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抽象藝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918763
- 條形碼:9787568918763 ; 978-7-5689-187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抽象藝術 本書特色
20世紀,沒有什么藝術運動可以像抽象藝術這樣改變了我們的知覺和可見的世界。20世紀初,對哲學和精神性的思考,激發了藝術家們純粹非具象性的創作。一股新潮流開始出現,人們不再從自然主義的角度看待現實,而是開始探索事物表面之下的東西。縱觀全書,作者認為,雖然在西方國家存在著眾多風格各異的藝術背景,但是,人們普遍意識到,藝術作品的創作源于其自身的獨立存在,而不再受到原先模仿觀念的影響,即取自自然。現在一件藝術作品的創作是自主的。 在這本書里,作者以一種原創性的和令人興奮的方式追溯和分析了抽象藝術的起源、歷史及其標志性的運動和奠基性的理想。
抽象藝術 內容簡介
本書從抽象藝術的源頭講起, 書中講到“抽象”一次率先由康定斯基使用, 他作于1910年的一張水彩畫被某些權威學者認定為**件屬于完全意義上的抽象繪畫作品。書中還講到40年代中期在美國出現的抽象表現主義, 其糅合了超現實主義的自動手法的抽象藝術, 代表人物為J.波洛克。抽象表現主義之后在美國和歐洲出現的后繪畫性抽象, 實際上是幾何抽象在當代的發展。
抽象藝術 目錄
5 導 言??
7 抽象藝術的起源??
19 俄國先鋒派——東西方的交流
輻射主義??29
馬秋申和馬列維奇??31
純粹繪畫:至上主義??35
構成主義??38
47 風格派——繪畫表面的統一
55 包豪斯
67 紐約和抽象表現主義
97 歐洲和抽象表現主義
101 巴黎畫派和塔希派畫家
抽象藝術 節選
憑借抽象,藝術表現的邊界和可能性被探索到極致。豐富的視覺藝術語言猶如發散的萬花筒伴隨著極端的藝術形式對立而發展,但是,卻仍然沒有形成之前幾個世紀中出現的那種包羅萬象的風格。在 19 世紀末期,激烈的政治事件、經濟變革、社會變革、科技發展、科學新發現、戰爭和政治沖突以及快速推進的工業化,不僅導致當時的世界觀發生重大變化,而且也使得當時盛行的道德結構發生越來越明顯的改變。化學、物理和醫藥等自然科學領域中的新 發現,通過提供更高質量的生活,幾乎對每個人都產生了巨大影響。隨著汽車、收音機和電話的誕生,人們的視覺習慣也發生了改變,因為它們帶來了更快的速度,以及從飛機、熱氣球和高層建筑物上觀看物體的新方式。 科學研究及其發明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構想周圍世界的方式。1895年,威廉·康拉德·倫琴發現了倫琴射線,即 X射線。突然之間,人們可以看到人體的內部世界。1900 年,馬克斯·普朗克進一步發展了量子理論,否定了傳統物理學的基礎。同年,世界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詮釋所震撼,人們可以更加了解一個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動機。 不久之后,赫爾曼·閔可夫斯基用數學模型去描述時空,從而使他的學生——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發展出著名的相 對論。 大約從 1890 年開始,西方文化中的藝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些變化源于人們對純粹、不受限制的視野的渴望。從此,藝術表現與創作的目標不再是從視覺上改進一個物體,而是描繪“第二現實”。 20 世紀初,一股新潮流開始出現,人們不再從自然主義的角度看待現實,而是開始探索事物表面之下的東西。雖然西方國家存在著眾多風格各異的藝術背景。但是,到這個階段人們才普遍意識到,一件藝術作品是自主的,藝術作品的創作源于其自身的獨立存在,而不再受到原先模仿觀念的影響,即取自自然。 藝術家內心深處的使命不再是去展現什么或者去闡釋什么,如同前幾個世紀一樣,因為攝影技術已經到達了這一目標。 的事物。盡管各個國家都發展了獨立的藝術運動,但所有富有革新精神的藝術家都在共同尋找一種繪畫運動的新風 格,它包括自主性的顏色創作意識和一種獨立形體的抽象語言。1905 年,野獸派,即一群新的狂熱分子,在巴黎秋季藝術沙龍上展現了他們顛覆性的顏色大爆炸。 隨著德累斯頓藝術家群體,即橋社(Die Brücke)的建立,表現主義于 1905 年在德國出現。1907 年,巴黎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塞尚展。正是在這場展覽中,勃拉克(Braque)和畢加索(Picasso)與立體主義灰色陰影產生了接觸。立體主義拒絕文藝復興的視角,它將視覺世界碎片化,從根本上將繪畫世界和自然現象相互分開。立體主義者源自塞尚,在畢加索、勃拉克、萊熱(Léger)、格里斯(Gris)那里得到發展。他們致力于展現形式的幾何特性,將自然物體分解成形體要素,并且試圖以此創造出能夠完全通過其藝術特質就可以打動觀眾的新物體。對于立體主義者來說,這些作品是否完全保留了自然物體的特征并不重要。馬爾庫西(Marcoussis)、呂爾薩(Lurcat)、德勞內(Delaunay)和皮卡比阿(Picabia)都對立體主義有所貢獻。 1911年,立體主義者在巴黎秋季藝術沙龍舉辦**次展覽。同年在巴黎,德勞內發展出的俄耳甫斯主義(Orphism),攝影技術由兩個法國人路易·曼達·達蓋爾和約瑟夫·尼瑟福·尼埃普斯在 1822 年和 1838 年之間發明創造出來。作為一種記錄事件和描述場景的手段,它迅速與繪畫展開競爭。不過,它也成為幫助藝術家拓寬視野的一種方式。幾乎所有的現代藝術運動都從與活動物體的新視覺關系中獲得發展動力。這些物體突然呈現為一種運動的、碎片化的事物。盡管各個國家都發展了獨立的藝術運動,但所有富有革新精神的藝術家都在共同尋找一種繪畫運動的新風格,它包括自主性的顏色創作意識和一種獨立形體的抽象語言。1905 年,野獸派,即一群新的狂熱分子,在巴黎秋季藝術沙龍上展現了他們顛覆性的顏色大爆炸。 隨著德累斯頓藝術家群體,即橋社(Die Brücke)的建立,表現主義于 1905 年在德國出現。1907 年,巴黎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塞尚展。正是在這場展覽中,勃拉克(Braque)和畢加索(Picasso)與立體主義灰色陰影產生了接觸。立體主義拒絕文藝復興的視角,它將視覺世界碎片化,從根本上將繪畫世界和自然現象相互分開。立體主義者源自塞尚,在畢加索、勃拉克、萊熱(Léger)、格里斯(Gris)那里得到發展。他們致力于展現形式的幾何特性,將自然物體分解成形體要素,并且試圖以此創造出能夠完全通過其藝術特質就可以打動觀眾的新物體。對于立體主義者來說,這些作品是否完全保留了自然物體的特征并不重要。馬爾庫西(Marcoussis)、呂爾薩(Lurcat)、德勞內(Delaunay)和皮卡比阿(Picabia)都對立體主義有所貢獻。 1911年,立體主義者在巴黎秋季藝術沙龍舉辦**次展覽。同年在巴黎,德勞內發展出的俄耳甫斯主義(Orphism),致力于賦予顏色獨立性。在意大利,馬里內蒂(Marinetti)創立了未來主義(Futurism),這是一場為視覺世界注入動感能量的激烈運動。他的**個宣言在 1909 年 2 月的巴黎被發表。
抽象藝術 作者簡介
維多利亞??查爾斯是英國愛丁堡藝術學院藝術史專業的教授。她出版了許多作品,經常為專業期刊和雜志撰稿,如定期為當代國際藝術雜志《藝術信息》撰寫專題文章,她合作出版了一部《世界藝術史》。 毛秋月,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助理教授。浙江大學與賓夕法尼亞大學聯合培養博士,曾在浙大外語學院從事博士后工作。現階段研究方向集中于現代主義藝術理論。譯有《重構抽象表現主義》(浙江省第十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中國當代藝術的國際出場》等著作。翻譯學術資料百萬余字,在《美術研究》《光明日報》《當代美術家》等期刊發表論文和譯文30余篇;主持浙江省教育廳項目、杭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等項目,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西方當代藝術理論文獻翻譯與研究”。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