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xué)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jīng)典:水滸傳(上下冊)
凈塵山.第四十圈.所有路的盡頭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31354871
- 條形碼:9787531354871 ; 978-7-5313-5487-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凈塵山.第四十圈.所有路的盡頭 本書特色
中篇小說可以說是百年來中國文學(xué)*重要的文體之一。它的容量和傳達的社會與文學(xué)信息,使它具有極大的可讀性。從《阿Q正傳》到《小二黑結(jié)婚》,從《李雙雙小傳》到《煩惱人生》,中篇小說就像一面鏡子,映射出這一百年來中國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折射出這一百年來中國人精神生活的變遷。
《百年百部中篇正典》是中國當代著名文學(xué)評論家孟繁華教授從一百多年間的中國中篇小說作品中精選的*具文學(xué)和社會價值的一百部中篇小說作品。叢書共30冊,532.1萬字,對1911年以來的中篇小說進行了全面而細致的梳理,并按照發(fā)表時間順序編輯而成,是中國新文化運動以來*一部系統(tǒng)研究、編選中篇小說的具有排行榜意義的中篇小說選本。叢書收入了魯迅《阿Q正傳》、蕭紅《生死場》、巴金《憩園》、沈從文《邊城》、鐵凝《永遠有多遠》、賈平凹《天狗》、王安憶《小鮑莊》、余華《現(xiàn)實一種》、格非《褐色鳥群》、蘇童《妻妾成群》等在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xué)史上*具影響力的中篇力作,展現(xiàn)了百年中國中篇小說創(chuàng)作所取得的巨大實績。叢書中的大多數(shù)作品都曾榮獲魯迅文學(xué)獎、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小說月報百花獎等國內(nèi)*重要的中篇小說獎項。這些作品都具有鮮明的*創(chuàng)特點,已經(jīng)成為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xué)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
凈塵山.第四十圈.所有路的盡頭 內(nèi)容簡介
《凈塵山·第四十圈·所有路的盡頭》是“百年百部中篇正典”叢書中的一種:共收錄蔡東的《凈塵山》、邵麗的《第四十圈》和弋舟的《所有路的盡頭》三個中篇小說。
蔡東的《凈塵山》視野開闊,文風成熟。她寫人世種種磨難,能夠撕開生活表面的繁花似錦,恰如裂帛。作品中那種心碎的疼痛和無奈,裹挾著些許的掙扎和抵抗,給讀者以驚心動魄之感。小說中寫了兩代人不同的生活狀態(tài)和人生道路。父親表面上逃出生活的圍困,對自由和藝術(shù)人生充滿向往,卻無法讓自已精神境界真正的超越世俗的局限。女兒倩女算是個成功者,但卻為成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暴食癥徹底毀掉了她的人生。
邵麗的《第四十圈》講述“我”以作家身份被下派到天中縣做掛職干部,體驗生活,偶然從幾個百姓口中聽到了一件發(fā)生在我們縣里的復(fù)雜案件,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我”對當年的案件展開了調(diào)查。“我”在調(diào)查齊光祿案件的卷宗時,列出了很多疑點,并認清“事情的麻煩之處就在于,看起來誰都有責任,但是論到法律上,又都沒有責任”。而這,也正是這個案件的ZUI可怕之處。
弋舟的《所有路的盡頭》面對自己所屬的那一代人的遭遇,作者更愿意深入時代的內(nèi)核,在那些縱橫交織的小徑深處,看到世界的本來面目。小說寫人到中年的一群人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經(jīng)歷,以及那個時代給這些人的生活道路、生命感覺以及心靈世界的深刻影響。敘事從死亡開始,回溯生命歷程,一代人經(jīng)歷的詩意年代,物質(zhì)年代,直到迷失在霧霾深處,所有路走到了盡頭。
凈塵山.第四十圈.所有路的盡頭 目錄
蔡東《凈塵山》
邵麗《第四十圈》
弋舟《所有路的盡頭》
凈塵山.第四十圈.所有路的盡頭 節(jié)選
弋舟《所有路的盡頭》 一 四十歲生日是邢志平陪我一起過的。我們倆的生日相差無幾,幾乎可以算作是同一天。這樣也可以說成是我陪他過的生日。四十一歲的生日,還是我們倆一起過的。今年我四十二了,邢志平卻再也不能和我一起喝杯酒,繼續(xù)接著往下長。他死了。
接到這個消息后,我獨自出了門。天已經(jīng)黑下來了,空氣滯重,有股沉甸甸的分量。遁入夜色,我有種擠進什么里面去的感覺。步行十多分鐘,我走進了那家小酒館。
酒館的老板以前是位拳擊手,不過,這并不妨礙他給自己的酒館取名叫“咸亨”。他可能是得了什么人的指點。混熟后,有次喝酒的時候我告訴他:不如叫“泰森”。這家小酒館賣散裝的白酒,下酒菜除了驢肉板腸,就只是些花生米、拌黃瓜之類的小菜。酒才是這里的主題。現(xiàn)在蘭城這種館子不少,在我眼里,算是中式的酒吧。我出國十多年了,幾年前加入了新西蘭國籍,但國內(nèi)的身份一直還在。這肯定不合法,好在暫時沒人追究。我是位畫家,以前還做過大學(xué)教師,但這幾年回到國內(nèi),卻喜歡和小酒館老板這樣的人結(jié)交,個中緣由,連我自己也難以說明。
酒館老板總是說我看上去一點兒都不像個搞藝術(shù)的,上輩子可能也開了家小酒館。這說法有些宿命的味道,我樂于接受。
進門后酒館的老板娘朝我點點頭。我知道她叫小戴——老板總這么喊她。她并不小了,實際年齡可能比我還大些。但她被叫作“小戴”,卻也不顯得勉強。她還算是風韻猶存吧。這么說有點兒庸俗,但我沒有其他更恰當?shù)恼f法。
老板坐在老位子上。小酒館里沒有吧臺,他有把自己的專座,放在墻角ZUI昏暗的角落里。稀奇的是,這把椅子你永遠無法搬動,在裝修的時候,它的四條腿就被水泥固定住了。酒館老板說,這樣做,不過是為了給他自己強調(diào)出一種“穩(wěn)固感”,坐在上面,他就會打消出門鬼混的念頭。我覺得這個說法挺有意思的。
看到我他顯得很高興,向我擺手說:“先別急著喝酒,我們來喝會兒茶。”
我就手拉了把椅子,到他對面坐下。
我們之間隔著一只松木方凳,上面有電磁爐。爐子上,是一把日式的鐵壺——這個黝黑的家伙現(xiàn)在值點兒錢,好像是明治時期的。據(jù)說如今中國人已經(jīng)買光了日本人的老鐵壺。
“外面兒還能吸氣嗎?說是已經(jīng)啟動霧霾紅色預(yù)警了。”他說。
“不知道。”我說,“天黑了,眼不見心不煩。好像我們是用眼睛呼吸,而不是用鼻子。”
“說得好,對空氣這種玩意兒,人其實都是用眼睛來估量的。我還可以靠手感,外面兒這空氣,我都不知道是該呼吸,還是該當沙袋練幾拳。怎么樣,你看起來不大好。”
“你記得我那位朋友嗎?就是跟我來喝過幾次酒的那位。”
“記得,就他跟你來過。”
“他今天下午死了。”我說。但口氣不對。除非死了的這個人真算得上是我的朋友,否則說到他的死,我的口氣不可能對。邢志平真的不能算是我的朋友嗎?這事兒以前我沒琢磨過,現(xiàn)在說到他的死,口氣暴露了我的真實感受。但我又的確覺得有點兒不對,實際上此刻我絕非是無動于衷的。“聽說是跳樓了。”我說,“我跟他也好久沒聯(lián)系了,正巧今天突然想起點兒事,找別人問他的下落,結(jié)果就得到個死訊。”
“真是巧。”他說,“算了,咱們別喝茶了,我陪你喝酒吧。”
我們移坐到一間格擋里。酒館一共不過六間這樣的格擋,敞開式,里面頂多能對坐四個人,是火車車廂那樣的格局。此刻沒有其他客人。小戴給我們端來了小菜和酒。酒是二兩一壺的散裝高度酒,我們聊了幾個小時,喝了大約有“無數(shù)”壺。當然,我喝得多一些。我忘了和對面這位前拳擊手究竟說了些什么,但氣氛不錯,聊的時間長,沉默的時間更長。我肯定說起了邢志平,這毫無疑問,因為他死了,不過是幾個小時前的事兒,在我的感覺里,此刻說不定還余溫尚存。
“為什么?”他問我,“干嗎要跳樓?”
“不知道。”我說,“可能是活夠了吧,覺得走到頭兒了。”
“沒錯。”他贊同這個答案,“知道我為什么將那把椅子固定住嗎?還有個原因,我把它當成個拴馬樁了,我讓它拴住我。我害怕一旦沒了束縛,我也會一頭扎到路的盡頭去。”
有時候我們會徹夜長談。我覺得我喜歡這個前拳擊手。一望而知,他那張傷痕累累的臉,就讓他顯得是個有故事的人。我并不熱衷別人的故事,也不熱衷一張傷痕累累的臉,我只是喜歡有故事的人。我覺得,作為偶爾的聊天對象,這樣的人通常都很可靠——彼此之間不用過多地說明,依靠歲月給予的經(jīng)驗,就能達到某種心領(lǐng)神會的默契。在國內(nèi)的日子,有些夜晚我就是在這兒度過的。打烊之后仍然不肯離去,那時候,所有的燈都熄滅了,就剩下我們頭頂?shù)哪潜K燈在明明滅滅。有的時候,太陽都已經(jīng)升起,我們還沒散,酒館老板就穿上曾經(jīng)的拳擊短褲,我們沿著黎明的街道默默地跑上幾公里。酒后長跑,在他,可能是出于常年養(yǎng)成的習(xí)慣,在我,卻完全是拼死一搏的心情。那樣的時刻,肉體的能量被壓榨到了極致,就像一個極限跑,盡頭若隱若現(xiàn),而我,不過是沉溺于這種“盡頭”的滋味。
今晚他不在狀態(tài),早早趴在了酒桌上。ZUI后兩個客人在半夜兩點多鐘互相攙扶著走了。小戴鎖了門,把椅子一把把放到桌子上,方便第二天打掃。然后她過來坐在自己丈夫身邊,用他的酒杯和我干了一杯。我依然亢奮,覺得還能喝下“無數(shù)”壺酒。
“我的一個朋友死了。”我說。
“我知道,”她說,“你們聊天兒我聽到了。”
“我們倆同歲,差不多生日都是在同一天,他陪我過了兩個生日。”我?guī)缀跏敲摽诙隽诉B自己都覺得有些驚訝的話,“他死了,我就覺得跟自己死了差不多。”
這話很矯情,算是酒話。我和邢志平之間,毫無這種生死之誼。但此刻我也并不覺得是在夸大其詞。我只是有些吃驚,驚訝于一個人的死,會在這種程度上波及我的情緒。
“他是跳樓的嗎?”小戴為我斟上酒,“你覺得你也會跳樓嗎?”
我還真是認真想了一下,如實說:“不會。”
…………
凈塵山.第四十圈.所有路的盡頭 作者簡介
蔡東,生于1980年,山東人,文學(xué)碩士。現(xiàn)居深圳,任教于某高校。已在《人民文學(xué)》《當代》《天涯》《山花》《中國作家》等刊發(fā)表中短篇小說多部,并有多部作品被《新華文摘》《小說月報》《小說選刊》轉(zhuǎn)載和入選年度選本。出版小說集《木蘭辭》《我想要的一天》等。曾獲第五屆郁達夫小說獎短篇小說提名獎、《人民文學(xué)》首屆柔石小說獎、第十四屆華語文學(xué)傳媒大獎“年度*具潛力新人”等獎項。
邵麗,生于1965年,河南西華人。現(xiàn)為河南省作家協(xié)會主席,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發(fā)表于《人民文學(xué)》《當代》《十月》等刊物,多部作品被《小說選刊》《小說月報》《中華文學(xué)選刊》《新華文摘》等轉(zhuǎn)載和入選多種年度選本。出版有《寂寞的湯丹》《明惠的圣誕》《我的生活質(zhì)量》《掛職筆記》《糖果》《迷離》《北地愛情》等。曾獲魯迅文學(xué)獎、《十月》文學(xué)獎、《人民文學(xué)》年度小說獎、《小說月報》百花獎、《小說選刊》雙年獎、第二屆“河南文學(xué)長篇小說獎”、河南省長篇小說政府文藝獎等。有部分作品譯介到國外。
弋舟,生于1972年,江蘇無錫人,現(xiàn)居甘肅蘭州。中國作協(xié)會員。有大量長中短篇小說刊于《人民文學(xué)》《花城》《上海文學(xué)》《大家》《天涯》等文學(xué)刊物,部分作品輯入若干選本,并被選刊轉(zhuǎn)載。著有小說集《丙申故事集》《丁酉故事集》等,系列中篇小說集《劉曉東》,長篇小說《跛足之年》《蝌蚪》《戰(zhàn)事》《春秋誤》等,長篇非虛構(gòu)作品《我在這世上太孤獨》,隨筆集《從清晨到日暮》等。曾獲魯迅文學(xué)獎、郁達夫小說獎、茅盾文學(xué)新人獎、《小說選刊》年度大獎、《青年文學(xué)》獎、《十月》文學(xué)獎、百花文學(xué)獎、華語文學(xué)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提名、黃河文學(xué)獎、敦煌文藝獎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xué)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jīng)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經(jīng)典常談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