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電影與人文書系影像化的思想:電影中的哲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724442
- 條形碼:9787565724442 ; 978-7-5657-244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電影與人文書系影像化的思想:電影中的哲學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旨在打通哲學思考與電影欣賞的著作,以引人入勝的哲學問題為導引,根據作者自己的治學心得,對電影與哲學的關系進行了系統闡述。主要內容分為三個部分:,電影中的哲學意蘊,分門別類地對眾多電影中的哲學意蘊進行梳理和詮釋;第二,哲學家與電影,介紹哲學家在電影編導方面的參與情況;第三,電影大師的哲學探索以及基本的電影哲學理論。閱讀此書,不僅可以提升電影的鑒賞能力,同時也能提升哲學修養和思維水平。希望讀者跟本書一起,踏上思想與藝術的奇妙之旅吧!
電影與人文書系影像化的思想:電影中的哲學 目錄
**章 世界與存在
**節 萬物如謎
第二節 無限宇宙
第三節 虛幻世界
第四節 賽博空間
第二章 真理與謬誤
**節 懷疑與認知
第二節 夢境與現實
第三節 人性與真相
第三章 善與惡
**節 善惡起源
第二節 自由意志
第三節 道德天平
第四節 倫理困境
第四章 正義與公正
**節 權力與抗爭
第二節 自由與平等
第三節 政治與人性
第四節 烏托邦之夢
第五章 宗教與信仰
**節 超越塵俗
第二節 大道自然
第三節 無常性空
第四節 世上天國
第六章 科學與魔鬼
**節 科學怪談
第二節 蒸汽朋克
第三節 潘多拉盒
第七章 思想與腦洞
**節 悖論的迷宮
第二節 推理與懸疑
第三節 思維與論辯
第八章 時間與空間
**節 時空謎團
第二節 穿越之旅
第三節 封閉空間
第九章 心靈與意識
**節 靈魂探秘
第二節 解密自我
第三節 人工智能
……
第二編 哲學家與電影
第三編 電影大師與電影哲學
參考文獻
電影與人文書系影像化的思想:電影中的哲學 節選
《影像化的思想:電影中的哲學》: 影片分為四章,**章是“人類的黎明”,這是從猿到人的進化階段,猿人在神秘黑石的啟示下學會了使用工具,在爭奪水坑的斗爭中一個猿人用木棍殺死了另一個猿人。對工具的使用標志著從猿到人的轉化,文明伴隨著私有的欲望而產生。工具從這個猿人手中拋出,瞬間變成了宇宙飛船。人類文明從萌芽狀態瞬間進化到了21世紀的科技時代,白駒過隙已經不足以形容時光的飛逝,人類文明的漫長發展在宇宙中只是滄海一粟。 第二章和第三章是表現人類文明的頂峰,即人類乘坐宇宙飛船向木星進行探索。而宇宙飛船的掌管者是一臺叫作哈爾(HAL9000)的超級電腦,這臺電腦擁有人類的理智和情感,它是唯一掌握這次行動意圖的成員,但是它的一些行動引起宇航員的懷疑,因此宇航員準備關掉或者“殺死”哈爾,而擁有情感的哈爾則作出反抗,它有預謀地殺死了幾位宇航員,而*后一位宇航員經過努力*終關掉了哈爾的電源。這是人與機器的抗爭,機器*終發展到人工智能的階段,擁有人的理性和情感,從而具有獨立的意志,不再完全服從人的命令。這臺*先進的電腦的毀滅,標志著人類*終能夠在人與機器的斗爭中獲得勝利。 而*后一章是“木星以及無限蒼穹”,這名宇航員終于到達了木星,此行的任務就是去探究木星上存在的生命征兆,這來自一塊神秘的黑石。宇宙飛船與黑石擦肩而過,但是進入了一個時空隧道,*后通到了一個神秘之域。在那里,年輕的宇航員看到了中年的他,而中年的他看到了年老的他,年老的他看到了垂死的他,這暗示著時間的單向度前進。在他即將死亡的時候,黑石又出現了,在此神秘力量的控制下,這個人變成了一個蜷縮在光環中的嬰孩,一個不同于人類的新的生命類型誕生了,就像當初猿人進化為人類一樣。至于這個生命體是什么東西,我們不得而知,影片就此結束。 庫布里克在短短兩個多小時內描繪了從猿人進化到人,再從人進化到新生命體的歷程,其大部分都在描繪人類這個階段所具有的特性。人類文明是在使用工具中開始的,伴隨著私有欲、占有欲和一些自我無法克制的情感,這些也許就是人性的缺陷。人類科技發展到了頂峰,即能夠制造智能化的電腦,但是智能化的結果并不是美好的,人與機器的斗爭不可避免。人類*終進化為一個新的物種,但是這種生命體是什么,這遠遠超出了我們知識的界限,甚至是想象力也無法伸展到的領域。這種進化背后的力量和主宰是什么,我們也不得而知。黑石就是這種神秘力量的實體化,它屬于宗教的領域,是一種超越科學認知和哲學思辨之上的宗教情懷。 第二類太空片是與外星智能生命有關的。浩瀚的宇宙中,為什么不能有和我們一樣有著智能的生命存在呢?我們是不是這個無限宇宙中唯一的智能生命體?一方面我們渴望找到宇宙中的小伙伴,而另一方面我們又害怕黑暗森林中的“叢林法則”,即外星人會不會對我們有威脅?這真是一種矛盾的情感。不管是出于哪種情感,人們都對外星生命津津樂道,這涉及我們對于自身的認知,我們是否是宇宙中唯一的生靈?如果是的話,那么我們無疑是這個宇宙的“中心”,這是一種新的反哥白尼式的人類中心論。 但是,除開一些偽造的證據,科學家目前還沒有發現外星人的蹤跡。物理學家費米提出了“費米悖論”,又被稱作“大寂靜”,即“考慮到宇宙巨大的空間和極其古老的歷史,宇宙中應當存在許多具有高度發達文明的智慧生命,但我們卻沒有找到任何相關的證據,這兩者之間似乎存在一種矛盾”。拿銀河系來說,它的直徑大約10萬光年。即使銀河系內部的地外文明發射的飛船(或者探測器)以光速的千分之一航行,也只需1億年左右時間就可橫穿銀河系了。如果以電磁波的方式來向外太空發射信號,那么速度就更快了。因此假設真存在擁有高科技的外星人的話,按道理他們的訊息早該遍布銀河系了。 ……
電影與人文書系影像化的思想:電影中的哲學 作者簡介
徐陶,1979年出生,男,漢族,四川樂山人,中共黨員。兩南大學戲劇影視文學學士,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碩士、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博士,現任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哲學系副系主任、碩士生導師。已經出版專著5部,譯著8部。 何溪,1982年出生,女,漢族,湖南株洲人,中共黨員。華東師范大學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學士,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學碩士,現任教于湖南大眾傳媒學院。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