這些記憶已經無法解析。就連她自己的身體都讓她感到無比的陌生,肢體的形狀與她的認知匹配不起來,以至于她總是搞不清自己身處何方,做任何一個動作都得付出刻意的努力。她不得不先對自己的手腳觀察上一番,再費力地驅使它們動彈起來,把它們都當成機械裝置來使用;與此同時,在她空空蕩蕩的腦海里,在那片永恒的寂靜中,她幻想中的肢體卻依然活動自如。第二天,我把大象城堡區公寓房間里的東西收拾打包,開始搬家。隨身物品都被塞進旅行袋,裝不下的就往塑料袋里塞。然后我打車去車站。這一回,我終于和其他人的方向一致了:晚高峰即將來臨,而我身處通勤列車的角落,坐在我那堆累贅的行李上面。在卡立芬交會站換乘的時候,我的一個袋子崩開了裂口,亂七八糟的平裝書和內衣從袋子里掉了出來,跌進火車和站臺之間的空隙里,*后散落在鐵軌上。我站在下班回家的人群里,他們都衣著得體,光鮮亮麗,唯有我穿著臟牛仔褲和高幫運動鞋,邋里邋遢。幸存的袋子們無精打采地耷拉在我的腿側。我眼睜睜看著火車一遍又一遍從我掉落的那些東西上駛過——后來的日子里,如果說我體會不到悲痛究竟有多么深重,如果說我覺得自己根本沒資格傷心難受,那么在某種程度上,那都是因為我依然在為這趟*后的回家之旅感到羞愧。我羞愧,是因為我清楚地知道,自己之所以選擇回家,并不是出于愛,也不是出于憐憫。我僅僅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那些事非得有人做不可,而除我之外再沒有別的人選。
我們的人生大事 作者簡介
杰西·格林格拉斯(Jessie Greengrass) 英國作家。首部短篇小說集斬獲薩默塞特·毛姆獎和埃奇希爾短篇小說獎。2018年,完成了首部長篇小說《我們的人生大事》。 當《紐約時報》采訪她創作這本書的想法時,她說:“我想寫的是人的自我認同感和主體性,想寫一個人和她腹中的孩子之間的核心關系——雙方似乎親密至極,但實際上彼此是素未謀面的陌生人——這種關系很妙,讓我回味無窮。以此為切入點,我可以探討許多一直都很想探討的話題。” 篇幅不長是這本書很大的優點。這是一本開放式的書,提出了女性要面對的人生問題和思考路徑,但沒有給出答案。我的初衷其實就是提供一種思維方式。 ——杰西·格林格拉斯 譯者簡介 曹昕玥 畢業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英文譯者、自由撰稿人。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