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沿黃黃金旅游帶構建與可持續發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67915
- 條形碼:9787030667915 ; 978-7-03-06679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沿黃黃金旅游帶構建與可持續發展 內容簡介
本書在梳理構建沿黃黃金旅游帶的理論基礎、作用與意義、有利條件等的基礎上, 明確了沿黃黃金旅游帶的概念、內涵、特征與地理空間范圍, 評估了沿黃黃金旅游帶的資源構成、旅游產業、旅游經濟發展水平, 分析了沿黃黃金旅游帶構建的路徑、模式與機理, 并結合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 為沿黃黃金旅游帶的構建及其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對策和建議。
沿黃黃金旅游帶構建與可持續發展 目錄
目錄
叢書序i
前言iii
**章 構建沿黃黃金旅游帶的理論基礎、作用意義與有利條件1
**節黃河流域自然與人文環境概述1
一、自然環境1
二、行政區劃4
三、人文環境6
四、沿黃黃金旅游帶的范圍界定7
第二節沿黃黃金旅游帶構建的理論基礎10
一、中心地理論10
二、增長極理論11
三、點—軸系統理論12
第三節構建沿黃黃金旅游帶的作用與意義12
一、傳承黃河文明,提升沿黃旅游資源的利用價值13
二、激活沿黃城市旅游,促進區域旅游協同發展13
三、促成我國旅游發展大格局14
四、有利于“一帶一路”倡議的順利實施14
第四節構建沿黃黃金旅游帶的有利條件15
一、信息技術所帶來的便利16
二、現代交通對構建沿黃黃金旅游帶的支撐17
三、沿黃各省(區)在旅游合作方面的愿望強烈19
第二章 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資源類型、特征及旅游開發價值21
**節沿黃黃金旅游帶的旅游資源概況21
一、黃河上游省(區)旅游資源概況21
二、黃河中下游。▍^)旅游資源概況22
第二節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資源的類型、數量及評價22
一、旅游資源分類依據與方法22
二、沿黃城市旅游資源的類型劃分24
三、沿黃城市旅游資源的分類評價25
四、沿黃城市旅游資源的品質評價29
五、沿黃城市旅游資源的空間分布30
第三節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資源的總體特征及評價30
一、旅游資源類型豐富30
二、優質資源豐富33
三、旅游資源區域特色鮮明33
四、區域內旅游資源分布差異較大34
五、旅游新業態發展迅速35
第四節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資源聚合區綜合評價35
一、沿黃主要旅游資源聚合區35
二、沿黃黃金旅游帶4A級及5A級旅游景區37
第五節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資源的開發價值及評價40
一、旅游資源的開發價值40
二、資源開發現狀及評價41
第三章 沿黃黃金旅游帶的產業基礎、特征及其空間結構44
**節黃河上游構建黃金旅游帶的產業基礎45
一、構建依據45
二、旅游產業基礎45
第二節黃河中下游構建黃金旅游帶的產業基礎48
一、基礎條件48
二、旅游產業發展概況48
三、旅游經濟發展水平51
第三節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產業發展特征52
一、沿黃9個省(區)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大多集中分布在中下游52
二、沿黃黃金旅游帶交通網絡已有雛形53
三、旅游業發展迅速,沿黃黃金旅游帶擁有巨大發展潛力54
四、區域內經濟發展水平整體呈現“東高西低”態勢54
第四節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產業的空間結構55
一、“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空間分布特征55
二、5A級景區空間分布特征55
三、中心城市旅游收入的空間結構56
四、國內旅游收入的GDP貢獻率空間分布結構59
第五節沿黃黃金旅游帶的質性特征59
一、旅游市場內存在以黃河文明為核心的多元競爭60
二、多個旅游城市的旅游產業呈主導產業態勢,支配型旅游企業頗具競爭力60
三、黃河旅游及其相關旅游線路已發展成為國家旅游精品61
四、品牌戰略與政府調控并行,信息-知識共享互動共促旅游供需均衡61
五、文化旅游和旅游電子商務均質分布62
第四章 沿黃黃金旅游帶構建的路徑、模式與機理63
**節沿黃黃金旅游帶構建的制約因素63
一、沿黃黃金旅游帶發展缺乏整體管理,缺乏區域聯合與合作63
二、沿黃黃金旅游帶規劃不系統,開發各自為政,嚴重依賴資源64
三、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投資分散,社會資金吸引力不強65
四、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景區存在同質化、惡性競爭現象65
五、沿黃黃金旅游帶城市化水平不高,旅游資源沒有形成集聚效應66
六、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市場主體地位不明晰,難以形成旅游經濟合力67
七、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業發展水平整體不高、旅游發展差距較大67
八、沿黃黃金旅游帶生態基礎脆弱、基礎設施薄弱68
第二節沿黃黃金旅游帶構建的路徑71
一、空間層面沿黃黃金旅游帶構建的路徑71
二、時間層面沿黃黃金旅游帶構建的路徑72
三、產業層面沿黃黃金旅游帶構建的路徑74
第三節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開發模式75
一、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開發模式定義及特征75
二、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模式類型76
三、沿黃黃金旅游帶的開發模式77
第四節沿黃黃金旅游帶構建的機理79
一、共生與競合機制79
二、空間集聚與空間擴散機制80
三、政府行為機制80
四、區域旅游協作機理81
五、旅游業可持續發展機理82
六、機理要素與動力機制82
第五章 沿黃黃金旅游帶的構建85
**節沿黃上游黃金旅游帶的構建85
一、沿黃上游黃金旅游帶主要特征85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沿黃上游黃金旅游帶構建85
第二節沿黃中下游黃金旅游帶的構建86
一、建設晉陜黃河旅游區(圈)86
二、構建隴海黃河文明旅游隆起帶91
三、建設山東沿黃黃金旅游帶95
第三節開封城墻型“空中花園”及休閑旅游帶建設98
一、開封建設城墻型“空中花園”立體景觀及休閑旅游帶98
二、開封市古城特色歷史街區保護與旅游開發110
第六章 沿黃黃金旅游帶的可持續發展122
**節沿黃黃金旅游帶可持續發展概述122
一、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定義122
二、沿黃黃金旅游帶可持續發展的內涵122
三、沿黃黃金旅游帶可持續發展的現實基礎123
四、沿黃黃金旅游帶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意義123
第二節新時代沿黃黃金旅游帶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123
一、“道法自然”:沿黃黃金旅游帶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指導思想123
二、“全域旅游”:沿黃黃金旅游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125
三、“改革創新”:沿黃黃金旅游帶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動力126
四、“一帶一路”:沿黃黃金旅游帶可持續發展的合作空間129
第三節沿黃黃金旅游帶可持續發展的對策與建議130
一、推動沿黃。▍^)旅游產業轉型升級130
二、構建權益共享機制,建立跨區域長期合作機制131
三、健全黃河流域旅游管理體制,編制全流域統一的旅游規劃,對沿黃黃金旅游帶資源進行空間整合134
四、整合打造沿黃黃金旅游帶品牌,促進整體形象塑造與傳播136
五、加強沿黃黃金旅游帶的支撐體系建設138
第四節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與沿黃黃金旅游帶140
一、大運河文化帶建設140
二、建設河南大運河精品旅游走廊141
三、探索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利用的“河南模式”141
四、打造河南大運河旅游品牌144
第五節“文旅融合”視角下的黃河旅游可持續發展:以黃河河南段為例146
一、“文旅融合”視角下的沿黃黃金旅游帶146
二、“文旅融合”視角下的黃河河南段旅游可持續發展147
三、黃河河南段文化遺產旅游保護與開發155
第六節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沿黃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161
一、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對沿黃黃金旅游帶可持續發展的影響161
二、鄉村文化振興與沿黃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163
三、以創意農業發展促進沿黃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164
四、綜合提升沿黃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支撐因素168
參考文獻170
叢書序i
前言iii
**章 構建沿黃黃金旅游帶的理論基礎、作用意義與有利條件1
**節黃河流域自然與人文環境概述1
一、自然環境1
二、行政區劃4
三、人文環境6
四、沿黃黃金旅游帶的范圍界定7
第二節沿黃黃金旅游帶構建的理論基礎10
一、中心地理論10
二、增長極理論11
三、點—軸系統理論12
第三節構建沿黃黃金旅游帶的作用與意義12
一、傳承黃河文明,提升沿黃旅游資源的利用價值13
二、激活沿黃城市旅游,促進區域旅游協同發展13
三、促成我國旅游發展大格局14
四、有利于“一帶一路”倡議的順利實施14
第四節構建沿黃黃金旅游帶的有利條件15
一、信息技術所帶來的便利16
二、現代交通對構建沿黃黃金旅游帶的支撐17
三、沿黃各省(區)在旅游合作方面的愿望強烈19
第二章 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資源類型、特征及旅游開發價值21
**節沿黃黃金旅游帶的旅游資源概況21
一、黃河上游省(區)旅游資源概況21
二、黃河中下游。▍^)旅游資源概況22
第二節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資源的類型、數量及評價22
一、旅游資源分類依據與方法22
二、沿黃城市旅游資源的類型劃分24
三、沿黃城市旅游資源的分類評價25
四、沿黃城市旅游資源的品質評價29
五、沿黃城市旅游資源的空間分布30
第三節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資源的總體特征及評價30
一、旅游資源類型豐富30
二、優質資源豐富33
三、旅游資源區域特色鮮明33
四、區域內旅游資源分布差異較大34
五、旅游新業態發展迅速35
第四節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資源聚合區綜合評價35
一、沿黃主要旅游資源聚合區35
二、沿黃黃金旅游帶4A級及5A級旅游景區37
第五節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資源的開發價值及評價40
一、旅游資源的開發價值40
二、資源開發現狀及評價41
第三章 沿黃黃金旅游帶的產業基礎、特征及其空間結構44
**節黃河上游構建黃金旅游帶的產業基礎45
一、構建依據45
二、旅游產業基礎45
第二節黃河中下游構建黃金旅游帶的產業基礎48
一、基礎條件48
二、旅游產業發展概況48
三、旅游經濟發展水平51
第三節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產業發展特征52
一、沿黃9個省(區)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大多集中分布在中下游52
二、沿黃黃金旅游帶交通網絡已有雛形53
三、旅游業發展迅速,沿黃黃金旅游帶擁有巨大發展潛力54
四、區域內經濟發展水平整體呈現“東高西低”態勢54
第四節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產業的空間結構55
一、“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空間分布特征55
二、5A級景區空間分布特征55
三、中心城市旅游收入的空間結構56
四、國內旅游收入的GDP貢獻率空間分布結構59
第五節沿黃黃金旅游帶的質性特征59
一、旅游市場內存在以黃河文明為核心的多元競爭60
二、多個旅游城市的旅游產業呈主導產業態勢,支配型旅游企業頗具競爭力60
三、黃河旅游及其相關旅游線路已發展成為國家旅游精品61
四、品牌戰略與政府調控并行,信息-知識共享互動共促旅游供需均衡61
五、文化旅游和旅游電子商務均質分布62
第四章 沿黃黃金旅游帶構建的路徑、模式與機理63
**節沿黃黃金旅游帶構建的制約因素63
一、沿黃黃金旅游帶發展缺乏整體管理,缺乏區域聯合與合作63
二、沿黃黃金旅游帶規劃不系統,開發各自為政,嚴重依賴資源64
三、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投資分散,社會資金吸引力不強65
四、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景區存在同質化、惡性競爭現象65
五、沿黃黃金旅游帶城市化水平不高,旅游資源沒有形成集聚效應66
六、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市場主體地位不明晰,難以形成旅游經濟合力67
七、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業發展水平整體不高、旅游發展差距較大67
八、沿黃黃金旅游帶生態基礎脆弱、基礎設施薄弱68
第二節沿黃黃金旅游帶構建的路徑71
一、空間層面沿黃黃金旅游帶構建的路徑71
二、時間層面沿黃黃金旅游帶構建的路徑72
三、產業層面沿黃黃金旅游帶構建的路徑74
第三節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開發模式75
一、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開發模式定義及特征75
二、沿黃黃金旅游帶旅游模式類型76
三、沿黃黃金旅游帶的開發模式77
第四節沿黃黃金旅游帶構建的機理79
一、共生與競合機制79
二、空間集聚與空間擴散機制80
三、政府行為機制80
四、區域旅游協作機理81
五、旅游業可持續發展機理82
六、機理要素與動力機制82
第五章 沿黃黃金旅游帶的構建85
**節沿黃上游黃金旅游帶的構建85
一、沿黃上游黃金旅游帶主要特征85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沿黃上游黃金旅游帶構建85
第二節沿黃中下游黃金旅游帶的構建86
一、建設晉陜黃河旅游區(圈)86
二、構建隴海黃河文明旅游隆起帶91
三、建設山東沿黃黃金旅游帶95
第三節開封城墻型“空中花園”及休閑旅游帶建設98
一、開封建設城墻型“空中花園”立體景觀及休閑旅游帶98
二、開封市古城特色歷史街區保護與旅游開發110
第六章 沿黃黃金旅游帶的可持續發展122
**節沿黃黃金旅游帶可持續發展概述122
一、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定義122
二、沿黃黃金旅游帶可持續發展的內涵122
三、沿黃黃金旅游帶可持續發展的現實基礎123
四、沿黃黃金旅游帶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意義123
第二節新時代沿黃黃金旅游帶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123
一、“道法自然”:沿黃黃金旅游帶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指導思想123
二、“全域旅游”:沿黃黃金旅游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125
三、“改革創新”:沿黃黃金旅游帶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動力126
四、“一帶一路”:沿黃黃金旅游帶可持續發展的合作空間129
第三節沿黃黃金旅游帶可持續發展的對策與建議130
一、推動沿黃。▍^)旅游產業轉型升級130
二、構建權益共享機制,建立跨區域長期合作機制131
三、健全黃河流域旅游管理體制,編制全流域統一的旅游規劃,對沿黃黃金旅游帶資源進行空間整合134
四、整合打造沿黃黃金旅游帶品牌,促進整體形象塑造與傳播136
五、加強沿黃黃金旅游帶的支撐體系建設138
第四節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與沿黃黃金旅游帶140
一、大運河文化帶建設140
二、建設河南大運河精品旅游走廊141
三、探索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利用的“河南模式”141
四、打造河南大運河旅游品牌144
第五節“文旅融合”視角下的黃河旅游可持續發展:以黃河河南段為例146
一、“文旅融合”視角下的沿黃黃金旅游帶146
二、“文旅融合”視角下的黃河河南段旅游可持續發展147
三、黃河河南段文化遺產旅游保護與開發155
第六節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沿黃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161
一、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對沿黃黃金旅游帶可持續發展的影響161
二、鄉村文化振興與沿黃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163
三、以創意農業發展促進沿黃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164
四、綜合提升沿黃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支撐因素168
參考文獻170
展開全部
沿黃黃金旅游帶構建與可持續發展 作者簡介
程遂營,1965年生,河南省舞陽縣人,F任河南大學文化產業與旅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致力于歷史、文化和旅游方面的教學、科研工作,公開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出版有《唐宋開封生態環境研究》《中國長假制度》《北美休閑研究》等著作8部。2012年,曾受國務院外事僑務辦公室委派赴歐洲比利時、葡萄牙、西班牙為華人宣講中國傳統文化;2014年,受邀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六大古都”;2016年,受邀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黃河上的古都”。
書友推薦
- >
巴金-再思錄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