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媽媽不焦慮孩子更獨立(共情比講道理更管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397585
- 條形碼:9787121397585 ; 978-7-121-39758-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媽媽不焦慮孩子更獨立(共情比講道理更管用) 本書特色
本書選取了孩子在心理上、生活上、學習上容易出現的問題,以及媽媽普遍關注的問題,從共情、同理心的角度出發,對孩子先感同身受,然后提出具體可執行的方法, 幫助媽媽解決實際問題。 找到孩子行為背后的真相,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成就孩子一生。 作者從事教育和心理行業從學習到執業長達12年之久,非常關注青少年成長和親子關系,擅長將教育心理學貫穿于親子咨詢活動之中。開設過《親子線上訓練營》《成績翻轉訓練營》《陽光天使》《生命密碼》《自由繪畫讀心術》等課程。 在開設的家庭教育類課程中,有很多實用的與孩子溝通、促進親子關系、促進孩子積極向上的小方法和小技巧,這些有價值的觀點和方法,讓家長與孩子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 作者曾查出腦瘤,在經歷財富、情感、健康的磨難后,*終成功自救,并且開始用自己強大的心理能量,重新看待教育。 家庭教育是有規律可循的,“共情”比“講道理”更管用 ;家庭教育有法又無定法,當家長面對自己的孩子時,靠的是自我感悟與靈性的升華——《媽媽不焦慮,孩子更獨立——“共情”比講道理更管用》這本書便是*好的證明。 朱旭東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珈懿在這本書中告訴家長朋友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需要真正做到理解孩子、接納孩子,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尊重、被認同,這樣孩子才更愿意敞開心扉靠近家長,把自己的煩惱、困惑傾訴給家長。 同時,家長在真正了解了自己的孩子后,才能找到孩子*需要的教育方法。這樣的親子關系,才是*利于孩子成長的關系。孩子也會在家長的陪伴下,一步步走向獨立、美好的明天。 曲偉杰 國內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人
媽媽不焦慮孩子更獨立(共情比講道理更管用) 內容簡介
近幾年來,有關青少年情緒失控方面的負面新聞頻繁出現。人們開始質疑 :“現在的孩子怎么 了?”真的是我們的孩子有問題嗎?在我看來,孩子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真正有問題的是父母與孩 子之間的連接方式。 從孩子出生到長大,媽媽承擔著更重要的責任。可為什么有的媽媽在面對孩子的問題上越來越 焦慮?為什么有的媽媽根本走不進孩子的內心?為什么親子關系變得越來越不和諧?因為我們沒有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沒有與孩子形成同頻共振,而共情則可以更好地促使親子間形成同頻共振。 智慧的媽媽一定要掌握共情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打開孩子的心扉,才能成為孩子的好朋友。全 書通過舉例子、講故事來解讀媽媽和孩子間的關系,以及媽媽如何認可孩子的情緒,如何更好地接 納孩子,旨在幫助更多的媽媽擺脫焦慮,幫助更多的孩子建立安全感,幫助媽媽與孩子建立更為親 密的親子關系。
媽媽不焦慮孩子更獨立(共情比講道理更管用) 目錄
推薦序 1
推薦序 2
自序
第 1 章∣養育本質: *好的養育是共情
1.1 你想培養出什么樣的孩子
1.2 通過“愛”為孩子創造奇跡
1.3 教育需要放松而不是放縱
1.4 如何給孩子真正的“自由”
1.5 八維管理:受益一生的親子時間管理法
第 2 章∣積極心態: 成長比成功更有意義
2.1 不叛逆的孩子沒有未來
2.2 你的孩子有“規矩”嗎
2.3 孩子總是“半途而廢”怎么辦
2.4 為什么孩子說話不算數
2.5? 如何改善孩子“輸不起”的心態
第 3 章∣情緒管理: 用共情實現孩子的自我管理
3.1 在孩子“發脾氣”時我們應該怎么辦
3.2 如何幫孩子處理“恐懼心”
3.3 你的孩子有“安全感”嗎
3.4 建立孩子的“邊界感”
3.5 人緣不好的孩子怎么辦
第 4 章∣精進關系: 好關系養育出好孩子
4.1 做“60 分媽媽”,孩子更強大
4.2 媽媽會花錢,孩子更有“財商”
4.3 “我為你好”就是真愛嗎
4.4 “隊友”不給力,媽媽怎么辦
4.5 承認和接納孩子的情緒
4.6 這些事家長千萬不能做
第 5 章∣智慧溝通: 共情比講道理更管用
5.1 這樣說,處于青春期的孩子不叛逆、更愛聽
5.2 這樣做,孩子才愿意真實表達
5.3 這樣嘮叨,才能讓孩子重獲力量
5.4 這樣道歉,孩子會更懂事
5.5 這樣玩手機,孩子才會提高注意力
第 6 章∣習慣培養: 教會孩子受用一生的學習習慣
6.1 學習的意義到底是什么
6.2 讓孩子愛上學習有方法
6.3 這樣做,孩子更愛寫作業
6.4 人際關系也能影響學習成績
6.5 “金字塔”思維,讓開學更“開心”
6.6 快速提升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341”法則
第 7 章∣輕松考試: 心態對了,考試不再是難事兒
7.1 家長如何遠離考前焦慮
7.2 怎樣協助孩子輕松備考
7.3 有效助力孩子的考試
7.4 引導孩子學會有效復習
7.5 藝考生如何在考試中充分發揮
第 8 章∣家庭加油站: 被情感賦能,孩子才會健康成長
8.1 夫妻巧妙相處,孩子未來可期
8.2 把老公培養成好爸爸
8.3 如何面對“糟心的老公”和“失望的小孩”
8.4 家長不成熟,孩子怎么辦
8.5 收獲甜蜜家庭關系的秘訣
后記 喚醒孩子的真實感受
學員感悟
媽媽不焦慮孩子更獨立(共情比講道理更管用) 節選
家庭教育原本就是一種以情感為依托的教育,它有兩個基本點 :一個是以孩子為本,尊重和接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種種變化 ;一個是以家長為主體,提升自身的教育修養。從本質上來說,家庭教育就是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互動,親子互動也是一切教育問題的核心。從這一視角來看,我對這本書有一些自己淺顯的認識。 一、家長必須與孩子一起成長。在此過程中,應始終貫穿著彼此間的尊重,而不是家長用自己的權威去跟孩子講道理、控制孩子的思想。因此,家長要對自己在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中所扮演的角色做出調整,生硬地用一種角色與孩子交流,效果不一定好。 二、實踐感悟與理論思考是相通的。“養育本質”“積極心態”是家長在教育過程中的方向定位 ;“情緒管理”“精進關系”“智慧溝通”所體現的是承認孩子是發展的主體,尊重孩子參與的權利,同時給予孩子自我管理、充分表達的空間 ;“習慣培養”“輕松考試”則是在面對孩子的學習時家長應保持的心態,以及如何科學引導孩子面對自己的學習問題等 ;“家庭加油站”闡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成功的家庭教育,首先是家長的自我教育。家長心態健康、思想積極、遇事不焦慮,孩子才能從家長身上獲得力量,日后也更有勇氣面對自己的人生。從這個角度來說,珈懿的這本書恰恰為眾多處于迷茫中的家長指明了一條清晰的教育之路。
媽媽不焦慮孩子更獨立(共情比講道理更管用) 作者簡介
于珈懿 北京懿心揚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學碩士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學校心理教師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個案次數3000+累計時間20000+小時) 家庭親子療愈師、音樂療愈師 曾帶赴美參加 洛杉磯NAM SHOW 中國 親子教育平臺凱叔講故事特邀導師 WMECA世界醫學 認證學會心理衛生委員會核發催眠治療師證書(終身資格認證) 美國NHG催眠師協會會員2018年受中國第一大互聯網生命成長大學墨爾大學邀請參加《生命盛典》并擔任身心靈演出嘉賓 2017年參與CCTV1教師節特別節目錄制 2018年參與CCTV1五四青年節“五月的鮮花”節目錄制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