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法治建設與刑事訴訟——刑事訴訟法40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340093
- 條形碼:9787565340093 ; 978-7-5653-400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治建設與刑事訴訟——刑事訴訟法40年 內容簡介
本書是刑事訴訟法學會年會文集, 全書共分四部分, 分別是刑事訴訟制度與刑事訴訟法學40年, 2018年刑事訴訟法的實施問題, 特定類型案件的程序應對, 刑事程序法治其他熱點問題, 本書匯集了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界權威人物和前沿人物的理論觀點, 對*新的刑事訴訟法進行了理論上的解讀, 以利于在實踐中操作。
法治建設與刑事訴訟——刑事訴訟法40年 目錄
在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2019年年會上的講話
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2019年年會開幕式致辭
在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2019年年會上的致辭
在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2019年年會上的致辭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推動新時代刑事審判工作實現新發展——在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2019年年會上的主旨發言
治建設與刑事訴訟:刑事訴訟法40年——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2019年年會綜述
**部分 刑事訴訟制度與刑事訴訟法學40年
我國刑事訴訟制度的誕生和發展——寫于刑事訴訟法頒布40周年之際
改革開放40年:刑事錯案的防范制度研究
刑事程序法治的理論創新與發展
刑事訴訟制度40年——淺析刑民交案件"先刑后民"向"刑民并行"原則的演變
當代中國刑事訴訟制度變革的基本特征
刑事審判人權保障40年:理念、制度與細節
我國強制措施制度的發展與瞻望
中國刑事訴訟法40年的回顧與展望
論我國40年來刑事的價值追求
刑法訴訟法學變遷中的被害人保護:1979-2019年
刑事訴訟法學的中國圖景:1949-2019年——基于“法學三大刑”論文的分析
刑事訴訟制度40年——法律援助制度的發展與完善
中國刑事訴訟40年人權保障的歷史脈絡及其內在理路
辯護制度發展方向展望
第二部分 2018年刑事訴訟法的實施問題
法法銜接中監察與檢察關系重構
論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法官的職權
刑事缺席審判程序適用范圍質評
缺席審判下的法庭調查程序
中國式認罪協商中的量刑建議
偵查階段“認罪”自愿性與真實性的保障
認罪認罰案件的量刑規范化問題反思
構建以被追訴人有效認罪認罰為標準的程序分流機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條件之再審視
刑事缺席審判程序適用問題研究
關于人民檢察院職務犯罪偵查權的幾點思考
值班律師再審視:與認罪認罰從寬的捆綁與解綁
量刑建議精準化問題研究——以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穩定性與實效性為視角
論公職人員職務犯罪的認罪認罰從寬之適用
缺席審判與判決前財產沒收程序適用關系研究
新刑事訴訟法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幾點問題——從“速裁”到“從寬”
2018年刑事訴訟法修改辨析
刑事缺席審判的基本法理與制度探索
辯護律師辦理認罪認罰從寬案件應當把握的有關問題
完善對我國監察機關和監察人員的監督
論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下不起訴裁量權的擴大化適用
監察委員會的權力畛域探究
賄賂犯罪案件的查辦需求與程序供給——兼論監察調查程序的改革思路
職務犯罪案件依法審查“三個運行向度”之辨析
刑事缺席審判中財產權保障機制初探
刑事訴訟法與監察法的程序銜接問題研究
監察法如何銜接刑事訴訟法
論監察調查中檢察機關的提前介入
刑事缺席審判中的重新審理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與司法體制改革的銜接
外逃人員缺席審判的適用條件研究
監察留置與刑事強制措施的銜接問題研究
第三部分 特定類型案件的程序應對
檢察視角下網絡“黑產鏈”的懲治路徑
寧夏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適用研究——以檢察機關為視角
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的實施狀況與發展完善
P2P網絡犯罪案件的訴訟困境及破解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會調查制度運行實踐
性犯罪案件兒童證言的證據認定與采信標準——以當代兒童心理科學研究為借鑒
企業合規引入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初步思考
完善未成年人刑事審判法庭教育的若干思考
我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研究
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實施效果實證分析
惡勢力的司法認定 ——以裁判文書網234個案例為樣本
對未成年人嚴格限制適用逮捕措施的現狀調查
合適成年人訊問時在場實證研究
虛假訴訟罪追訴問題研究:基于2018年34個案例的分析
刑事偵查中遠程在線提取電子數據的規制:從隱私權保護走向數據權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包、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適用情況的分析報告
第四部分 刑事程序法治其他熱點問題
我國死刑復核程序之完善芻議
刑事審判庭前準備程序構建——以完善人民陪審員事實認定機制為切入點
刑事訴訟模式認識論綱
一場未完成的討論:“以審判為中心”的含義是什么
刑事庭審實質化的現實困境及其破解
回顧與展望:律師參與死刑復核的再評價
探析我國監所檢察科學推進之路徑
論檢察機關在刑事審前程序中的主導地位
刑事一體化視角下正當防衛法律適用標準研究——以*高檢指導性案例為中心
祛魅與析辨:刑事錯案的概念展開
論刑事訴訟與民事訴訟證明標準倒掛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適用與規制
刑事訴訟連續體之理論測量器
重大職務犯罪案件審判問題的檢視
刑事法律援助標準的改革——從“門檻式”走向“階梯式”
檢察院在社區矯正變更程序中的職能研究
“捕訴一體”模式運行機制研究
透視“捕訴一體”
辯方庭審交流權的保障:同席性與隱秘性
基層人民法院組建新型審判團隊的廣西實踐與探索
刑事裁判運用“常理”說理實證研究
“捕訴一體化”改革的路徑選擇和規制
罪數論與程序法中的犯罪事實
論法官的非犯罪化裁量權
我國逮捕的“結構性”錯位及其矯正——從制度分離到功能分離
偵查監督事項案件化辦理若干問題
刑事審判效率考評指標的嬗進及其反思——以結案效率指標為例
跨區劃司法管轄的制度要素與推進路徑
論我國刑事證明標準的司法規制
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制度初探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