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水-耕地-糧食關聯研究—以東北地區為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649966
- 條形碼:9787511649966 ; 978-7-5116-499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水-耕地-糧食關聯研究—以東北地區為例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1990-2017年時序數據和GIS空間分析方法, 剖析了東北地區水、耕地和糧食的基本態勢和時空演變特征 ; 利用LMDI、虛擬耕地、綜合灌溉定額等方法探討了糧食生產與耕地、水資源利用的關聯關系 ; 構建了水-耕地-糧食關聯模型 (WLF) , 測算了四種情境下的水、耕地和糧食三者關聯關系 ; 建立了水-耕地-糧食LSTM綜合預測模型, 預測了未來水、耕地和糧食三者關聯狀況 ; *后提出了相應調控策略。
水-耕地-糧食關聯研究—以東北地區為例 目錄
**章 緒論
一、研究背景
(一)水-耕地-糧食安全是全球可持續發展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
(二)我國水-耕地-糧食安全出現新的挑戰
(三)東北地區面臨新一輪糧食生產及種植結構調整的壓力較為突出
二、研究意義
(一)為水土資源匹配以及水土糧的關聯研究提供新的視角
(二)為管理決策部門提供“控”與“調”的決策參考
(三)有助于提高公眾對灌溉定額及灌溉需求的認識
(四)有助于LSTM模型在農業領域的運用
三、研究方案
(一)研究區域
(二)研究目標
(三)主要內容
四、研究方法
(一)多源信息復合
(二)多模型與多指標綜合
(三)多研究尺度整合
(四)總體研究與分類研究結合
五、技術路線
第二章 水-耕地-糧食研究進展
一、耕地利用及糧食生產研究進展
(一)耕地數量、質量和糧食生產的表征關系
(二)耕地數量保障范疇與目標爭議
(三)耕地利用變化研究的兩大類方向
(四)耕地的可持續生產能力
二、水資源利用及糧食生產研究進展
(一)水資源配置思想的轉變
(二)水資源投入與糧食生產的關系
(三)糧食生產的水資源承載力
(四)糧食作物虛擬水與水足跡
(五)灌溉需水量與作物需水量
(六)灌溉與雨養的產量差距
(七)灌溉定額與種植結構
三、水土資源匹配及糧食生產研究進展
(一)水土資源匹配的重要性
(二)水土資源匹配的生態學與地理學解釋
(三)水土資源匹配測算
(四)糧食結構調整的水土資源效應
四、總結評述
(一)糧食生產結構調整對不同時空尺度的耕地利用的影響研究有待加強
(二)糧食生產結構調整對水資源利用的影響有待加強
(三)水土資源匹配的測度存在較大差異
(四)水-耕地-糧食三者的關聯關系有待進一步探討
……
第三章 理論基礎與分析概述
第四章 水-耕地-糧食時序變化特征
第五章 水-耕地-糧食空間分布及演變特征
第六章 糧食-耕地(LF)關聯研究
第七章 糧食-水(WF)關聯研究
第八章 水-耕地-糧食(WLF)關聯研究
第九章 未來水-耕地-糧食(WLF)關聯與調控
第十章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水-耕地-糧食關聯研究—以東北地區為例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陳印軍,工作于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于以耕地資源為核心的農業資源利用、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等方面的研究與規劃咨詢工作,先后參加和主持國家和部級科研項目50余項;先后參加國家有關部委和省市規劃咨詢數百項;先后獲國家及省部級和院級科技進步獎8項;先后參加了近40部學術著作的撰寫工作,并出版專著8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40余篇。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