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傳統節日的儀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653852
- 條形碼:9787516653852 ; 978-7-5166-5385-2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傳統節日的儀式 本書特色
本書倡導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態度:幸福生活需要儀式感。有儀式感的人會把將就的日子過成講究的生活,讓每一個普通的日子都變得有趣和值得紀念。全書從多個維度為讀者提供以“儀式感”為核心的自我激勵方式,無論是孑然一身,還是組成家庭,請用一個小小的儀式給自己一個充滿希翼的開始。
中國傳統節日的儀式 內容簡介
本書詳細地介紹了傳統節日的風俗,包括傳統風俗和少數民族風俗,使讀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傳統節日蘊含的人文內涵,觸摸中華文化的脈搏。每一章選編了數首吟誦節日的古詩詞,帶領讀者探尋詩人筆下的節日風俗。此外,本書*后一章介紹了二十四節氣的民風民俗,讓讀者充分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
中國傳統節日的儀式 目錄
**章 春節:辭舊迎新中華年 / 1
一、傳統風俗 / 3
二、少數民族風俗 / 10
三、詩詞中的“春節” / 15
第二章 元宵節:花燈處處鬧社火 / 23
一、傳統風俗 / 25
二、少數民族風俗 / 30
三、詩詞中的“元宵節” / 35
第三章 清明節:掃墓祭先伴宴游 / 41
一、傳統風俗 / 43
二、不同地區的習俗 / 51
三、詩詞中的“清明節” / 56
第四章 端午節:曲終人散空愁暮 / 63
一、傳統風俗 / 65
2
二、少數民族風俗 / 73
三、詩詞中的“端午節” / 78
第五章 七夕節:金風玉露七夕情 / 85
一、傳統風俗 / 87
二、少數民族風俗 / 94
三、詩詞中的“七夕節” / 101
第六章 中秋節:人月兩團圓 / 109
一、傳統風俗 / 111
二、少數民族風俗 / 119
三、詩詞中的“中秋節” / 126
第七章 重陽節:登高賞菊插茱萸 / 133
一、傳統風俗 / 135
二、詩詞中的“重陽節” / 144
第八章 臘八節:臘八家家煮粥多 / 151
一、傳統風俗 / 153
二、不同地區的風俗 / 159
三、詩詞中的“臘八節” / 165
第九章 小年:糖瓜祭灶過小年 / 173
一、傳統風俗 / 175
二、不同地區的風俗 / 1803
目 錄
三、詩詞中的“小年” / 186
第十章 二十四節氣:中國獨創的日歷法 / 191
一、春:一年之計在于春 / 193
二、夏:但惜夏日長 / 203
三、秋:滿地金黃豐收季 / 212
四、冬:銀裝素裹萬物眠 / 222
中國傳統節日的儀式 節選
除夕的鐘聲響起,數名穿著民族服飾的侗族男女歡快地圍著圈跳舞、唱歌,孩子們趴在長輩的懷里聽爆竹聲,手里還抓著沒吃完的腌肉,村寨里洋溢著歡樂的氣氛。這就是侗族的新年。 如果你有個侗族的朋友,那么年關將近之時,他或許會興高采烈地對你說:“我要回家過侗年了!”侗年是侗族的春節,時間上和漢族的春節無二,但民俗民風很有特點。 侗年的精彩,隱藏在一句諺語中 春節儀式感是什么?侗族人或許很少思考這個問題,但他們大多聽過這句諺語:“二十七掃房角,二十八扯豬腳,二十九揉粑坨,三十晚上全家樂。” 臘月二十七這天,侗族人開始清理村寨和吊腳樓,只見他們滿頭大汗, 臉上、身上都是灰塵,但眼里閃著光,因為他們相信:霉氣、晦氣都被掃出去了。 臘月二十八和二十九,則是孩子們興奮、大人忙碌的日子。孩子們在吊11 **章 春節:辭舊迎新中華年 腳樓之間跑來跑去,村寨里彌漫著誘人的香氣,惹得他們肚子直打鼓。大人們一邊制作豬腳、糍粑等美食,一邊思考何時將宗親長輩請到家中,一起吃團圓飯。 鼓樓守歲,獨屬于侗族人的儀式感 臘月三十日,是充滿歡樂和祝福的日子。還沒有到中午,吊腳樓中就飄起香味,糍粑、酸魚、腌肉、米酒等美食被擺上桌,惹得饞嘴的人不住地咽口水。然而,現在還不到吃年夜飯的時候,而應該先祭祀祖先和神仙。瞧,在土地祠、橋頭等處燃起的香紙,不知道寄托了人們多少期冀。 吃過年夜飯,樂聲和歌聲適時響起,這些充滿民族風情的音樂是從一個個年輕的侗族男女的口中、心里飄出來的,為新年的慶祝活動增添了一份獨特的韻味。伴著歌聲,人們坐在鼓樓的火堆旁,一邊聊天一邊吃糖豆子。等新年來到,再重重地敲響鼓樓上的“法鼓”,侗族的新年才算真正來到。 打侗年,聆聽民族的和聲 打侗年類似大型文藝晚會,一般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村寨共同舉辦。當侗族人造訪其他侗族村寨時,該村寨中擅長歌舞的婦女們會用唱歌的方式提出問題,客人也要用悠揚的歌聲回答。歌聲落下,兩個村寨的心也緊緊地貼在了一起。 接下來,人們圍成一個巨大的圓圈,一邊唱歌一邊跳舞,讓臉上的笑容成為溝通的密碼。在這個環節中,一直在旁邊觀賞的游客終于能夠參與進來。他們或跟著侗族人的節奏跳起舞,或低聲吟唱侗族的歌曲。在歡樂的氣氛中, 對新年的希望悄悄地埋藏在人們的心田。
中國傳統節日的儀式 作者簡介
王昕朋,安徽肖縣人,祖籍江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市作家協會會員,文學創作一級、出版系列編審。曾出版過長篇小說《紅月亮》《漂二代》《天下蒼生》《花開歲月》《非常囚徒》《天理難容》《團支部書記》,以及中短篇小說集、散文集多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