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中外歷史綱要:學習精要與史學導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703887
- 條形碼:9787569703887 ; 978-7-5697-038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外歷史綱要:學習精要與史學導讀 內容簡介
選題以新課程改革理念為指導,緊扣中外歷史發展的主要線索,對歷史課程內容的關鍵問題進行精講,并呈現相關史學研究的前沿動態,同時精選歷史材料為載體,推動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書稿擬從“學習精講”“研究動態”“史學導讀”三個維度,呈現了52個歷史主題的教學思考和學習建議。學習精講,凸顯中外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難點問題,注重歷史問題講解的拓展性、加深性和實用性,引導師生理解教科書的主旨;研究動態,梳理相關歷史主題的學術動態,了解前沿學術爭鳴,凸顯“問題論證”的思維邏輯;史學導讀,精選史料和歷史記載,突出“史料實證”素養,提升學生閱讀、辨析、解釋史料的能力。
中外歷史綱要:學習精要與史學導讀 目錄
**單元
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
與鞏固
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
第2課 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
第3課 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
第4課 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
第二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一多民族封建
國家的發展
第5課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
第6課 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
第7課 制度的變化與創新
第8課 三國至隋唐的文化
第三單元
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
第9課 兩宋的政治與軍事
第10課 遼夏金元的統治
第11課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
第12課 遼宋夏金元的文化
第四單元
明清中國版圖的奠定與面臨的挑戰
第13課 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
第14課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
第15課 明清經濟與文化
第五單元
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
第16課 兩次鴉片戰爭
第17課 尋求國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強侵略的加劇
第18課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
第六單元
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第19課 辛亥革命
第20課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
第七單元
中國共產黨成立與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
第21課 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第22課 南京國民政府的統治和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
第八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
第23課 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
第24課 全民族浴血奮戰和抗日戰爭的勝利
第25課 人民解放戰爭
……
下篇
中外歷史綱要:學習精要與史學導讀 節選
《中外歷史綱要:學習精要與史學導讀》: ★學習精要 隋朝的第二位君主隋煬帝剛愎自用,即位之后推行了一系列暴政,迅速激化了社會矛盾,隋朝統治走向滅亡。其暴政主要表現在賦役繁重、嚴刑峻法、窮兵黷武、巡游無度等方面。修建東都,開挖運河,修筑長城等用工達數以百萬計,多有勞累致死。煬帝還三征高麗,前后調動軍隊、民夫多達百余萬,均大敗而歸,損失慘重。百姓為了躲避徭役、兵役甚至自殘。煬帝不顧常規法典,濫用刑罰,規定凡違抗朝命者,皆斬。煬帝的殘暴統治使得各地農民紛紛揭竿起義,連統治集團內部也分崩離析,煬帝于大業十四年(618年)在江都被其部下所殺。隋煬帝之死宣告隋王朝的統治結束。 在隋末各種反隋勢力中,起兵于太原的李淵迅速進占關中。煬帝被殺之后不久,李淵稱帝,改國號為唐,定都長安。此后,在李世民等的努力下打敗各地武裝勢力,完成了全國統一,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 唐代前期幾位君主勵精圖治,使得社會穩定,經濟繁榮。但是,到了唐玄宗后期,玄宗怠于政事,老邁昏聵,政治日益腐朽。軍事布局失衡,精兵猛將多聚集在邊鎮,由節度使統帥;內地承平日久,武備荒廢,形成外重內輕的不利局面。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叛軍迅速南下,并攻占兩京。安史之亂持續八年之久,唐王朝雖然鎮壓了叛亂,但是地方藩鎮割據的局面逐漸形成,中央政府權威喪失,國家大一統的局面不復存在。再加上外有周邊少數民族的侵擾,內有朋黨之爭、宦官專權,唐王朝的統治只能在茍延殘喘中維護。907年,宣武節度使朱溫自稱皇帝,國號梁,史稱“后梁”,唐朝滅亡。 ★學術動態 學術觀點1:隋煬帝大興土木、濫用民力加速隋朝滅亡 首先,舉全國之力營建新都。營建東都每月動用的壯勞動力達200萬人,當時全國總人口才4602萬人,營建東都工期緊,任務重,條件艱苦,壯勞力活活累死達一半。 其次,不惜民力開挖運河。大業元年(605年)在營建東都的同時,又“發河南諸郡男女百余萬開通濟渠”。通濟渠工程浩大,全程達2000余里。大業四年(608年)“發河北諸郡百余萬眾”開鑿永濟渠,永濟渠長達1900余里。 再次,漠視民瘼,樂于對外夸富。隋煬帝宴請前來朝見的東突厥啟民可汗及其隨從3500人,極其奢華,并有大量賞賜。與此對應的是修筑榆林長城,死亡50多萬隋朝壯丁。隋煬帝多次巡游,接見外國使臣,多窮奢極欲、夸富炫耀,與之相對的是民間疾苦他卻充耳不聞。 所以,隋之滅亡主要由于隋煬帝貪圖游樂、好大喜功,不惜民力,使得隋末階級矛盾迅速激化,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隋王朝只存在了38年即宣告滅亡。 ……
中外歷史綱要:學習精要與史學導讀 作者簡介
周劉波,正高級教師,重慶市歷史學科帶頭人,重慶市歷史學科名師,重慶市首屆教育科研骨干教師,重慶市普通高中歷史課程創新基地主持人,重慶市普通高中精品選修課程《巴渝文化探究》主持人。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