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人和路:事業.親人.朋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523783
- 條形碼:9787520523783 ; 978-7-5205-2378-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和路:事業.親人.朋友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多年全身心致力于發展鄉鎮企業,不斷學習,默默耕耘;從锨镢鋤鐮小農具,到民用車、刨、沖剪機床;改革開放,轉產紡織機械,創立星火集團;歷經半個世紀,引領家鄉的企業轉戰中華大地,沖出了國門,走向世界,風雨兼程,兢兢業業,沒有停歇。故事具有很強的社會意義和勵志價值。
人和路:事業.親人.朋友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創業者的人生親歷記,本書共分“童年記憶”“讀中學時的那些事”“廣闊天地”“走進鄉鎮工業”“使命”“星火集團的崛起”“合資引進紡織機械——噴水織布機”“斗轉星移”八章,作者用樸實的文字、真切的情感、生動的敘述,講述了自己的家族歷史和人生奮斗歷程,他事業上的成長之路,就是為家鄉做貢獻的奉獻之路。
人和路:事業.親人.朋友 目錄
寫在前面
**章 童年的記憶
**節 父母
第二節 爺爺奶奶
第三節 兒時的春節
第四節 姥姥與小姨
第五節 兩個堂兄
第六節 四個弟弟
第七節 左家溝的大爺大娘
第八節 啟蒙老師
第九節 童年與小學的生活
第二章 讀中學時的那些事
**節 初中生活與學習
第二節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第三章 廣闊天地
**節 火紅的年代火紅的心
第二節 小隊會計
第三節 出夫修水庫
第四節 第二生產小隊的左鄰右舍
第五節 愛好武術和兩位師傅
第六節 學習班
第七節 村里的工業
第四章 走進鄉鎮工業
**節 進入王臺公社農修廠
第二節 外出培訓學習
第三節 社辦工業巡回大檢查
第四節 兩大喜事
第五節 廠里來了位年輕的女書記
第六節 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培訓班
第七節 四個月的主持
第八節 人有悲歡離合
第九節 住院
第五章 使命
**節 新的班子
第二節 尋找出路
第三節 艱難的起步
第四節 乘勢而上
第五節 創業初期的幾位領導和同事
第六節 王臺建起了紡織廠
第六章 星火集團的崛起
**節 機遇的能量
第二節 慘痛的工傷事故
第三節 開拓前進大展宏圖
第四節 乘風破浪會有時
第五節 星火集團成立
第六節 低谷中的風波
第七章 合資引進噴水織布機
**節 機遇來了,就是它
第二節 跟蹤追擊
第三節 艱難的抉擇
第四節 合資企業與政府領導
第五節 破釜沉舟
第六節 噴水織機問世了
第七節 一波三折的引春機械
第八節 雨后春筍
第八章 斗轉星移
**節 認識的幾位企業家
第二節 企業改制
第三節 新千年的召喚
第四節 企業轉型中的思考
第五節 華麗轉身進軍房地產
后記
人和路:事業.親人.朋友 節選
寫在前面 1950年的春節剛過,人們還沉浸在節日歡樂喜慶的氣氛中,青島西海岸王臺鎮農家里一個男孩呱呱墜地了。響亮的啼哭聲使低矮的草房內立刻充滿新生命的氣息,這個幼小的生命向世界宣布他的誕生。這就是我——崔兆啟。 斗轉星移,轉瞬間我已度過六十多個春秋。走過漫漫長路,穿越春風夏雨,飽嘗酸甜苦辣,歷盡雪雨風霜,迎著新中國的朝陽,我在不斷地成長強壯。 1971年走進了王臺公社農修廠,四十多年來,我全身心致力于發展鄉鎮企業,不斷學習,默默耕耘。從锨镢鋤鐮小農具,到民用車、刨、沖剪機床;改革開放,到轉產紡織機械,創立星火集團;千禧年進軍房地產。歷經半個世紀,高舉著星火大旗,引領星火團隊轉戰中華大地,沖出國門,走向世界,風雨兼程,沒有停歇,迎來了星火集團輝煌的五十年慶典。 我早在2013年就已卸任集團董事長、總裁職務,將肩上的擔子逐漸交給年輕人,讓年青一代接手傳承。雖然千斤重擔有所減輕,但心在事業上,仍然絲毫不敢懈怠,只能是忙里偷閑地擠出些許時間,回頭看看走過的路程,依然清晰,歷歷在目。好多的親人、兒時的伙伴、求學時的老師和同學、創業時的領導和同事、共同奮斗的戰友、鄉里鄉親,都像電影一樣映在眼前。大家都在說:“幾十年的歷程,崢嶸歲月,雖然有悲歡離合、陰晴圓缺,但這是我們的緣分,是時代造就了我們。”親情、友情,這樣強烈的情感激勵、催促著我拾起筆來,把那些音容笑貌、酸甜苦辣如實地記錄下來,和有緣的親朋、好友、同事共分享。 **章 童年的記憶 **節 父母 美好的童年,一回想起來就感覺無比溫暖,令人眷戀。兒時的我無憂無慮,快樂頑皮,天真無邪。 我出生在一個非常好的年代。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我于1950年正月出生了,確實是“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 小時候稱呼父親“大大”,稱呼母親“娘”,一直不得其解。城里人家的孩子都稱爸爸媽媽,很羨慕,只農村當地的孩子叫“大大”和“娘”。對奶奶的稱呼,自小叫“嬤嬤”,從來沒叫過奶奶。父親排第四,兩個叔伯哥哥一直叫“四大大”。一個地方一個風俗,真有意思。 兒童時期家庭狀況應該是很不錯的,有幾畝地,爺爺照料著,父親自己開自行車修理鋪,這在當時也是很賺錢的生意。修自行車是門了不起的手藝。父親1945年就學會了修自行車,是自學的,沒有請師父,就因為我爺爺的一句話,激起了父親的想法,一定要學會修自行車。原來我的三大伯是跟著黃四(一位修車師傅)學徒修車的,因勞累過度得了肺結核,很年輕就去世了。當時得上肺結核沒有治,主要是治不起。我爺爺說:“這下完了,我家再沒有能修自行車的了。”我父親聽到當即說:“我來學吧,我一定學會,干好這行。”爺爺說:“你想學我也沒錢交學徒費了。”父親說:“不用你交學費,我肯定學會。”就此,父親立志去學修車,皇天不負有心人,父親學會了。有一天向爺爺說他學會了,要自己開修自行車的鋪子,爺爺沒吭聲,意思是不相信。父親就要家里給買修自行車的工具,這在當時也是不小的開支。奶奶很支持父親,就變賣一部分家里的物件,湊夠買工具的錢,父親的鋪子就開張了。 父親修車鋪子開張可能是1945年,王臺鎮解放那年。當時有幾家老修車鋪的老板因為有些擔心,都跑了。父親是窮光蛋,沒什么可擔心的,照樣開業,就獨此一家,生意很紅火。修車的活很多,也小有名氣了。 到父親要娶媳婦的年齡,奶奶很為難地說:“咱家現在很窮,為了給你二哥娶上媳婦,賣了幾畝地才娶回來。到你這里,就剩下二畝地了,吃還不夠,要是賣了給你娶媳婦,全家只好出去討飯。”父親當即說:“不用父母為難,靠我自己,假若沒能力,娶不上媳婦,就甘愿打一輩子光棍兒。” 父親說到做到,媳婦娶進了門,修車鋪越開越紅火,家里條件也越來越好,買了一頭小毛驢,忙時雇上兩個短工,小日子也越過越順心。1950年我出生了,給這個家庭增添了歡樂,畢竟是家里的**個男孩,受寵得很。 P1-4
人和路:事業.親人.朋友 作者簡介
崔兆啟,字磨石,青島西海岸王臺鎮人,1950年出生,現任青島星火紡機紡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星火集團)黨委書記、名譽董事長。7歲上學,畢業于膠南縣第三中學。1961年春天,因生活困難去莒南縣左家溝村,經歷過一段艱苦的生活磨煉。少年時熱愛修車技術。1968年中學畢業,回到了農村,當過記工員、小隊會計、村修配廠的技術員。其間在父親的指導下,自學看圖、繪圖,掌握了簡單的機械加工、鉗工技術。1971年進入王臺公社農修廠,熱衷于機械制造技術,開始生產、制造切削機械。1980年出任農修廠黨支部書記后,帶領企業轉產紡織機械,成立了膠南四紡機。從第一臺和毛機到開發生產梳棉機、合資引進生產噴水織機、研制生產噴氣織機,創建了星火集團,并擔任集團董事長、總裁、黨委書記。2013年7月卸任集團董事長、總裁職務,只擔任集團黨委書記、名譽董事長。 為發展鄉鎮企業,受縣委、縣政府任命,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先后兼任王臺鎮黨委委員、經委主任,鎮黨委副書記、分管鎮村工業的副鎮長,帶動了當地鎮村企業的發展。2001年不再兼任黨委、政府職務。 崔兆啟創建發展了星火集團,為發展鄉鎮工業、發展當地的紡織機械產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1988年被山東省政府授予優秀農民企業家稱號,1991年被農業部授予全國鄉鎮企業家稱號,榮獲1999年、2001年兩屆全國創業之星榮譽稱號,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被青島市政府授予勞動模范稱號、被選拔為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擔任過第十四屆、第十五屆青島市人大代表,中國紡機協會常務理事,青島民營爪_業協會副會長,中國紡機名鎮王臺鎮商會、紡機協會會長。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