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教育微創新:發現細節的力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007688
- 條形碼:9787576007688 ; 978-7-5760-076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育微創新:發現細節的力量 本書特色
☆特級教師李志欣從教近30年來,在教育細節創新與改進方面的實戰經驗總結。 ☆45個典型案例,涉及學校文化、環境、管理、教師、教學等各個方面的教育細節,不僅有助于學校管理者提升辦學水平,也有助于一線教師實現自我突圍。 ☆從發現問題到剖析問題,再到解決問題,完整呈現每個教育細節的微創新過程,并提供可復制、可借鑒的改進策略,實用有效。 ☆微創新雖然看起來小,但眾多的教育微創新可以匯聚成撬動整個學校發展的支點、教師成長的支點。微創新不僅是改進學校管理、提高教育質量的動力與途徑,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之路。 編輯推薦篇章: 序一 序二 怎么把校園真正還給孩子 如何開啟“未來新型教師”自覺向上的心靈
教育微創新:發現細節的力量 內容簡介
特級教師李志欣在近30年的從教歷程中,從普通教師成長為特級教師,并帶領多所薄弱學校成功突圍,在教育細節的創新與改進上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他從環境與文化、學校管理、教師成長、課堂與課程、學生成長空間等五個方面,分享了在教育實踐中進行微創新的45個典型案例。每個案例,均通過問題發現、問題分析、解決方案三個方面,完整呈現進行微創新的操作要點和實施路徑,并提供可復制、可借鑒的改進策略,實用有效。
教育微創新:發現細節的力量 目錄
序二??教育微創新的意蘊??5
**輯??把成長空間還給學生??
堅持用了多年的老式獎狀能改改嗎??3
把指揮權交給學生以后會發生什么??6
怎么把校園真正還給孩子??10
“宅家學習”如何讓學生主動起來??13
“懲罰”何以自己說了算??18
家庭作業何以成為“規訓”學生的工具??22
中小學生紀律管理如何實現華麗轉身??27
怎么參與到“為學生賦能”的教育之中??31
怎么了解聰明的學生為什么學習不好??40
第二輯??激活教師的成長自覺??
如何引領老教師走向“教育自我”的幸福之路??47
如何開啟“未來新型教師”自覺向上的心靈??51
如何引導教師走上名師之路??58
怎樣讓教師有信仰的空間??62
怎樣讓每天忙碌的教師喜歡上讀書??66
如何讓中小學教師的培訓更有效??69
怎么激發中小學教師的學術研究興趣??73
如何跳出績效考核的怪圈??79
如何重建師生關系“倒逼”教師改變??84
第三輯??發掘課堂與課程的價值??
學校課程規劃的首要策略是什么??91
可以把校歌連續播放三遍嗎??96
單元自主學習課程綱要如何設計??100
什么樣的課堂讓教學變得更智慧??109
教學活動設計如何從關注“教”轉向關注“學”??114
如何實現教材的破與立以提升課堂對話品質??119
課本劇表演如何基于學生視角解讀文本??124
如何實現小組合作學習評價課堂內外的完美結合??128
“線上”教學如何進行微改革??133
第四輯??好學校是一方池塘??
學校是怎樣變得“有文化”的??139
如何表達校風才更具校本化育人功能??144
學校理念文化如何在校園里真實呈現??149
“全閱讀”學習校園如何設計??154
校園時空該怎樣展現出學生生命成長的氣息??159
如何巧借山水氣象讓校園更富靈性??163
緣何要讓更多的植物在校園里生長??167
怎樣提升廣場、道路等的設計美感與內在韻律??170
如何讓辦公室塑造人的知與行??175
第五輯??讓管理走向人性的關懷??
解決開會“不愿坐前排”有何深遠意義??181
主任們太強勢扼殺教師想法怎么辦??186
緣何重視新學期開學**天的會議??190
如何做到迷戀他人的需求實施管理??196
怎樣讓作業與學生成長更好地融合??200
怎樣營造價值互聯的教育環境??204
做一個“走班學習”的校長有何好處??208
學校教學改進如何實現健康進化??211
如何優化變革過程避免走向失敗??217
后記??一切都是幸福的約定??221
教育微創新:發現細節的力量 節選
把指揮權交給學生以后會發生什么 我們學校有位王老師,五十多歲了,是音樂教師。每周一早晨升國旗時間,唱國歌、唱校歌這樣的常規活動,王老師總是神采奕奕地跑上主席臺,打著節拍,指揮全校學生歌唱。 教師無私奉獻了額外的精力,全校師生升國旗時間的整體風貌也有提升,本該是值得贊揚的事,我卻有不同看法。 教師太敬業太勤懇,這正是我隱約擔心的地方。很多本應該由學生去做、去學的事情,都被教師代勞了。教師都做了,學生學什么呢?而且,每所學校幾乎都有這樣的教師。 王老師工作認真,同學們的表現也非常好,大家都認為這件事沒什么不妥。只是,作為校長,我認為這種方式并不能*好地體現出學校的辦學理念——“成就每一個人”。 在傳統定義里,教師是知識的化身,因此,教師教、學生學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教師以教代學、以講代練比比皆是。 王老師擅長指導合唱課程,以“能做事”為自己人生的樂趣。因此,在臺上指揮同學們進行合唱是他*熱愛、*高興的事情,他認為這是他的本職工作,他也享受這種指揮大合唱的感覺。 可今天的教育不再是教師單方面的教授和控制,面對一個個學生,不能再想著從思想和精神上去“駕馭”學生,需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與選擇,給每一個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和平臺。關注學生個體生命的素養也是當下和今后教育的核心地帶,統一要求與教師“霸權”式的教育已經過時了,我們的教育觀念需要重新建構。 某個周一升完國旗,碰到王老師后,我說:“王老師,能不能以后讓學生在臺上指揮合唱?您退居幕后進行指導。” 王老師說:“當然可以啊,但怎么操作呢?” 我出了一個主意:“組織個指揮社團,每個班選一名學生,輪流上臺指揮。” 第二天,教學樓大廳里就張貼出指揮社團招募的海報。同學們響應積極,指揮社團很快就完成了報名,共24名團員。 令人感動的是,退居幕后的王老師依然勤懇,每天犧牲午休,抓緊時間訓練大家的指揮技巧。 又到了周一升國旗時間,唱國歌環節,一名初一女生自信地走上了主席臺。盡管動作略顯生硬,她還是牽動了全校同學,嘹亮的歌聲響徹整個校園。一直忙碌的王老師,終于“閑”下來,在臺下滿意地笑著。 我過去與王老師搭訕:“怎么樣,王老師,這是您的成果啊!”王老師說:“您這招好。” 上主席臺指揮的同學,我也問過他們的感受。“我喜歡為同學們指揮,在臺下腿還哆嗦,但到了臺上就忘記緊張了。”孩子們都挺喜歡這個事。 你看,把指揮權交給學生,王老師不用再那么忙碌,孩子們得到鍛煉,學校理念也進一步落實,一舉三得。“好教師”好,“好理念”更好。 升國旗改由學生指揮唱國歌后,學校的各項活動,老師們都開始注意把權利交給學生。家長會由學生策劃并主持,主題課程展示由學生策劃并主持,頒獎大會由學生策劃并主持……學校組織的各種集體活動中,都活躍著學生的影子,教師悄悄地退到幕后,或扮起觀眾。 有一天,我正和一名專家喝茶聊天,突然他出去接了個電話。回來后,他說是我們學校的學生打電話邀請他參加一個活動。原來,那一年畢業班組織中考前的沖刺動員大會,年級主任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同學們。打電話的同學正在聯系合適的嘉賓。 于是,我順水推舟向他解釋了活動的情況,告訴他“讓學生獨立操辦這類活動,是學校辦學理念的體現”。 回校后我聽年級主任說,這次負責聯系專家的同學是**次接手這樣的項目,進展并不順利。有些人聽說是初中生邀請就不太重視,他都快急哭了。其實,讓學生主動走進成年人的世界,與成年人溝通,不過是他們將來健康從容地走進社會的前奏之一。今天他們不怕被拒絕,敢與他人溝通,以后在社會上他們會獲得更多的機會。 下面是兩個學生與我之間的故事,也是在此理念氛圍中自然發生的,是理念轉化為行為的經典案例。 上午大課間,我正與幾個媒體朋友商討“身邊的好學校”的拍攝事宜,一名女同學站在會議室門口,怯生生地說:“校長,我叫劉佳卉,現在你有時間嗎?我有件事與你商量。” 我連忙走過去,她雙手遞給我一張小而美的明信片,是一張邀請函。原來她組織了一個自主社團,叫“聲臨其境”,準備中午1:00舉行開幕式。 邀請函是用英文寫的,我準時到了現場,發現有二十幾個學生在場。我知道了該社團分為中文部和英文部,每次活動分三個主題:童年回憶、魅聲達人和自定義。她邀請我發表講話,我向他們的活動表示了祝賀,并且表態學校要大力支持,包括指導老師與經費。 下午放學時,我碰到劉佳卉同學的媽媽。聽她媽媽說:“孩子邀請你了嗎?她說,校長是教英語的,她得用英語寫邀請函,怕出錯,還讓我認真檢查了一遍。” 你看,當學生想邀請你做一件事,尤其是他們極想做的事,不管這件事是多么的小,對于這些孩子來說,都是*大的事,*重要的事。當他們想到邀請你參與時,他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們想把自己的事做得有儀式感,是希望你去支持他們的“事業”的。因此,他們需要拿出無比的勇氣去找到你,需要交出自己的心去設計邀請函。 他們是多么期盼你的鼓勵的話語,多么期待你的主動的關注。第二天,當我又遇到劉佳卉同學時,我笑著對她說:“要堅持啊,我支持你!”她立即回答:“行,校長。” 鼓勵學生自主組織社團與活動,是學校文化的一部分。劉佳卉的家長問:“會不會影響學習?”我告訴她:“不會的,這不也是一種學習嗎?” 在初一年級走廊里,一名初一學生跑過來:“校長,我認為現在的學生自主能力不強,我想組織一個社團,鍛煉一下自己的自主能力。”我說:“好啊!”該生轉身跑回了教室,我聽到她興奮地喊:“校長支持我辦社團了!” 當你把學生自主做事的權利還給他們時,他們會迸發出令人想不到的熱情,許多創意會層出不盡,他們的勇氣與擔當精神自然會迸發。 隨之,會有越來越多的同學邀請你參加他們的活動,這是一種社會化學習,在此過程中,他們學會了溝通、合作、表達、協調等多種能力。 作為校長,則千萬注意,要十分重視學生的邀請,務必準時參加他們的活動,這是對同學的尊重,更是一種美好的教育,是校長領導力課程的一部分。 除了各種活動或課程,學校還把更多、更大的權利交給了同學們:學校成立學代會,征集同學們對學校發展的建議和意見,學校公示并努力實現;同學們共同協商制定《北京市育英學校密云分校學生懲戒條例》,把懲戒的權利交給了同學們;在2017年學校年會上,**個發言作報告的不是校領導、教師或專家,而是一名初三男生,他的報告《我是如何學習的》引起了在場老師們的熱議…… 在一件件小事中,老師把權利交給了學生,實際上是把各種學習的權利還給了學生,讓他們在自己的舞臺上揮灑智慧,鍛煉能力。無數小小的舞臺,遲早能匯聚成人生大舞臺;一次小小的鍛煉,也一定會在學生心里種下更遠大的目標。
教育微創新:發現細節的力量 作者簡介
李志欣,特級教師,北京市育英學校密云分校校長。先后榮獲山東省優秀教育工作者、山東省教育科研創新校長、山東省教學能手、山東省2010年度十大教育新聞人物、山東省2011年度十大教育創新人物(校長系列)等多項榮譽稱號。 《山東教育》《當代教育家》《新校長》等雜志封面人物,在《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等省級以上報刊發表教育教學論文兩百余篇。已出版《優秀教師的自我修煉》《博弈中的追求——一位中學校長的“零”作業抉擇》等作品。“‘零’作業下的教學改革實踐”2012年榮獲山東省政府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14年榮獲教育部首屆教學成果獎評選二等獎。在全國各地作講座百余場。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