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半本畫 (長篇小說)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9569208
- 條形碼:9787539569208 ; 978-7-5395-6920-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半本畫 (長篇小說)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8-14歲《半本畫》借一個現代兒童發現爺爺的半本舊畫本的故事,抒寫了以三排和草淺為代表的少年兒童,在共產黨光芒照耀下,在戰爭時期頑強不屈地成長的故事……小說展現了苦難年代中華兒女的氣節與精神,亦展示和平年代桂林山水的人文風情與景致,是一部以中國歷史與地方文化為題材的佳作。
半本畫 (長篇小說) 內容簡介
魚鷹是一個生長在漓江畔的男孩,十歲那年,他家里搬來了一對母子——溫柔的山音與沉默寡言的本。魚鷹這才知道,桂林山水外還有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他跟著山音學畫畫,帶著本放烏鬼、游泳、放漂……魚鷹與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有一天,魚鷹發現了爺爺隱藏半生的關于半本畫本的秘密……小說以抗日戰爭時期的烽火桂林為線索,展現了苦難年代中華兒女的氣節與精神,亦展示和平年代桂林山水的人文風情與景致,是一部以中國歷史與地方文化為題材的佳作。
半本畫 (長篇小說) 目錄
**章 漓江邊的魚鷹
第二章 色彩斑斕的十歲
第三章 打夜火
第四章 獨釣漓江
第五章 一紙煙雨
第六章 老排爺的秘密
第七章 初識
第八章 畫本
第九章 江上
第十章 戰火
第十一章 后來
第十二章 重來舊地
第十三章 半本畫
半本畫 (長篇小說) 節選
夏天的清晨,天空漫著淺淺的藍。 漓江兩岸邊的山,一座連著一座,高高低低、遠遠近近,疊成了許多影子。灰黑色的山影子,深藍色的山影子,淺青色的山影子,淺灰色的山影子,淡白色的山影子…… 那些山站在江兩岸,仿佛重重山墻筑成的堡壘。山腳下,水岸邊的竹林,像枕水而臥的女子,一頭墨黛泊在漓江水上,只待日出江中,晨起梳洗。 江水平靜,和天空一樣的淡藍色,風輕吹起,皺起溫柔的水紋。 一條細細長長的竹排從岸邊的竹林中悄然滑出,蕩在水上,微微有水聲響起。 老排爺總是*早漂在漓江水上的漁人。他站在竹排上,撐著竹竿,幾只烏鬼齊整地站在細細長長的竹排上。有一只烏鬼高高地立在魚籠桿上。 晨曦中,在天空與山水間,老排爺如同駕著竹排飛翔。 離開淺水的岸邊,老排爺收起竹竿,擺在竹排上,在小竹椅子上坐下來,拿出竹笛,輕輕吹響。悠揚的笛聲在水氣中回蕩,兩岸山林傳來悅耳的鳥鳴聲。 竹排在水上任意漂蕩,每個早晨,老排爺都這樣在漓江上自由自在地放漂。 不知不覺間,漓江上便多了三兩條放漂的竹排。 天色也一點點見亮,山的影子、竹子的影子漸漸現出綠色的真身。 老排爺的竹排邊,有水波蕩漾,烏鬼稍稍被驚動,拍拍翅膀出了聲音。笛聲暫停,老排爺看看江中,叫了一聲:“魚鷹——” “嘩”的一聲水響,白色的水花從水中盛開,一個黑色的影子從水中躍出,瞬間又潛入水中。 老排爺口中的“魚鷹”,可不是人們飼養在漓江捕魚的烏鬼哦,他是漓江岸邊的一個男孩,也是老排爺的小孫兒。 居住在漓江邊的漁人養烏鬼來幫助捕魚。烏鬼學科名為鸕鶿,是一種海鳥,身體比鴨狹長,羽毛黑色帶紫,在陽光下會呈現出一種金屬般的質感,美得厚重。它們嘴巴扁長,嘴的尖端帶勾,那是捕魚的天然利器。它們是潛水高手,在水中快速潛游,追蹤魚兒。很久很久以前,烏鬼就被人類馴養,專門用來捕魚。漓江的老一輩多用桂林一帶的桂柳話稱鸕鶿為烏鬼,也有一些村里的漁人愛叫它們“水老鴨”。 老排爺家的小孫兒之所以被人叫魚鷹,主要是因為他一到水中就像烏鬼一樣靈活。魚鷹從小在水里泡大,水性極好,他能貼著江水下的石頭長時間潛水,像漓江里的河蝦一樣。本來,也有人叫魚鷹“水魚”,老排爺不讓叫。在魚鷹出生之前,老排爺給他*疼愛的一只烏鬼起名叫水魚,他再叫水魚就和烏鬼重名,老排爺擔心那只烏鬼會不高興。那家伙可精了,一聽老排爺叫水魚,它就樂顛顛地跟上。 魚鷹從小就喜歡水,在他一歲多的時候,老排爺劃竹排帶烏鬼到江上捕魚,把他也放在竹排上。烏鬼下水捕魚,魚鷹趴在竹排上玩水。到了兩三歲,只要竹排劃到淺水處,魚鷹就翻身到水里去。老排爺怕他隨水漂走,看到他游遠了,就把長竹竿伸過去,喊一聲:“魚鷹。”魚鷹便抓著竹竿,讓老排爺把他拉回竹排邊來。老排爺說他一入水就變成魚,特別自在,不肯上來。但是老排爺也不會讓魚鷹在水里泡太久,烏鬼什么時候從水里上竹排,魚鷹也什么時候上竹排,但他不會那么乖,總是等烏鬼都上竹排了,才慢吞吞地浮到水面上。“魚鷹——”老排爺伸竹竿過去,輕輕落在他的肚皮上,魚鷹雙手抱著竹竿,雙腿也繞上去夾著竹竿,老排爺像撈烏鬼那樣把他撈到竹排上。 魚鷹從小和烏鬼混在一起,烏鬼是他的玩伴,他大把時間都跟烏鬼一起在漓江中玩耍。他每天在太陽底下曬,皮膚黑黑亮亮的,跟烏鬼的羽毛差不多,他和烏鬼一起坐在竹排上,別人一眼看去,還以為他也是一只大個頭的烏鬼。 烏鬼是捕魚高手,魚鷹也是,他潛到水中,也能叼著魚沖出水面來。 春季,漓江禁止捕魚,烏鬼不能下水捕魚,有人看到魚鷹就開玩笑說:“你也不能下水。” 魚鷹咧嘴笑笑,又往水里猛地一扎,小腳在濺起的水花中一晃,沒入水中,像魚兒一樣在水中隱去了。老排爺說:“他就是江中的一條魚,可離不開水。” 老排爺說完之后,凝望著漓江,臉上露出一種特別的神情,他對這條江的感情,就像永不停歇的流水。然而,在那飽滿的感情中,又有一抹淡淡的憂傷。 桂林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可用來農耕的土地相當有限。自古以來,漓江沿岸的居民,靠水吃水,生活依賴著家門前這條日夜奔流的漓江,以捕魚為生。漓江的漁民們用烏鬼捕魚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或許,還要更加久遠……
半本畫 (長篇小說) 作者簡介
王勇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西作家協會副主席。曾獲第二十五屆國際陳伯吹兒童文學獎,2012年度、2015年度冰心兒童圖書獎,第二屆《兒童文學》十大青年金作家獎等。作品《霧里青花泥》入選2016年中宣部優秀作品工程、2018年新聞出版署推薦一百本優秀圖書。出版有《弄泥小時候》《巴澎的城》《火紙》《水邊的孩子》《弄泥木瓦》《小城》《木鼓花謠》《有山妖的村莊》《巫師的傳人》《花石木鳥》《阿唱》《烏衣》《半河小魚》等七十多部作品。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