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五代史演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31021
- 條形碼:9787513931021 ; 978-7-5139-3102-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五代史演義 本書特色
《五代史演義》全套11冊,讀史學經典,覽百世衰榮。。 中國史的入門級經典讀物,中國歷史演義的巔峰之作。! 權威底本+足本足回+特邀史學大咖楊天石(中央文史館資深館員、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力薦+豪華圓背精裝版 全套11冊,讀史學經典,覽百世衰榮。!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堪稱歷史演義之*。 被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 1.權威底本:本書以1935年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鉛印本為底本;2.足本足回+作家自評自注:完整保留作家自序、世系圖、注釋、夾批和后批,內容詳實。作者秉持“以正史為經,務求確鑿;以軼聞為緯,不尚虛誣”的原則,全面呈現中國歷史風云變幻;3.特邀史學大咖力薦:特邀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現為中央文史館資深館員、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且長期研究中國文化史、中國近代史、中華民國史的楊天石教授作總序推薦,另,此書備受毛澤東、二月河、顧頡剛、張頤武等推崇和喜愛;4.豪華圓背精裝版:封面選用意布紋進口特種紙+宇宙飄銀環襯紙,圓背硬殼精裝形式,很顯立體感和輪廓感,非常適合饋贈朋友或家庭藏書,輕奢歷史愛好者的首選;5.印刷考究,極具工匠精神:采用綠色、環保大豆油墨印刷,圖書散發陣陣書香味。全套圖書質感厚重、高雅,時尚精美。 一般歷史通俗演義,在過去也曾出版過不少,可是似乎很少能和蔡東藩先生這一部相提并論的。 ——史學大師顧頡剛我們的民族歷史要承,要緒,讀蔡先生的書可以導你入門,且是獨此一家,別無分店。 ——著名作家二月河如果我們需要理解中國歷史的豐富和復雜,蔡著確實是一部難得的線索清楚、故事完整、細節生動的作品。 ——北大教授、文化學者張頤武毛澤東為何喜愛蔡著?原因可能有很多,但蔡著成功實現了歷史真實和趣味性的統一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 ——著名學者楊天石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五代史演義 內容簡介
《五代史演義/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共有六十回,記敘了起于朱全忠建立后梁,終于趙匡胤代周建立宋朝。這個時代局勢紛亂,軍閥輕易稱帝。朱全忠建立了后梁政權,卻被另一個藩鎮軍閥李存勖擊敗,后者成立了后唐政權。兒皇帝石敬瑭依靠契丹建立后晉政權,而政權卻亡于契丹。后漢的劉知遠逐走契丹,卻也被坐大了的郭威取而代之。后周也同樣的下場,趙匡胤成為時代的終結者。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五代史演義 目錄
第二回 報親恩歡迎朱母 探妻病慘別張妃
第三回 登大寶朱梁篡位 明正義全昱進規
第四回 康懷貞筑壘圍潞州 李存勖督兵破夾寨
第五回 策淮南嚴可求除逆 戰薊北劉守光殺兄
第六回 劉知俊降岐挫汴將 周德威援趙破梁軍
第七回 殺諫臣燕王僭號 卻強敵晉將善謀
第八回 父子聚鹿慘遭剎刃 君臣討逆謀定鋤兇
第九回 失燕土偽帝作囚奴 平宣州徐氏專政柄
第十回 逾黃澤劉郡失計 襲晉陽王檀無功
第十一回 阿保機得勢號天皇 胡柳陂輕戰喪良將
第十二回 莽朱瑾手刃徐知訓 病徐溫計焚吳越軍
第十三回 嗣蜀主淫昏失德 唐監軍諫阻稱尊
第十四回 助趙將發兵圍鎮州 嗣唐統登壇即帝位
第十五回 王彥章喪師失律 梁末帝隕首覆宗
第十六回 滅梁朝因驕思逸 冊劉后以妾為妻
第十七回 房幃溺愛牝雞司晨 酒色亡家牽羊待命
第十八回 得后教椎擊郭招討 遘兵亂劫逼李令公
第十九回 郭從謙突門弒主 李嗣源據國登基
第二十回 立德光番后愛次子 殺任圜權相報私仇
第二十一回 王德妃更衣承寵 唐明宗焚香祝天
第二十二回 攻三鎮悍帥生謀 失兩川權臣碎首
第二十三回 殺董璋亂兵賣主 寵從榮驕子弄兵
第二十四回 斃秦王夫妻同受刃 號蜀帝父子迭稱雄
第二十五回 討鳳翔軍帥潰歸 入洛陽藩王篡位
第二十六回 衛州廨賊臣縊故主 長春宮逆子弒昏君
第二十七回 嘲公主醉語啟戎 援石郎番兵破敵
第二十八回 契丹主冊立晉高祖 述律后笑罵趙大王
第二十九回 一炬成灰到頭孽報 三帥叛命依次削平
第三十回 楊光遠貪利噬人 王延羲乘亂竊國
第三十一回 討叛鎮行宮遣將 納叔母嗣主亂倫
第三十二回 悍弟殺兄僭承漢祚 逆臣弒主大亂閩都
第三十三回 得主援高行周脫圍 迫父降楊光遠伏法
第三十四回 戰陽城遼兵敗潰 失建州閩主覆亡
第三十五回 拒唐師李達守危城 中遼計杜威設孤寨
第三十六回 張彥澤倒戈入汴 石重貴舉國降遼
第三十七回 遷漠北出帝泣窮途 鎮河東藩王登大位
第三十八回 聞亂驚心遼主遄返 乘喪奪位燕王受拘
第三十九回 故妃被逼與子同亡 御史敢言奉母出戍
第四十回 徙建州晉太后絕命 幸鄴都漢高祖親征
第四十一回 奉密諭王景崇入關 捏遺詔杜重威肆市
第四十二回 智郭威抵掌談兵 勇劉詞從容破敵
第四十三回 覆叛巢智全符氏女 投火窟悔拒漢家軍
第四十四回 弟兄構釁湖上操戈 將相積嫌席間用武
第四十五回 伏甲士駢誅權宦 潰御營竄死孱君
第四十六回 清君側入都大掠 遭兵變擁駕爭歸
第四十七回 廢劉宗嗣主被幽 易漢祚新皇傳詔
第四十八回 陷長沙馬希萼稱王 攻晉州劉承鈞折將
第四十九回 降南唐馬氏亡國 征東魯周主督師
第五十回 逐邊鎬攻入潭州府 拘劉言計奪武平軍
第五十一回 滋德殿病終留遺囑 高平縣敵愾奏奇勛
第五十二回 喪猛將英主班師 筑堅城良臣破虜
第五十三回 寵徐娘賦詩驚變 俘蜀帥得地報功
第五十四回 李重進涉水掃千軍 趙匡胤斬關擒二將
第五十五回 唐孫晟奉使效忠 李景達喪師奔命
第五十六回 督租課嚴夫人歸里 盡臣節唐司空就刑
第五十七回 破山寨君臣耀武 失州城夫婦盡忠
第五十八回 楚北鏖兵闔城殉節 淮南納土奉表投誠
第五十九回 懲奸黨唐主施刑 正樂懸周臣明律
第六十回 得遼關因病返蹕 殉周將禪位終篇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五代史演義 節選
《五代史演義/中國歷代通俗演義》: **回 睹赤蛇老母覺異征 得艷鳳梟雄償夙愿 治久必亂,合久必分,這是我中國古人的陳言。其實是太平日久,朝野上下,不知祖宗創業的艱難,守成的辛苦,一味兒驕奢淫佚,縱欲敗度,所有先人遺澤,逐漸耗盡。造化小兒,又故意弄人,今年大水,明年大旱,害得饑饉薦臻,盜賊蜂起,平民無可如何。與其餓死凍死,不如跟了強盜,同去擄掠一番,倒反得食粱肉,衣文錦,或且做個偽官,發點大財,好奪幾個嬌妻美妾,享那后半世的榮華。于是亂勢日熾,分據一方,就中有三五梟雄,趁著國家擾亂的時候,號召徒黨,張著一幟,不是僭號稱帝,就是擁土稱王?!天下有許多帝,許多王,這豈還能平靖么!絕大道理,絕大議論! ⌒∽訒缬[古史,查考遺事,似這種亂世分裂的情狀,實是不止一兩次,東周時有列國,后漢時有三國,東晉后有南北朝。晚唐后有五代,統是東反西亂,四分五裂,南北朝五代,更鬧得一塌糊涂,小子方編完《唐史演義》,凡殘唐時候的亂象,及四方分割的情形,還未曾交代明白,因此不得不將五代史事,繼續演述。五代先后歷五十三年,換了八姓十三個皇帝,改了五次國號,叫作梁、唐、晉、漢、周。史家因梁、唐、晉、漢、周五字,前代早已稱過,恐前后混亂不明,所以各加一個后字,稱為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還有角逐中原,稱王稱帝,與梁、唐、晉、漢、周五朝,或合或離,不相統屬的國度,共計十數,著名史乘,稱作十國,就是吳、楚、閩、南唐、前蜀、后蜀、南漢、北漢及吳越、荊南。提綱挈領! 】垂伲÷犝f這五代十國的時勢,簡直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篡弒相尋,?報無已,就使有一二君主,如后唐明宗,后周世宗兩人,當時號為賢明英武,但也不過彼善于此,未足致治。故每代傳襲,*多不過十余年,*少只有三四年,各國亦大都如此。古人說得好,木朽蟲生,墻空蟻入,似此蕩蕩中原,沒有混一的主子,那時外夷從旁窺伺,樂得乘隙而入,喧賓奪主,海內腥膻,土地被削,子女被擄,社稷被滅,君臣被囚。中國正紛紛擾擾,無法可治,再加那鮮卑遺種,朔漠健兒,進來蹂躪一場,看官!你想中國此時,苦不苦呢?危不危呢?言之慨然! ≌沾丝磥,欲要內訌不致蔓延,除非是國家統一,欲要外人不來問鼎,亦除非是國家統一!暮鼓晨鐘。若彼爭此奪,上替下凌,禮教衰微,人倫滅絕,無論什么朝局,什么政體,總是支撐不住,眼見得神州板蕩,四夷交侵,好好一個大中國,變做了盜賊世界,夷虜奴隸,豈不是可悲可痛么!傷心人別具懷抱。列位不信,五代史就是殷鑒!待小子從頭至尾,演述出來! ∏艺f五代史上**朝,就是后梁,后梁**世皇帝,就是大盜朱阿三。原名是一溫字,唐廷賜名全忠,及做了皇帝,又改名為晃。他的皇帝位置,是從唐朝篡奪了來,小子前編《唐史演義》,已將他篡奪的情狀,約略敘明,只是他出身履歷,未曾詳述,現下續演五代史,他坐了**把龍椅,哪得不特別表明。他是宋州碭山午溝里人,父名誠,恰是個經學老先生,在本鄉設帳課徒。娶妻王氏,生有三子,長子名全昱,次名存,又次名溫。溫排行第三,小名便叫作朱阿三。相傳朱溫生時,所居屋上,有紅光上騰霄漢,里人相顧驚駭,同聲呼號道:“朱家火起了!”當下彼汲水,此挑桶都奔到朱家救火。那知廬舍儼然,并沒有甚么煙焰,只有呱呱的嬰孩聲,喧達戶外。大家越加驚異,詢問朱家近鄰。但說朱家新生一個孩兒,此外毫無怪異,大家喧嚷道:“我等明明見有紅光,為何到了此地,反無光焰。莫非此兒生后,將來大要發跡,所以有此異征哩!”說本《舊五代史?梁太祖本紀》。盜賊得為帝王,也應該有此怪象! ∫皇罈n雄,降生僻地,鬧得人家驚擾,已見得氣象不凡。三五歲時候,恰也沒甚奇慧,但只喜歡弄棒使棍,慣與鄰兒吵鬧。次兄存與溫相似,也是個淘氣人物,父母屢次訓責,終不肯改。只有長兄全昱,生性忠厚,待人有禮,頗有乃父家風。朱誠嘗語族里道:“我生平熟讀五經,賴此糊口。所生三兒,惟全昱尚有些相似,存與溫統是不肖,不知我家將如何結局哩!” ……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五代史演義 作者簡介
蔡東藩(1877-1945),名郕,字椿壽,號東藩,浙江蕭山人,演義小說家、歷史學家。1916年開始,歷時10年,蔡東藩將秦朝到民國2000余年歷史盡書于筆下,成書11部,21冊,1000余回,合稱“中國歷代通俗演義”。該書“以正史為經,以逸聞為緯”,“語皆有本”,較之《三國演義》,更忠實于歷史;較之“二十四史”,更通俗易懂;較之《國史大綱》,自評自注更加生動有趣。此書一經出版,即受到顧頡剛、二月河等眾多名人的推崇,風靡全球,重印幾十版,累計銷量逾千萬冊,實為通俗史著之經典巨著。蔡東藩因此而被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
- >
經典常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