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齋風云錄:對日關系.地區秩序及中國史論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015041
- 條形碼:9787552015041 ; 978-7-5520-150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書齋風云錄:對日關系.地區秩序及中國史論集 本書特色
“能閑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閑”。先生心無旁騖地專注學術研究,恰恰是家國情懷在鞏固他的學術定力。
——高洪教授 中華日本學會前常務副會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前代所長 全國政協委員
對于近代中國和近代日本的深刻了解,成了作者的顯著優勢。馬克思和恩格斯一貫強調歷史學的重要性,從根本上人類只能通過自身的歷史而學習經驗教訓。面對國際關系瞬息萬變的事件和問題,有扎實的歷史認識才不會眼花繚亂、心浮氣躁,而能厘清脈絡,把握趨向。
——俞新天教授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前院長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咨詢委員會主任 上海臺灣研究會會長
書齋風云錄:對日關系.地區秩序及中國史論集 內容簡介
本文集共分三部分:一、論文、二、時評、三、詩詞及散文。時評其實也是一種論文,不過時效性強,大多一事一議;論文涉及的則是較大的題材,需要在更廣闊的時空內,對所關注的問題進行論述。
本文集:
選論文三十七篇,為1985年至2015年間所撰。
選時評九十一篇,為2006年至2019年間所撰。
選散文五篇,為2001年、2008年、2016年間所撰。
選詩詞十一首,為2012年至2020年間所撰。
書齋風云錄:對日關系.地區秩序及中國史論集 目錄
序一
序二 文章千古事
自序
**部分 論文
沙俄與中日甲午戰爭
曾國藩洋務思想的形成、性質和作用
試論近代愛國主義思想的歷史發展
論左宗棠洋務思想的進步作用
論曾國藩的軍事思想
東北亞經濟關系特點及中國的對策
中日美三角關系調整與中日關系
日本國家戰略的調整
后冷戰時期日本亞太經濟戰略的變化
日本社會黨分裂的由來及影響
日元升值的原因、趨勢及對我國的影響
封建時代中日小農經濟的比較研究
當今日美安保關系的宏觀思考
戰后日本社會結構的變化
影響當代中日關系的主要因素
論韓日關系
論日本現狀及外交方針
日本與東北亞——地緣戰略上的考慮
試論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國際統一戰線政策的變化與發展
論戰后日本對臺政策的變化
試論冷戰后日本對朝鮮政策框架的基本特點
日本經濟的主要問題及其對策評論
中國的崛起與對日關系
伊拉克戰爭后東亞形勢的變化及我國內外方針的調整
戰后日本區域主義方針的形成與發展
從東南亞向亞太的擴展——試論冷戰時期日本的區域主義
日本的新區域主義及中國的外交選擇
東亞區域整合的宏觀形勢與東亞峰會
日本戰略選擇的結構性矛盾與中日關系
堅持從戰略全局觀察與處理中日關系
日本社會結構的變化與其內外政策
東亞多邊合作中的日本因素
多極化趨勢下的中日美三國關系
野田內閣激化釣魚島爭端的內外因分析
警惕安倍內閣的危險傾向
圍繞《波茨坦公告》展開的歷史斗爭
第二部分 時評
中日友好的源頭在民間
“融冰之旅”的關注與期待
解讀《中日聯合新聞公報》
“跛腳”安倍怎么走
活動安排體現三大特點
后WTO時代的東亞多邊合作
“戰略互惠”深入人心“暖春之旅”備受期待
不忘舊情,更建新誼
福田面臨抉擇
透視北京奧運與中日關系
競爭、規則與道德
福田辭職:無奈
麻生執政與中日關系
麻生首相所信演說與中日關系
中日韓如何救市?
三大挑戰下的日本對華外交
加強中日戰略互惠關系需要研究新形勢
田母神為什么不認錯
中日應加強合作共反海盜
值得期待的中日韓**次首腦會議
東亞多邊合作進步有利中日關系發展
日本今年會怎么“變”
加強中日文化交流促進兩國關系轉型
中日兩國應積極擴大共同利益
中日政界不妨互從哲學角度認識對方
擴大人的交流是聯系中日兩國的重要紐帶
日本判斷中日美大三角關系的實和誤
日本為何提議簽訂新《日美安保宣言》?
自民黨大勢已去
中日友好之根還是在民間
日本民主黨勝利與中國對日外交
認識未來中日關系發展中的不確定因素
推動東亞合作將成峰會亮點
鳩山演講透露日外交政策新意圖:順流而出架橋求信
“三邊關系”的興起與中日韓峰會
早稻田大學與中國文化的淵源與走向
日美關系進入轉型期
2009年中日關系的新氣象
亞元主張與中日長遠合作
中日關系十大新聞與民眾的“好感度”
日美同盟深化與對華關系走向
日本對華貿易的現狀與前景
中日春節風俗相聯兩國樂見睦鄰友好
豐田召回背后的日美競爭博弈
日美密約曝光與東亞政治互信
分散搬遷能否夾縫求生?
推進東亞共同體與中日構建信賴關系
中日關系令人關注的發展趨勢
上海世博會提升中日文化交流熱
鳩山的困境
菅直人內閣經濟政策與中日關系
日式民主正漸漸淪為民粹
從丹宇大使的“愛國親華”精神說起
日本對華經濟合作的新動向
日本的改革與對華外交走向
日本需克服戰略選擇的結構性矛盾
日本匯率政策與對美關系
從《源氏物語》談中日相鄰之道
人TPP?日本陷兩難
兩大熱點如何影響東亞
日本對華貸款終結背后
菅直人的窘境
日本為何選擇了TPP?
溝口雄三訪談:如何重新審視中國
整編風波與日美關系
明治維新何以仿德國不學英國
解析日美在釣魚島問題上新動向——訪學者王少普
美國戰略調整帶來中日美關系新變化——博弈:平衡、不平衡、再平衡
失衡的日本政壇
安倍首相請三思而后言
日本政要接連訪華和中日關系發展前景——訪學者王少普
美日關系不穩定性將增強
走近日本養老服務
安倍內閣須正視民意
安倍參拜,美國為何失望
日本推諉歸還核材料意欲何為——訪專家王少普
安倍推行右翼政策遭遇挫折
安倍政府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危險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8·15”談日本戰后發展道路
安倍內閣“換血”有四重用意
安倍解散眾院的中日關系因素析——訪專家王少普
日本自民黨勝選維持獨大局面評論稱或非吉兆
國家神道靖國參拜:日本走上歪道
安倍訪美考驗日美戰略磨合3.0
不調整國策,安倍重組內閣也無法擺脫困境
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之際,安倍應想清楚這三點
世界戰略態勢發生變化 日本尋求改善對華關系
安倍為何改口稱“印太戰略”為“構想”?
2019年,日本怎么“變”?
第三部分 詩詞、散文
《中秋》
《鎮江金山游》
《迎春曲》
《賀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
《迎元旦》
《白衣天使頌》
《觀壺口瀑布》
《莫斯科紅場游》
《陽澄湖游》
《葵園游》
《滴水湖游》
心路
母親的心愿
觀潮東瀛十五年
危機意識、學習能力、敬業精神
后記
展開全部
書齋風云錄:對日關系.地區秩序及中國史論集 作者簡介
王少普,1947年3月6日生,曾就讀于復旦大學歷史系、華東師范大學史學所,于后者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先后任職于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亞洲太平洋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及副所長);兼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并數次任早稻田大學社研所客座研究員;兼任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環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等職。長期從事中日近現代史、中日關系史,以及當代日本外交安全等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