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名醫與您談疾病叢書抑郁癥(第3版)/名醫與您談疾病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420531
- 條形碼:9787521420531 ; 978-7-5214-205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名醫與您談疾病叢書抑郁癥(第3版)/名醫與您談疾病叢書 內容簡介
相關調查顯示,我國抑郁癥患者數量逐年增加,抑郁癥導致的自殺消息也不絕于耳。因此,如何有效提高醫務工作者、公眾對于本病的了解,減少患者及其家庭成員的病恥,使更多的患者得到及時的識別別、治療,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本書是《名醫與您談疾病叢書·抑郁癥》的再版修訂。為了與時俱進,本書編委會的專家根據近期新理念更新了內容。書中針對病人提得很多的問題,采用問答形式,盡可能深入淺出的解答。本書不僅有助于病人和家屬了解抑郁癥的很常見的癥狀、發病原因、診斷和鑒別診斷、治療、康復和自我保健等方面知識。本書內容系統、詳盡、實用、深入淺出,可供臨床醫生、心理從業人員以及抑郁癥患者和家屬閱讀。
名醫與您談疾病叢書抑郁癥(第3版)/名醫與您談疾病叢書 目錄
什么是抑郁?
什么是抑郁發作?
什么是抑郁障礙?
什么是惡劣心境?
什么是心境障礙?
抑郁癥會轉變為躁狂癥嗎?
什么是雙相障礙?
國內外抑郁障礙的發病情況如何?
國內外對抑郁障礙的治療情況如何?
近年我國的抑郁障礙發病情況如何?
抑郁障礙疾病在全球的負擔如何?
為什么說“抑郁癥將使我們不堪重負”?
國內外對抑郁癥的診斷和治療情況如何?
為什么說普及抑郁癥防治知識非常重要?
2020年名人罹患抑郁癥,自殺知多少?
2019年抑郁癥自殺知多少?
歷年名人罹患抑郁癥,自殺知多少?
為什么說抑郁癥影響每一個人?
我國抑郁癥識別率和診治情況如何?
什么是難治性抑郁癥?
難治性抑郁癥的患病趨勢將如何?
抑郁障礙與自殺有關系嗎?
全球自殺的狀況如何?
抑郁癥患者的自殺有哪些特點?
抑郁狀態是怎么回事?
抑郁狀態與抑郁癥的關系如何?
抑郁癥是“精神病”嗎?
抑郁癥會發展為“精神分裂癥”嗎?
辛克利刺殺前美國總統里根,為何不負法律責任?
抑郁癥患者的暴力行為要負刑事責任嗎?
……
病因篇
癥狀篇
診斷與鑒別診斷篇
治療篇
預防保健篇
名醫與您談疾病叢書抑郁癥(第3版)/名醫與您談疾病叢書 節選
《抑郁癥(第三版)/名醫與您談疾病叢書》: 抑郁癥與心理社會環境因素有什么關系? 采用單一遺傳因素顯然無法滿意地解釋情感障礙尤其是抑郁癥的病因。即使遺傳因素在其發病中起重要作用,環境因素的誘發乃至致病作用依然不容忽視。一般認為,遺傳因素在情感障礙發生中可能導致一種易感素質,例如某種神經遞質系統或其他生理功能的不穩定,而具有這種易感素質的人在一定的環境因素的促發下發病。易感素質并非全或無的存在,而是呈現一種過渡狀態。較為易感的人在較輕的環境因素影響下即可能發病;而較不易感的人在較重大的環境因素影響仍可能發病。當然,易感素質并不一定完全來自遺傳,早年生活經歷如童年喪親經歷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比較安全的假設是,遺傳因素對雙相障礙影響較大,而環境因素對抑郁癥的發生作用更重要。 不利的社會環境對于抑郁障礙的發生有重要影響,這些不利的環境可以歸納為:①婚姻狀況:婚姻狀況的不滿意是發生抑郁的重要危險因素,離異或分居或喪偶的個體發生抑郁癥的危險性明顯高于婚姻狀況良好者,其中男性更為突出;②經濟狀況:低經濟收入家庭中的主要成員易患抑郁癥;③生活事件:重大的突發或持續時間在2-3個月以上的生活事件對個體抑郁癥的發生構成重要的影響,重大的生活事件如親人死亡或失戀等情況可以作為導致抑郁障礙的直接因素。 抑郁癥發病與社會、經濟狀況及文化程度有哪些關系? 據西方國家調查,低社會階層比高階層患抑郁癥的危險高2倍;社會及經濟狀況好的人群雙相障礙的患病率高于平均值;郊區比城鎮更多見抑郁癥。 另有報道,抑郁癥在“白骨精”(白領、骨干、精英)中發生尤為常見(詳見本書“常識篇”中“歷年名人罹患抑郁癥,自殺知多少?”)。但也有報道抑郁癥與社會、經濟狀況沒有關系。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普遍能接受的觀點:抑郁癥影響每一個人。 抑郁癥發病與生話事件和應激有哪些關系? 臨床觀察發現,人們在經歷可能危及生命的生活事件后6個月內,抑郁癥發病危險系數增加6倍,認為生活事件在抑郁癥發病中發揮“扳機作用”,并指出負性生活事件,如喪偶、離婚、婚姻不和諧、失業、嚴重軀體疾病等均可導致抑郁的發生,其中喪偶是與抑郁癥關系*密切的應激源。 在抑郁癥等情感障礙發作前常常會存在應激性生活事件。在首次發作前出現應激事件的概率更高,無論單相或雙相障礙都是如此。一種解釋是,發生于首次發作前的應激性生活事件會在患者身上產生導致腦生理活動的持久性改變。這種持久性改變可能會改變一些神經遞質系統以及細胞內信使系統的功能狀態,還可能出現神經元的喪失和突觸體的減少等組織結構上的改變。這樣就使患者處于一種高危狀態,此后的發作可能不需要明顯的應激事件也可能發生。對于應激事件在抑郁癥發生上的地位有不同的解釋。有人認為它是病因性的,直接導致抑郁癥的發生;另一些人則認為這種事件只是促發了一種潛在的狀態,使之提前發作而已。采用上述的易感素質一環境因素過渡狀態理論可能更容易理解生活事件的作用。 抑郁癥的發生與人格因素有關嗎? 人格特征中具有較為明顯的焦慮、強迫、沖動等特質的個體易發生抑郁障礙。具體表現為過分疑慮及謹慎,對細節、規則、條目、秩序或表格過分關注,力求完美;道德感過強,謹小慎微;過分看重工作成效而不顧樂趣和人際交往;過分拘泥于社會習俗,刻板和固執;或表現為持續和泛化的緊張感與憂慮;或在社交場合過分擔心會被別人指責或拒絕;或在生活風格上有許多限制;或回避那些與人密切交往的社交或職業活動;等等。 ……
名醫與您談疾病叢書抑郁癥(第3版)/名醫與您談疾病叢書 作者簡介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心理咨詢師上海市國家職業資格鑒定考評員(考評專家)、上海市科普作家學會醫療衛生專業委員會(前任)副主任委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上海市司法鑒定協會會員、浦東新區浦南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浦南醫院司法鑒定所副主任法醫師(精神鑒定)。曾擔任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家庭用藥》雜志副主編、上海醫學會科普學會委員、上海市白玉蘭遠程醫學管理中心和上海衛生遠程醫學網絡公司醫學顧問。2011年9月,榮獲“上海大眾科技獎·提名獎”(上海市科協)。主編醫學科普書30余本;參加編寫科普書籍150余本。在報刊、雜志發表科普文章1000多篇,1998被上海市科協和上海市科普創作會評為上海市優秀科普作家。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