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近代中國海港檢疫機制的演變及疫情防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634978
- 條形碼:9787567634978 ; 978-7-5676-3497-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近代中國海港檢疫機制的演變及疫情防控 內容簡介
據筆者對當代衛生醫療史研究的了解,發現學界對近代中國海港檢疫機制的研究較少,即使有的著作或論文有所涉及,但是不夠深入。近代海港檢疫機制的研究涉及歷史學、醫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屬于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研究課題,可從區域史、全球史、新文化史等視角進行分析,特別強調綜合分析的方法。 《近代中國海港檢疫機制的演變及疫情防控》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對近代報刊文獻進行深入解讀,著重對近代海港檢疫的形成原因、演變過程以及相關法規的制定、實施效果、社會反應等方面進行考察和分析,揭示近代以來海港檢疫機制的發展變化對國家、社會、民眾所起的作用,探究近代海港檢疫機制轉型的深層原因、社會意義及其不足之處。 基于以上認知,以近代中國海港檢疫的發展為主軸,通過回溯中國傳統衛生觀念和醫學的概貌來理解衛生檢疫觀念的轉變,并探討海港檢疫機制的變化過程及其原因和影響。 按此思路,《近代中國海港檢疫機制的演變及疫情防控》分六個章節進行論述: 首章通過回溯中國傳統衛生觀念和醫學的概貌,考察近代海港檢疫機制產生的歷史淵源,以此說明近代以來海港檢疫機制的形成具有中國傳統的社會基礎與淵源。 第二章考察了晚清的疫情防控以及衛生檢疫制度的引建。 第三章主要探討北洋政府時期海港檢疫機構及機制的發展,并分析推動海港檢疫主權收回的相關因素。 第四章主要探討南京國民政府初期海港檢疫的調整。 第五章主要探討在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全國海港檢疫的建立與實踐。 第六章闡述近代中國海港檢疫機制演變的原因及影響。 結語部分說明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環境,決定了近代中國海港檢疫制度化的趨勢和特點,海港檢疫的制度化是近代國家建設的重要內容。
近代中國海港檢疫機制的演變及疫情防控 目錄
**章 中國疾病、衛生觀念的賡續與轉變
**節 傳統疾病觀念的演變
第二節 傳統衛生內涵的賡續及其近代演變
第二章 晚清政府引入西式海港檢疫
**節 近代中國海港檢疫的萌芽
第二節 疫情防控與西式檢疫的引入
第三節 晚清海港檢疫機制的分析及評價
第三章 北洋政府時期海港檢疫機制的調整
**節 北洋政府時期的疫情及其應對
第二節 北洋政府時期衛生檢疫機構的建設
第三節 北洋政府海港檢疫機制的頒行
第四章 南京國民政府初期海港檢疫機制的調整
**節 中央和地方衛生行政管理的調整
第二節 海港檢疫機制的調整
第五章 全國海港檢疫機制的建立
**節 全國海港檢疫機構的建立
第二節 疫病的流行與應對
第六章 近代中國海港檢疫機制演變的原因及影響
**節 推動近代中國海港檢疫機制演變的國內外因素
第二節 近代中國海港檢疫機制演變的影響
結語
近代中國海港檢疫機制的演變及疫情防控 作者簡介
黃良俊,1980年生,福建霞浦人,安徽師范大學中國史博士研究生,寧德師范學院教師,主要從事中國疾病史、醫療社會史等方面研究,發表《清末福建鐵路捐探論》《傳教士與晚清廈門女學的興起》《近40年中國疾病醫療史研究現狀述論》《國民政府戰時疫情防控——以陪都重慶為中心的考察》等多篇論文。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