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中國當代作家長篇小說文庫玩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523806
- 條形碼:9787520523806 ; 978-7-5205-2380-6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當代作家長篇小說文庫玩笑 本書特色
每一個好的作家的出現都是有備而來,陳澤的初次登場讓我繼續相信。他繩乎其上,直達妙境,少了許多黑暗中的探索。文字從容干凈,為主人公在洗手間設制的**個細節就燃起讀者追蹤的欲望,并且連同作者的未來一道充滿期待。 ——野莽 《玩笑》是那種看了就放不下的作品。一些平常人的平常日子,在陳澤筆下顯得誠摯自然而又妙趣橫生,讓人感動,心生歡喜。 ——賈平凹
中國當代作家長篇小說文庫玩笑 內容簡介
《玩笑》是一部都市情感長篇小說。因為朋友間的一個玩笑,讓意志消沉的主人公路曉東從平淡工作和家庭生活中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社交圈子,遇見了年輕貌美的設計師石寧,給路曉東沉悶的生活照見了亮光,也由此打開了一個潘多拉魔盒。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小說呈現出了一幅當代市井生活的世相圖,故事由一個玩笑引出另一個玩笑,大玩笑里隱含了小玩笑,但每一個看似荒誕不經的玩笑又都映照著現實,像是一面鏡子,既生動地描摹了身處于社會各個階層各類人的掙扎奮斗,又批判性地審視著不同人在現實困頓下的精神求索。
中國當代作家長篇小說文庫玩笑 節選
5 這座城市原本是一座古城。城南兩里,一條護城河沿城墻逶迤而過,用青磚和黏土筑就的城墻現今已全都淪陷在了一排排高低不平的房屋之中。這些房屋就地取材,用從老城墻上拆下來的青磚做了側墻和前墻。就這樣順著城墻一溜兒地排過去,兩側相背地依靠著,如同一排背靠墻壁打盹的懶漢。顯而易見,這批平房并不是同一時段搭建的。一開始只有一個懶漢偶爾背靠在城墻那兒打了會兒盹,見無人理會也無人干擾,過幾天又一個懶漢就依在了旁邊。就這樣,不久以后,一排懶漢就順著城墻靠在那打盹兒了。一兩年間,竟形成了現在這樣的規模。這里原本是市建筑公司的臨時工早幾年搭建的臨時住所,幾年的人事變遷,會鉆營的都托關系找門路轉成了正式職工,搬進了公司在市區給職工蓋的宿舍樓。那些老實巴交不會鉆營又沒什么門路的人,在建筑公司困難時期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就改行做了其他營生。這樣,這些平房就如同淪落風塵的女子而幾易其手。現在成了下崗職工、小商販、農民工的集聚地。這些人身無長物,卻都有一點手藝。為了一日三餐,有個謀生之計,先是農民工到河灘的裸露處開墾出一畦濕地種了蔬菜,小商販就以很賤的價錢收購了去賣。下崗職工則在門口推個板車給人修鞋開鎖,磨刀補胎。這樣每天也能混個二三十塊。日子雖然過得恓惶,但各自總算有了安身之計,人就一日日地多了起來。新的房舍就順著城墻又那么一間一間地靠過去,久而久之,沿著河道就形成了一段幾里長的街市。 路曉東現在就走在這條街市上。今天是星期六,再沒有比周六的午后更熱鬧的街市了。路曉東記不清是多久沒來過這里了,但這里的規模和上次來時已經完全不能同日而語。街道的兩邊都插筍般地豎立著不同的店鋪,只要你能想到的物什在這里幾乎都可以買到。但*多的還是當地的一些土特產品。街市的頭尾分別用鋼鐵支架做了一塊拱形的招牌,上面寫了四個紅色大字:農貿市場。護城河已被向外延伸的店鋪擠得越來越窄。河床上已經沒有了可以種菜的濕地,河沿上每隔幾米就伸出一條或粗或細的塑料管道。污水從管道下流出一條斑駁的污痕一直通向河里,同河里黏稠的污水匯聚在一起,散發出一股令人作嘔的臭氣。污濁的河水已看不出是繼續流動還是靜止,上面漂浮著紅的、白的以及分辨不出顏色的紙片和塑料袋。河道里泛起的臭氣和街市上其他各種不同的味道混在一起,使整個街市在這樣一個春日的午后都氤氳在一種特有的氣味中。這種氣味如同電視劇中的背景音樂,烘托得整個街市更加紛繁、忙亂而又躁動不安。 路曉東看了看表,跟石寧約的時間快到了。市建筑公司的大樓就在農貿市場東頭的丁字路口。樓層并不很高,但在這個位置,已經顯得卓爾不群。順著大樓的臺階拾級而上,就到了一個頗為寬敞的大廳里。星期六,沒有人上班,大廳里顯得安靜而又陰冷,讓剛從外邊的陽光和嘈雜中進來的路曉東打了一個冷戰。 石寧的辦公室在二樓。路曉東沒有去坐電梯,他順著大廳左側的樓梯往上走,腳步聲在安靜的大樓里踩出了一個接一個的回響。路曉東的感覺里好像同時有一個人也正在樓道里走過,他想應該是石寧出來接他的腳步聲。但當他停下腳步的時候,另一個聲音也停止了,再走,響聲又起。路曉東一時疑惑不已,又停下來抬頭四顧,樓道里光線很暗,依然安靜如初。一股涼意就莫名而至,忽然想到是自己的腳步回聲,就暗罵自己在大天白日竟然也會胡思亂想。正躊躇間,樓道里的一扇門開了,一個白色的三角就跌在了樓道的陰影處,隨即一個黑色的影子閃了出來立在了那個白色的三角上。路曉東再看時,石寧穿了一件黑色的連衣裙站在亮光處正對著他微笑,宛如站在舞臺上聚光燈圈中的舞者。 光亮讓路曉東看不清石寧的面目,但這個影子路曉東卻覺得似曾相識,只是想不起在哪里見過。石寧已經在那里說:“路主任,你來了!”路曉東說:“看來整個大樓只有你一個人上班啊?”石寧說:“我不是上班,我是在等你!”路曉東笑著說:“罪過罪過,讓這么漂亮的女生在周末還坐在辦公室等我,許多人要罵我了!”石寧接著路曉東的話說:“有沒有許多人罵你我不知道,但這大周末的你不在家待著,有一個人一定會罵你的!”說完那么盯著曉東看,路曉東知道石寧說的是文玉,就順著說:“不,那個人罵的是你!”說完兩個人都笑了,氣氛一下子就輕松起來。說笑間,兩人都走進了石寧的辦公室。 兩個人開始坐在石寧的辦公桌前給鴻發別院命名。石寧的纖纖十指在電腦鍵盤上噼啪作響。少頃,路曉東看到過的正在裝修的鴻發別院的三維立體圖就出現在了電腦屏幕上。三維圖做得非常逼真,也很細致,甚至連房間里墻壁上的裝飾畫和家具上的擺件都清晰可見。路曉東從口袋里掏出幾張紙,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字。兩人還是順著立體圖上的大門一路往里走,每到一處需要命名或題字的地方,路曉東就從那幾張寫滿字的紙上找出相應的名字讓石寧加上去。 大門處路曉東沒有再費周折,就題了“別苑”二字。但字沒有寫在門檐上,而是直接契刻在了那一面巨石上。往里走到了竹橋那兒,就在兩邊的廳柱上寫了一聯: 閑植煙柳繞堤翠 淡煮清酒隔岸香 看到對聯,石寧禁不住連聲喝彩:“太好了,我就要這個,這幾天我一直在尋思有什么合適的詩詞放在這里。找了很多,但都沒有滿意的,你這句是誰的詩?我好像沒讀過。”路曉東笑而不答。石寧忽然轉過臉說:“是你寫的,真的是你寫的呀?”路曉東說:“你不奇怪為什么沒讀過了吧?你是這句詩的**個讀者!”石寧聽了興奮地一把抓住曉東的胳膊說:“真沒想到,你會寫得這么好!”路曉東半真半假地恭維道:“是你的設計給了我靈感!”石寧的臉紅了一下,忽然意識到自己的手還在曉東的手臂上,忙站起來說:“忘了給你倒水,你喝水吧?”邊說邊走到飲水機前給路曉東倒了一杯礦泉水。說話間,電腦屏幕的畫面到了一樓的大廳里,周圍二十四個包間從東首**間開始,依次取名如下: 東側: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 南側: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西側: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北側: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石寧看了,半天沒有作聲。卻起身從旁邊的柜子里取出了一只茶壺,問路曉東喜歡喝什么茶。路曉東說不用麻煩了,石寧接著說:“我不喝茶的,不知道什么茶好,但我覺得你應該是喝茶的!”路曉東站起來走到石寧旁邊看著柜子說:“不喝茶的人竟然存了這么多好茶!”說著拿起一罐六安瓜片說就這個吧!泡了茶,兩人坐回電腦前。石寧說:“你怎么會想到用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來給包廂命名?”路曉東調侃道:“這樣不是*省力嘛!要是不好,你要罵就只能罵古人,罵不到我了!”石寧沒有搭話。路曉東繼續說:“我覺得這樣和你的設計風格才相配,你會不會覺得這樣太土了?”石寧說:“本來我還以為你也會取一些山呀、河呀、花呀、草呀做包廂名,現在你這么一叫,倒認為再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了,反而覺得那些山河花草的命名就俗了!”路曉東得到石寧的夸獎就越發受用起來,嘴上卻說:“你再這么夸我我會驕傲的,我只不過是借用了古人的成果!”石寧說:“這叫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路曉東聽了,扭頭看了看石寧,剛要說什么,卻沒有說!石寧已經點著鼠標,轉過假山,沿著石階上了二樓。二樓的十二個大包間分屬四側,曉東分別命名為: 東面三間:望月樓、玩月樓、邀月樓 南面三間:清心齋、怡心齋、放心齋 西面三間:放春山、藏春塢、留春澗 北面三間:翠竹搖影、紅袖添香、落梅映雪 石寧看了說:“我聽蔡老板說要留三間包廂專供齋菜,你南面這三間是為齋菜準備的吧?”沒等路曉東回答,繼續看西面三間。當念到“藏春塢”的時候,臉忽然紅了一下,就沒有再往下念。接著看到北面三間時說:“北面這三間是不是太雅了?”曉東說:“我覺得也是,我們改一下吧!”石寧想了一下說:“干脆就叫翠竹廳、紅袖廳、落梅廳,你覺得行不?”曉東說:“不錯不錯,改得很好!”石寧聽了紅著臉說:“真的可以嗎?”曉東說:“你說可以,我說可以,還能有誰說不可以?你是我的一字師了!”石寧說:“哈,那你怎么謝老師啊!”路曉東故作認真地說:“那我請石老師吃飯可以嗎?”石寧笑著說:“老師我可不敢做,吃飯我倒很樂意!”說著看了一下表說:“差不多做完了,我們看一下效果圖就可以走了!”整個大廳的效果圖打開,路曉東見石寧并沒有像其他餐廳的包廂一樣把名字掛在包廂門上,而是用了一塊古色古香的紅木牌將剛取好的名字冠在了每個包廂門的側面,整體布局極其雅致。石寧自然也很滿意,換著不同的角度看。兩人幾乎同時發現,大廳正面直通屋頂的兩根廊柱似乎缺了一副對聯。石寧就說:“這里要是再有一副對聯就更好了,你覺得呢?”路曉東說:“這倒是,但我沒有準備。”石寧說那就算了。曉東說等一下,拿起紙筆醞釀片刻,一副對聯就寫在了紙上。石寧接過去看了一下,沒有說話,直接輸在了電腦里,寫的是: 翠竹搖影 沸水映碧草 紅袖添香 冷酒暖芳心 兩個人從樓上下來,街上已是暮色沉沉。農貿市場除了幾家食攤酒肆亮起了燈,其余的攤位店鋪都已收攤打烊。 走到路口,路曉東說:“我們去吃什么?”石寧想了一下,卻說:“我聽你的!”曉東就說:“那我帶你去一個好地方!”說著招手叫了一輛出租車向市中心絕塵而去! 路曉東說的好地方是市中心愛國路一條街巷里的一間烤肉店。烤肉店的名字也很特別,叫“酋長”。這家店的裝修風格一如其店名極具特色。墻壁不論內外,皆用粗糙的黃泥一抹而就。窗欞臺幾也完全不加雕飾,壁燈一律隨形就勢地依附在墻壁的凹凸處,漫不經心處卻又獨具匠心。一些畫框大小不一,內里或嵌一塊板石,或鑲一方染布,或龜甲,或陶器,不一而足。其間偶有圖案,然而細看起來卻又似文非文,似物非物,似人非人,不明所以。 路曉東和石寧來的時候,已經有一半客人就座。大多是男女情侶,都在柔和的燈影里低聲細語,完全沒有其他飯店燈火輝煌人聲鼎沸的景象。兩人選了一個靠窗的座位坐下。這里是自助餐,按人頭收費,不用點菜。曉東去餐臺處只取了一些時蔬果品,服務生就將烤好的各類肉品送至臺前供人選用。烤肉并不一次上齊,而是一會兒一串雞翅,又一會兒一梭羊排,再一會兒一摞牛肉。都是成排大塊地端上來,客人看中哪一塊,就讓手持尖刀的服務生當場切下來,多少隨意。這樣,雖然曉東和石寧只有兩個人,卻吃了很長時間。在這種氣氛下,兩個人說話都很自然。沒話說的時候,曉東就夾一塊牛肉給石寧,石寧再夾一塊雞翅給曉東,一切自在隨意,不覺得過分親密,也不覺得生疏。一開始總是石寧在說,曉東在聽,石寧的思緒很活躍,講了去施工現場的事,講了辦公室的事,還講了上大學的事。曉東聽得很投入,間或插進去一兩句話,插進去的話恰到好處地迎合了石寧剛講過的,又漫不經心地帶出了石寧正要往下講的,起承轉合得自然而流暢。餐廳里音樂輕柔舒緩,燈光柔和彌漫,兩人都喝了酒,一種濃得化不開的情緒就在餐桌上彌漫著。石寧忽然問曉東:“你經常……嗯……來這里嗎?”曉東頓了一下,抬起頭看著石寧的眼睛說:“偶爾才來!”柔和的燈光下看不出石寧臉上的變化。石寧卻避開了曉東的眼光,低下頭喝了一口酒。兩個人一時無話,石寧撫弄著手上一串色彩斑斕的珠鏈。路曉東剛要說什么,手機卻響了,拿出來一看是從家里打來的。接了,文玉問在哪里?什么時候回家?曉東說和朋友在外面吃飯。接完電話,石寧笑著說:“是不是家里催你回去,我們走吧,再晚了有人可真的要罵我了!”曉東說:“好吧,那可不僅要罵你,也要罵我了!”說完兩人笑了一陣。曉東招呼服務生埋單,伸手取錢包的時候,手就碰到了那一串檀香木的珠鏈。曉東連同錢包一起掏出來放在了桌上。石寧看見了,伸手拿過去,在手里摩挲了一會兒,又湊在燈下看珠子上的紋飾。曉東說:“喜歡嗎?送給你的!”石寧說:“真的!”說著就把手上戴的那一串褪了下來。戴上珠鏈,石寧伸著五指放在燈下問曉東好不好看,曉東沒有馬上說好,把手伸過去了,握住了石寧的手看著手腕上的珠鏈說:“這好像是專門為你配做的!”石寧就欣喜不已,對著窗玻璃看自己的影子。曉東也順著她的眼光看過去,石寧的影子虛虛地印在玻璃上,玻璃外的燈光透過石寧的影子一明一滅地閃爍著。路曉東忽然想到了什么,剛要說話,埋單的服務生拿著找回的零錢放在了曉東面前。對面的石寧已站起身,兩人走出了燒烤店。 路曉東說要送石寧回家,石寧說:“很晚了,你送我到前面的路口就行了,我自己打車回去,你也早點回家吧!”路曉東沒有再堅持,陪著石寧往前走。 夜晚的街道華燈四起,正是仲春時節,有風在懶懶地吹,街上人車交匯,一派熱鬧景象。街道的拐角處,一個衣衫襤褸的老人正在垃圾桶里翻撿著什么,五六個小兒就跟在后面起哄,老頭兒被小兒吵得不耐煩,拎著一支棍子作勢要追打,小兒們便一哄而散。待老頭回身,小兒們就又圍上來作弄,如此反復。老頭無奈,遂舍垃圾桶而去,小兒們亦尾隨其后,口里卻念出一段歌謠: 星期六的晚上燈火輝煌 撿破爛的老頭排成了行 風一吹,紙一飛 撿破爛的老頭拼命地追 老頭聽見了,嘴里發出一個恨聲,再不理會,轉過一個街角不見了。小兒們失去了目標,也覺得無聊,其中的兩個在爭搶著什么東西,先是有了罵聲,接著就扭打在一起,滾在了垃圾桶旁邊的塵埃里。失去目標的歌謠就飄飄忽忽,在微風里拐了個彎消失了。 路曉東送石寧到了路口,看著石寧坐車走了,自己也打了一輛的士回家。到了家里,文玉奇怪曉東出去吃飯竟然沒喝多少酒。就問在哪里跟什么人吃飯,路曉東說還是老蔡飯店取名字的事,文玉對那些東西沒有興趣,就不再細問。遂洗洗睡了,一宿無話。 ……
中國當代作家長篇小說文庫玩笑 作者簡介
陳澤,作家,小說評點學者。著有長篇小說《玩笑》、散文集《玩月記事》。曾出版賈平凹系列長篇小說《高老莊》《白夜》《秦腔》評點本,中篇小說集《廢都》評點本,野莽長篇小說《紙廈》評點本。現定居深圳。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