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語言使用的智慧與奧妙--一名語言學工作者的閱讀手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70417
- 條形碼:9787520370417 ; 978-7-5203-704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語言使用的智慧與奧妙--一名語言學工作者的閱讀手記 內容簡介
本書系語文評論的結集, 所收文章主要評析報刊、網絡等媒體中的語言問題。無論是對精妙表達的專業性賞析, 還是對問題用法的實用性評改, 都做到了: 內容具體真實, 考察細致入微 ; 分析深入淺出, 說理透徹嚴謹 ; 行文自然流暢, 語言簡潔清楚。讀者可于輕松愉悅的閱讀中增長知識, 亦可從中見識和體會語言應用方面的智慧與奧妙。
語言使用的智慧與奧妙--一名語言學工作者的閱讀手記 目錄
“相向而行”的隱喻用法
淺說“洗稿”
話說“官煤勾結”
不能吃的“套餐”
“被”字的另類用法
——談“被自殺”
無標記詞語的標記化
——從“明規則”談起
褒詞貶用
——談“愛國賊”
“左右”不“為難”
“筆記本”語義的嬗變
從“裸體”到“裸官”
——談“裸”的引申義
“京滬穗”與“北上廣”
從“杯具”到“杯劇”
從“紙餡包子”到“紙包子”
一則廣告語的修改化腐朽為神奇
淺談親屬稱謂的不對稱現象
一道數學競賽題中的語文問題
“使動用法”的前世今生
下編
“好似”與“貌似”
“酒駕”與“醉駕”
“招聘”與“競聘”
“出發”與“進發”
“一無所有”與“一件沒有”
“建設性破壞”與“破壞性建設”
“致仕”不是“做官”
“改判死刑”不等于“死刑改判”
“被迫假就業”不宜說成“被就業”
語言使用的智慧與奧妙--一名語言學工作者的閱讀手記 節選
《語言使用的智慧與奧妙:一名語言學工作者的閱讀手記》: “套餐”是現代漢語詞匯大家庭里的一個新成員。這一點有辭書為證。該詞**次進入《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纂,商務印書館出版。以下簡稱《現漢》)是1996年。1996年的修訂版《現漢》對“套餐”的解釋是:“搭配好的成套供應的飯食。”舉的例子是“吃套餐”。可是后來人們發現,有許多“套餐”根本就不能吃。實際上,它們原本就不是供人食用的。大家*熟悉的是電信部門的“手機話費套餐”,其他如影樓的“婚紗攝影套餐”,養生館的“美容保健減肥套餐”等。既然這些都不是吃的,那為什么也叫“套餐”呢? 這就牽涉語言使用的問題。語言具有記錄和反映社會生活的功能,而社會生活又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在這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中,新事物層出不窮。如何記錄這些新生的事物,既有的詞語總是顯得捉襟見肘。解決這一困境,通常有兩種辦法:一是徑直創造一個相應的新詞;二是賦予舊詞以新義——正所謂“舊瓶灌新酒”。這兩種辦法雖然都能解決問題,但卻并不是隨意拿來就用的。究竟是創造新詞還是利用舊詞,這要看具體的情況。總的原則是要明確、經濟,便于人們的學習和理解,同時還要符合詞匯系統的內部規律。 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經營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花樣繁多的營銷方式取代了過去單一死板的經營模式,比如電信部門將若干服務項目配套組合,綁定在一起,然后以相對優惠的價格向消費者推介。由于這種配套組合的服務項目的費用比單個項目的累計費用明顯要低,消費者覺得物有所值,因而樂于接受。電信部門也因此而得以大幅度增加銷售額,并且獲得了長期的客戶群,實現了利益的*大化。對于用這種新型營銷方式銷售的產品或日“服務項目”,該如何稱謂呢? 原來人類有一種認知機制,這就是隱喻。人們不僅通過隱喻來理解抽象復雜的概念,而且也通過隱喻為一些舊詞注入新義。不管這種新型營銷方式是否由飯館里的“套餐”得到啟示,至少人們在飯館吃過“套餐”或聽說過“套餐”,這一點是肯定的。也就是說,對于飯館里的“套餐”,人們是有過一定經驗的,至少熟悉它。因此,拿電信部門若干服務項目的配套組合跟飯館里的“套餐”進行類比,人們發現,二者有不少相似之處。首先,都有使用價值;其次,都是配套組合;*后,都是消費品,都由商家外賣。二者有如此的相似之處,正好符合隱喻使用的條件,于是借用“套餐”來指稱采用類似營銷方式銷售的其他產品,就成了順理成章的選擇。這一選擇不僅可以解決商家關于這種產品的稱謂問題,還可以豐富“套餐”這一語表形式的語義內涵,并使它的詞義得到發展。此外,這種賦予舊詞以新義的方式也不會增加人們學習和使用語言的負擔,因為人們直接利用自己已有的經驗(比如對“套餐”的了解)就能理解它的語義。 目前,“套餐”新義的使用頻率已不低于它初始語義的使用頻率。我們相信,《現漢》以后的修訂版本會將它作為“套餐”的獨立義項加以注釋的,就像當年《現漢》將“套餐”作為一個條目收錄一樣。 ……
語言使用的智慧與奧妙--一名語言學工作者的閱讀手記 作者簡介
王燦龍,安徽池州人。1999年7月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句法語義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語言學系博士生導師。全國人大法工委立法語言文字規范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立法用語咨詢專家,北京市語言學會理事、副秘書長。主要從事漢語言文字學研究,研究方向為現代漢語語法。已發表研究性學術論文50多篇,一般語文評論文章50余篇。
- >
唐代進士錄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