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千年屹立的奧秘:手繪建筑結構之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262953
- 條形碼:9787501262953 ; 978-7-5012-6295-3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千年屹立的奧秘:手繪建筑結構之旅 本書特色
★本書屬于較為少見的建筑科普圖書,致力于結合世界著名經典建筑案例,圓滿解決你一個深度建筑知識:建筑結構是怎么回事,力學原理是怎么體現在建筑結構之中的。 ★作者既是建筑教授,又是設計師,知識權威準確; ★邊游覽,邊答問。循序漸進,深入淺出。從簡單的建筑語法開始,直到能欣賞復雜建筑——一部復雜的文學作品。 ★讀完此書,初學建筑的人可以很快了解建筑結構的全貌,資深的建筑人士也能深有感悟,建筑愛好者和學生則能更好地鑒賞建筑,并獲得一個個力學應用的生動案例。 ★12個建筑結構單元,60座世界經典建筑之導覽,200余幅名家手繪插圖。圖文并茂,印制精美。
千年屹立的奧秘:手繪建筑結構之旅 內容簡介
為什么小凳子有三條腿?為什么卓別林的拐杖不會折斷?為什么在公交車上分開雙腿站立會更穩?為什么自行車的車輪不會因載重而變形?這些問題看似簡單,但它們背后隱藏的深刻內涵卻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那些令人驚嘆的偉大建筑為什么屹立不倒。12個建筑結構單元、60座世界經典建筑之導覽、200余幅名家手繪插圖,教您如何欣賞建筑結構之美,體驗其中的神奇奧妙。??? 全書以一位初學建筑的學生在老師帶領下周游世界、觀賞建筑時的生動對話來展開,配以童趣十足的手繪插圖及簡明的注釋,引領您認識力的平衡、力的傳遞
千年屹立的奧秘:手繪建筑結構之旅 目錄
目錄
邀請函
第01 章 初識結構
第02 章 關于平衡的問題
第03 章 來搭一座橋
第04 章 神奇的折板
第05 章 力的傳遞路徑
第06 章 拱、拱頂和穹頂的世界
第07 章 桁架,彼此相連
第08 章 建筑物的抗側力斜撐
第09 章 從吊床到金門大橋
第10 章 索桁架,不可承受之輕
第11 章 從張弦梁到預應力混凝土
第12 章 從纜索屋頂到建筑纖維屋頂
從現在開始……
千年屹立的奧秘:手繪建筑結構之旅 節選
章節摘選 01關于平衡的問題 風的力量很巨大嗎? 是的,非常巨大。風力的大小主要取決于風的強度和速度……例如,施加在一棟6米寬、8 米高的房屋立面上的風力有近3 噸;施加在3 米高、4 米寬的商店櫥窗上的風力相當于一輛小轎車的重量。 那埃菲爾鐵塔承受的風力有多大呢? 500 ~ 1000 噸。 的確很驚人!我猜想除了埃菲爾鐵塔之外,一定還有其他很多令人驚嘆的建筑吧? 當然了,的確還有許多令人驚嘆的建筑。特別是在歷次世界博覽會期間,很多國家和企業會利用這個機會展示其高 超的建筑技術。 以下是兩個與1958 年布魯塞爾世博會相關的例子,它們可以讓我們深入了解平衡的概念。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 之后,一個充滿樂觀主義的時代。在那個“黃金60 年代”的伊始,似乎一切皆有可能! **個例子是土木工程館。但很不幸,為了騰出它所占用的土地,這個展現極佳平衡的建筑已于1970 年被炸毀。 第二個例子是原子塔,它很幸運地保留下來,目前依然是比利時首都的標志性建筑。 有人說原子塔有三個球體是多余的。 事實并非如此,它的每一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由每個點延伸而來的立方體,使原子塔可以以懸空的形式呈現在世人面前。由于原子塔本身的結構是對稱的,所以它本身的重量不是問題,問題是參觀者進入球體時產生的作用力和風力會造成的水平力不對稱。盡管有三根底部腳柱,但為了確保平衡和限制結構自身產生的力,必須空出位于頂端球體下方的三個球(H),這三個球體與其他球體是不相互連通的,所以我們無法進入這三個球體【圖2-7】。 11從張弦梁到預應力混凝土 我*喜歡聽故事了!但不要說得太快,這樣才能招徠更多的聽眾!首先,這種新的梁,“張弦梁”是什么? 張弦梁的原理是這樣的。對一根梁施加從上向下的外力,同時我們給它加上一個垂直構件(撐桿),再拿一條纜索穿過撐桿的頂端,并在梁兩端系好。纜索的拉力使撐桿受壓,撐桿自下向上對梁施力,讓梁不會彎曲【圖11-1】。為了更容易理解,我們來玩點兒特技!這姿勢不太舒服,但是很有效!當你用胳膊拉緊纜索時,你的雙腿會將梁向上推(從下向上)【圖11-2】。 我的雙腳對梁施加的推力抵消了梁的荷載。 沒錯。這種梁讓我們能實現一些很有趣又非常有創意的結構,例如美國弗吉尼亞州林奇堡附近的一座橋,我們之前曾提到過它。我們很容易就能明白這個結構的工作原理。 我們不妨這樣思考:首先想象一下,在橋面中間有七根用來支撐的柱子【圖11-3】,讓我們逐漸去掉這些柱子。首先去掉C 柱,并用相鄰柱子上的纜索承受它們的荷載【圖11-4】。 然后,對B 柱進行同樣的處理【圖11-5】……*后的A 柱也進行同樣的處理【圖11-6】。看,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橋。這種類型的結構被稱為“芬克式桁架”,它是以發明者的名字命名的。事實上,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座橋并未使用桁架,而是張弦梁的巧妙組合。 真是令人驚奇! 毫無疑問!但張弦梁和纜索之間更杰出的結合范例是英國的雷諾汽車配貨中心。 那預應力混凝土又是怎么回事呢? 這是一個超棒的發明。 就像我們之前看到的,一根梁在受到外力(從上到下)作用時,會在底部產生拉力【圖11-7】。如果是混凝土梁,因為混凝土不能承受拉力,首先考慮的解決方法就是加入鋼筋。至于預應力混凝土,則是以兩種方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減輕梁的重量; ●增加梁的抗拉能力。 這些方法都需要結合纜索。 讓我們更仔細觀察。 觀察一根沒有拉緊的纜索,也就是“靜止的纜索”【圖11-8】。如果拉緊纜索,它就會處于水平狀態【圖11-9】。 有意思!但這對我理解這個概念還是沒什么幫助。
千年屹立的奧秘:手繪建筑結構之旅 作者簡介
米歇爾·普羅沃斯特,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建筑學院結構原理教授,精于建筑領域教學研究和設計工作,曾主持過多項建筑項目,出版了多部探討結構與建筑關系的著作。 菲利普·德肯米特,比利時著名插畫家和童書作家,作品發表于比利時、法國和美國的多家雜志,喜歡嘗試用各種不同的作畫工具來進行藝術創作。他的作品已經被翻譯成+余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