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聆聽家訓(勉學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4017265
- 條形碼:9787554017265 ; 978-7-5540-172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聆聽家訓(勉學篇) 內容簡介
本書選取歷代家訓中勸學、勤學、持恒、惜時、治學等與勉學相關的、適合小學生誦讀的家訓60則, 圍繞每則家訓, 設置有簡要“注釋”和白話“譯文”, 以增進學生的理解 ; 并配有與家訓主旨相關的“故事會”和“小叮嚀”。其中, “故事會”遴選古今具有教育意義、能緊扣家訓主題的小故事, 且配有相關的圖片, 以期更吸引學生閱讀。
聆聽家訓(勉學篇) 目錄
2.讀書增長智慧
3.實踐出真知
4.從實踐中學習
5.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6.學習要多思考
7.讀書要養成好習慣
8.字要寫端正漂亮
9.大事小事,處置合宜
10.讀書之美
11.“題高”一半文
12.學習貴在能速改過
13.主動學習之妙用
14.不一樣的學問
15.文之三長
16.人不學,不知道
17.勤能補拙
18.學習要有志向
19.讀書百利而無一害
20.善始善終
21.“早起”與“有恒”
22.讀書貴在持之以恒
23.為學之功,在于日新
24.鎖定目標,鍥而不舍
25.幼而好學
26.學習上要早起步
27.讀書能修身養性
28.得少閑,即讀書
29.珍惜每一寸光陰
30.讀書是門可貴的技藝
31.博學篤行
32.追根溯源
33.學而不厭
34.讀書必須全神貫注
35.學而精思
36.為學之功
37.學貴精,不貴博
38.知而不行不算知
39.含英咀華
40.推敲
41.學習不可見異思遷
42.潛心篤志,學非難事
43.惟善是取
44.多學前人的嘉言善行
45.不做則已,做則至全
46.讀書與做人
47.讀書須立品
48.腹有詩書氣自華
49.細嚼慢咽,滋味無限
50.念書的訣竅
51.悔悟之道
52.不讀書則識卑量小
53.求進與利世
54.勤有功,戲無益
55.虛心求益
56.建學立師
57.一心只讀圣賢書
58.以讀書為業
59.嚴格要求自己
60.讀書常自省
附錄
聆聽家訓(勉學篇) 節選
《聆聽家訓(勉學篇)》: 1.學問有利鈍 故事會 司馬光的“警枕” 司馬光是北宋時期人,他是一名早慧兒童,七歲時便能急中生智,用大石頭砸破水缸,救出掉在水缸中的同伴。這便是流傳至今的歷史故事“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幾乎家喻戶曉呢! 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是個大學問家,受父親的影響,司馬光從小就喜歡讀書、聽故事,而且很快就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五六歲時,他就能背誦《論語》《孟子》;七歲時,他就能捧著《左氏春秋》自個兒讀得津津有味了,還能把書中的故事繪聲繪色地講給家人聽呢。 從小就聰慧過人的司馬光,還特別勤奮努力。在私塾上學時,司馬光對自己總是嚴格要求,他常常擔心自己不夠聰明,甚至覺得自己記憶力太差。為了訓練自己的記憶力,他常常比別人多花兩三倍的時間去記憶和背誦書上的知識。每當老師講完課,其他同學便一個個丟開書,紛紛跑到院子里玩耍,可是司馬光卻不!他獨自一人留在學堂里,輕輕關上窗戶,集中注意力一遍又一遍地放聲朗讀,直到能背得滾瓜爛熟,才肯罷休。 長大以后,司馬光仍然堅持這種勤懇用功的讀書法。他日日夜夜勤學苦讀,可仍然覺得自己讀書的時間實在太少了!他想:“我為什么要睡那么長時間呢?要是早一點醒來,不就可以多花點時間在讀書上了嗎?” 為了提醒自己勤奮學習,司馬光發明了“警枕”——用一截刨去樹皮的圓木當枕頭。說來真有意思,當讀書太困倦的時候,一睡就是一大覺。而圓木枕頭是圓的,放在硬邦邦的床上極易滾動,人只要稍稍一翻身就會使之滾落到地上,“砰”的一聲,自然會使人驚醒。一被驚醒,司馬光便立刻起床,秉燭夜讀——這是與時間賽跑啊! 有付出總會有回報。司馬光終于成了一位學識淵博的大文豪,還編纂出了我國**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世人敬仰。 司馬光在跟別人分享讀書經驗時說:“讀書不可以不背誦,或走路的時候,或晚上睡不著的時候,不斷地吟詠文章,思索文義,收獲就會越來越多!” 聆聽家訓 學問有利鈍①,文章有巧拙②。鈍學累③功,不妨精熟;拙文研思,終歸蚩鄙④。但成學士,自足為人。 ——[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 ①利鈍:敏捷和遲鈍。 ②巧拙:精巧和拙劣。 ③累:積累。 ④蚩鄙:粗野拙劣。 譯文 做學問有敏捷和遲鈍之分,寫文章有精巧和拙劣之別。做學問遲鈍的人只要堅持努力也可以達到精熟;寫文章拙劣的人再怎么鉆研思考,終究難免粗野拙劣。其實只要成為飽學之士,就足以立身處世。 小叮嚀 顏之推告誡后人要做飽學之士,司馬光用“警枕”提醒自己多讀書、多積累,*后為世人敬仰。小朋友,“累功”和“研思”是學習過程中兩種不可或缺的好方法,對做學問、寫文章都很有幫助,千萬不要懈怠喲! ……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