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形而上學批判的否定性邏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71148
- 條形碼:9787520371148 ; 978-7-5203-7114-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形而上學批判的否定性邏輯 內容簡介
本書研究了法蘭克福學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批判理論的哲學思想,探討了形而上學批判的思想淵源、實踐向度和理論向度,厘清了形而上學批判與批判理論的關系,指出了霍克海默形而上學批判的局限性,為國內學界研究霍克海默的學術思想和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批判理論提供了學術養分。
形而上學批判的否定性邏輯 目錄
一 選題的研究意義
二 國內研究綜述
三 國外研究綜述
四 本書的思路及結構
**章 形而上學批判及其二重性
**節 形而上學批判的“元問題”
第二節 形而上學批判的基本進路
第三節 從“形而上學”到“行而上學”——社會哲學式的拯救之路
一 從天國到人間——人本主義的回歸
二 從肯定到否定——批判意識的重塑
三 從形式邏輯到辯證邏輯——辯證法的出場
第二章 形而上學批判的思想淵源
**節 從“辯證唯物主義”到“辯證的”唯物主義——對馬克思主義的繼承和發展
一 對舊唯物主義范式的批判
二 形而上學與唯物主義
三 實證主義與唯物主義
四 霍克海默“辯證的”唯物主義觀
第二節 從“抽象的人本主義”到“歷史人本主義”——對現代西方哲學的繼承與超越
一 形而上學批判的人本主義淵源
二 形而上學批判對抽象人本主義的繼承
三 形而上學批判對抽象人本主義的超越
第三節 時代化與化時代——對早期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繼承與超越
一 形而上學批判的早期西方馬克思主義背景
二 形而上學批判對早期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繼承
三 形而上學批判對早期西方馬克思主義的超越
第三章 形而上學批判的實踐向度
**節 權威主義的形而上學基礎
一 權威主義與形而上學的復雜關聯
二 權威主義的形而上學變種
三 權威主義形而上學與家庭
四 霍克海默權威主義批判的影響
第二節 科學申的形而上學預設
一 從批判到聯姻——科學與形而上學的復雜關聯
二 走向一種新極權——科學發展中工具理性的形而上學變種
三 霍克海默科學觀的影響
第三節 文化工業中隱藏的形而上學“圖式”
一 類型——文化工業中形而上學“圖式”的多元面貌
二 影響——文化工業中被壓抑的抗議邏輯
三 拯救——文化工業中形而上學“圖式”的消解
第四章 形而上學批判的理論向度
**節 實證主義對形而上學的批判
一 老實證主義對形而上學的批判
二 邏輯實證主義對形而上學的批判
第二節 實證主義的困境
一 忽視主體性,走向抽象的同一性
二 概念推理游戲,脫離社會實踐
三 無法解決的悖論邏輯
第三節 實證主義走向欺騙的形而上學
一 實證主義淪為欺騙的工具
二 實證主義走向新的獨斷論
三 實證主義充當了形而上學的新變種
第四節 實證主義的形而上學特征
一 理論研究獨立于社會之外
二 形式邏輯
三 肯定性的思維方式
……
第五章 形而上學批判的社會哲學的完成
第六章 形而上學批判的意義及其局限性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形而上學批判的否定性邏輯 節選
《形而上學批判的否定性邏輯:霍克海默批判理論研究》: 霍克海默的形而上學批判與其批判理論構建之間存在什么關聯?這是一個復雜的理論問題。對于這一問題的考察需要追溯到法蘭克福學派的起源。20世紀20年代初,魏爾(其父親是早期“社會研究學會”基金會的主要資助人)在法蘭克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后,于1922年發起了“**屆馬克思主義研究周”,吸引了包括盧卡奇、波洛克在內的一批理論研究者,但這次會議并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效果。魏爾由此滋生了建立一個經濟獨立的研究所的主張,當時的霍克海默、波洛克對此表示支持。1923年在一個名為“社會研究學會”的私人基金會的資助下,研究所正式成立了。維也納大學的卡爾·格呂貝格被任命為研究所的**任所長。在其領導下,研究所形成了一種扎實的經驗研究的氛圍,對霍克海默產生了重要影響。但是通常意義上的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并未在此時期形成。1930年霍克海默正式繼任社會研究所所長,在繼承研究所重視經驗主義研究的基礎上,開創了社會哲學批判的風格。在霍克海默看來,注重經驗主義研究無疑是重要的,但是經驗研究是沒有批判的,必須要對它進行哲學的改造,因此研究所的首要任務是要和社會學、歷史學、政治經濟學、心理學等學科合作,構建一種“交叉學科式”的社會哲學研究和批判。霍克海默在就職演說中就旗幟鮮明地對社會哲學進行了闡釋,他認為,社會哲學的任務乃在于對人類命運的興衰作出哲學的解釋,其目標不在于個體而在于整個社會共同體。在《社會哲學的現狀與社會研究所的任務》一文中,霍氏認為,“社會哲學根本不是具體科學;毋寧說,它是(致力于研究一定的社會化形式的)實質社會學。它研究不同的具體的(使所有人聯系在一起的人類共同生活的)方式:從家庭經過經濟團體和政治協會直到國家和整個人類”。霍氏在《論哲學的概念》和《哲學的社會功能》等文章中反復強調哲學不是一種觀念,不是公式和教條,而是一種批判的工具。這樣,霍克海默在繼承研究所重視經驗主義的基礎上,通過對傳統理論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批判,實現了“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和解,確立了社會哲學的研究范式。 霍氏的《傳統理論與批判理論》一文乃是其提倡社會哲學研究的一種延續和總結。在此文中,霍氏詳細闡述了批判理論與傳統理論的區別,確立了批判理論的核心原則、研究方法、研究對象。霍氏認為批判理論的對象應該是對晚期資本主義國家“極權主義”展開批判,而不是躲在現實的背后“獨善其身”,批判理論的功能在于變革現實。霍氏認為,“極權社會”的“異化”狀況應歸咎于笛卡爾以來傳統哲學的形式邏輯特征,要對“極權社會”進行批判,首先要對傳統哲學進行徹底清算。霍氏認為,傳統理論實質上就是。種純粹的認識論體系,它置身于社會之外,不會也不可能關注社會現實,因而必然和社會現實脫節。因此,這種理論得到了統治者的認可,變成了一定意義上的“政治哲學”。在霍氏看來,正是傳統理論的這種特征,造成了晚期資本主義社會中人的“奴化”。霍氏認為,批判理論既不像思辨哲學沉醉于概念的世界之中,也不像經驗主義專注于事實之中,批判理論要實現“形上”與“形下”的融合,既要關注現實以及真實的人的生存境遇,又要對現實進行哲學省思和批判,它不向一切權貴低頭,它的目的乃在于實現人的解放。霍氏認為,批判理論提倡的是辯證邏輯,因此它沒有一種固定模式,而是隨社會現實變化而變化。為揭示霍克海默實現的社會哲學的范式轉型,我們有必要而且必須回答幾個重要理論話題:霍克海默的形而上學批判與批判理論的關系是什么?批判理論的反形而上學性怎么理解?批判理論的邏輯結構是什么? ……
形而上學批判的否定性邏輯 作者簡介
李曉培,男,1983年8月出生,河南許昌人,中央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后,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法學博士,副教授。先后獲得“南粵優秀教師”“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標兵”等稱號,入選2018年度“全國高校優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擇優資助計劃”,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2016年度影響力提名人物、2016年度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等。系首批廣東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陳金龍長江學者工作室成員、首批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方燕名師工作室成員。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三十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課題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部級課題研究十余項。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