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閱讀1+1工程:中外名人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918121
- 條形碼:9787544918121 ; 978-7-5449-1812-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閱讀1+1工程:中外名人故事 本書特色
在世界歷史的長河里,各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中,涌現出無數杰出的人物。他們像熠熠升起的燦爛群星,放射出絢麗的光芒,照耀著人類的歷史,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影響著人類的進程。他們的存在,體現了人類的光榮。
閱讀1+1工程:中外名人故事 內容簡介
《中外名人故事》通過簡潔而不失精彩的語言再現了一個個中外名人的光輝形象,將他們動人心弦的故事呈現給廣大讀者。希望每位讀者能在欣賞之余有所感悟,有所體會。 通過了解他們的故事,可以讓孩子們體會他們的精神世界,學習他們發奮苦讀、堅持不懈的精神,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
閱讀1+1工程:中外名人故事 目錄
深謀遠慮,治鄭有方——子產
文圣——孔子
孔子的七歲老師——項橐
古代著名軍事家——孫臏
千里輾轉訪名師——孟子
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有膽有識,不辱使命——藺相如
**個統一中國的皇帝——秦始皇
漢朝的創立者——劉邦
飛將軍——李廣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
中國民主革命先鋒——孫中山
勤奮讀書的三伢子——毛澤東
書癡——錢鐘書
外國名人故事
古希臘盲詩人——荷馬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
征服者——亞歷山大大帝
羅馬帝國奠基人——愷撒
實驗科學的開山鼻祖——培根
獻身藝術的戲劇家——莎士比亞
啟蒙運動的先驅——伏爾泰
讀書成癖的人——富蘭克林
啟蒙思想家——盧梭
美國**任總統——華盛頓
德國文學家——歌德
戰爭之神——拿破侖
哲學泰斗——黑格爾
樂圣——貝多芬
俄國文學的太陽——普希金
丑小鴨的輝煌——安徒生
奇智破奇案——林肯
鐵血宰相——俾斯麥
革命詩人——裴多斐
發明大王——愛迪生
汽車大王——福特
鐳元素之母——居里夫人
飛機之父——萊特兄弟
勤奮好學的作家——高爾基
印度圣雄——甘地
英國偉大的政治家——丘吉爾
勇于進取的革命家——斯大林
喜劇名星——卓別林
軍事天才——艾森豪威爾
閱讀1+1工程:中外名人故事 節選
深謀遠慮,治鄭有方——子產 國僑(?-公元前522年),姬姓,國氏,名僑,字子產。春秋時期鄭國(今河南新鄭)人,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春秋時期,諸侯紛爭,大國連年征戰,這可苦壞了一些小國。這些小國不但每次要跟著大國出兵打仗,還要向大國獻貢品。齊桓公稱霸后,又有晉文公稱霸。晉國統轄著鄭、魯、衛、齊、宋等小國。這里要說的是關于鄭國子產的事情。 鄭穆公有兩個兒子:子國和子駟。子產是子國的兒子,他的名字叫公孫僑,子產是他的字,又字子美。他從小飽讀詩書,學富五車,在他的治理下,鄭國二十幾年中國泰民安。 在子產還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司馬子國和司空子耳奉命征討南鄰蔡國,乘其不備一舉大獲全勝,俘虜了蔡國的司馬公子燮(xie)。 當時鄭國依附晉國,蔡國依附楚國,而晉楚兩國是水火不容,歷年戰爭,各有勝負。 鄭國的大小官員聽說打了個大勝仗,人人喜笑顏開,都認為晉國必然高興,會加強晉鄭聯盟,這將大大有利于鄭國的安全。年幼的子產卻面帶憂傷,自言自語道:“這有什么高興的,哪里值得這么慶賀?” “我們打敗了蔡國,等于給楚國難堪,難道晉國不高興嗎?”“難道我們與晉國的聯盟不更加穩固嗎?”人們七嘴八舌地追問。 “我看未必。我們這樣一個小國,不致力于修養內政,而是行武力,就好比一個小孩不好好地攝取營養,增強體質,而是專門去找大人打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我看我們國家的災禍不遠了。晉國保護我們不假,可是,人家也有自己的事,一旦晉國顧不上我們了,楚國必然興師問罪,我們能抵得住強大的楚國嗎?我們只有屈服。我們與晉國盟約在前,這又勢必得罪了晉國,晉國又會派兵討伐。這樣,我們國家不是就陷進深淵了嗎?怎么會有安寧的時候呢?” 子國怒氣沖沖地喝斥兒子:“國家大事自有執政大臣處理,你一個小孩子胡言亂語,懂得什么?” 果然不出子產所料,鄭國把公子燮獻給晉國,與晉軍會盟不久,楚國就殺上門來,鄭國只好屈從楚國,這又惹惱了晉國,聯合多國伐鄭……就這樣,晉、楚多次輪番討伐,弄得鄭國左右為難,*后只好誰打自己就向誰投降了。 這一年,鄭國發生了內亂,叛亂者殺死了子駟和子國,并且把鄭簡公俘虜,劫持到他們踞守的北宮。 子駟的兒子子西聽說后,立刻帶人追殺過來,由于準備不充分,沒能攻下北宮,垂頭喪氣地回到家里,發現家里已經沒有一個人了,而且丟失了很多財物,可以說是人財兩空。 子產也聽到了這個壞消息,但是,他并沒有慌亂,而是安排好家眷。他命令家兵把守大門,嚴禁出入,同時告誡眾人,嚴守職位,派人守住倉庫。然后帶兵沖向北宮。 由于子產的威望比較高,在平民的幫助下,很快攻占北宮,捉住了叛亂分子,為父親報了仇,也為國家除了害。子產憑借自己的智慧挽救了危局。 平叛后,子孔擔任了鄭國的執政大臣。他想一個人說了算,上臺的那一天,便發出一個公告:只要是鄭國的官員,無論大小,都必須聽執政大臣的命令;各位官員都要按地位的高低安排職務;任何人不得私自干涉朝政。 子孔的做法招來了一片怨言,他聽到后,不但不反省,反而火冒三丈,想把反對他的人統統殺掉。子產勸了好多次都不管用。時間不長,子孔接到一個消息,說又有一些人想搞叛亂,這下他可慌了,因為這次叛亂是專門對付他的。有了前次的教訓,他怎么也不敢做第二個子駟和子國啊! 沒有別的辦法,他只能去向子產問計。子產還是老話,讓他把那份公告燒掉。 子產說:“制定法令,目的是使國家安定。可是,你制定的法令人人都反對,這說明是錯誤的,如果一意孤行,子駟、子國的下場你不會不知道吧!如果你采納了大家的正確建議,那么,那些人也就不會再反對你了。希望您三思而行啊!” 子孔考慮再三,只好那樣做了。局勢很快穩定下來,從而避免了一場新的動亂。 可是子孔到底是子孔,他搞專制的野心仍然很大,不久,他找借口殺掉了一批反對他的人。這樣,危機再次出現了,結果,子孔被國王鄭簡公處死了。子產被封為少卿,開始參預朝政。 子產一上任,便以其政治、外交才能為鄭國圓滿地完成了多次任務,使鄭國擺脫了大國的挾制,扭轉了被動局面。 公元前551年,晉國派使臣到鄭國索要貢品。鄭簡公派子產處理這件事。 兩國官員一見面,晉國使臣便擺出了一副盛氣凌人的架式問:“為什么好幾年都不進貢?我看鄭國是不想活了!” 子產不慌不忙,施禮答道:“晉國對鄭國的幫助,我們永遠不忘,前幾年,我們不是都獻上貢品了嗎?可是我們是個小國,地小物稀。連年的進貢把我們的國力都耗空了。如果你們大國能保護我們,使我們國家得以安定發展,我們必定每年前去朝貢。 P3-5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