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關羽——從人到神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83314
- 條形碼:9787100183314 ; 978-7-100-18331-4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關羽——從人到神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中學及以上文化程度讀者;民間文化、信仰研究者本書將關公文化形成的歷史脈絡進行了分析,是一部填補空白之作。關公文化是一種傳統民間信仰。在中國,供奉文圣孔子的文宣王廟很多;而在海外,武圣關公廟的數量和規模遠超過文廟。已經形成了一個非常神奇的文化景觀。中國是倫理本位的社會,中國傳統文化是倫理型文化。關公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倫理型文化,倫理道德是其核心內容。關公的忠、義、仁、勇,滲透著儒家的倫理道德精神。千百年來,人們崇拜關公,本質上是崇拜關公高尚的道德人格。關公對國以忠,待人以義,處世以仁,作戰以勇的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這種歷史條件下,關羽由人變神,可以說既順應民心民意,又符合歷史潮流。因此,關羽才會變為關帝,享配“儒佛道三教并尊,士農工商四民同拜”。
關羽——從人到神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 —— 上篇, 由人變神: 關羽的神化進程 ; 下篇, 護國佑民: 關羽的諸種“神職”。上篇分為三大部分, 一是縷述了關羽的英雄事跡及其對后世戰將的深遠影響, 二是梳理了關羽的神化軌跡, 三是闡釋了關羽走上祭壇的諸種表征。下篇分為九個部分, 其中, 前八個部分, 解讀與闡述了關羽作為戰神、財神、科舉神、治水神、司法神、送子神、移民神、會黨神的諸種社會功能 ; 第九部分向世人推薦作為關羽崇拜“與時俱進”產物的“關帝文化節”, 在當今華人世界所發揮的凝聚人心、團結奮進、振興中華的重要作用, *后則是通過研究關羽從人到神的歷史文化進程所獲得的認知與啟示。
關羽——從人到神 目錄
上篇 由人變神:關羽的神化進程
一 關羽其人其事 / 3
(一)三國:“威震華夏”的時代英雄 / 3
1. 年甲世系 耕讀傳家 / 6
2. 追隨劉備 復興漢室 / 7
3. 鎮守荊州 威震華夏 / 11
4. 剛而自矜 以短取敗 / 16
(二)魏晉南北朝:爭相傳頌與相互比附的戰將楷模 / 19
二 關羽神化軌跡 / 23
(一)唐代配享,躋身國家武廟 / 23
(二)帝王敕封:“公”——“王”——“帝” / 29
1. 宋元封“公”、封“王” / 29
2. 明清封“帝君”、封“大帝” / 51
(三)儒釋道三教的推波助瀾 / 69
1. 釋稱“佛” / 70
2. 道稱“天尊” / 83
3. 儒稱“圣” / 96
(四)民間宗教的渲染造勢 / 98
1.“伏魔大帝” / 98
2.“武哲天皇上帝” / 101
(五)碑記楹聯、史學傳記與文學藝術的演繹鋪陳 / 103
1. 唐宋以來碑記楹聯中的關羽 / 104
2. 宋元史傳《關羽傳》中的關羽 / 123
3. 元明《三國志平話》《花關索傳》中的關羽 / 125
4. 元雜劇三國戲中的關羽 / 129
5. 濫觴于元代《關王事跡》傳記文學中的關羽 / 133
6. 元末明初小說《三國演義》中的關羽 / 138
7. 明末清初彈詞《玉璽傳》中的關羽 / 145
8. 明清時期詩歌中的關羽 / 147
9. 明清時期戲曲中的關羽 / 150
10. 影戲中的關羽 / 159
11.《三國志鼓詞》《鴻魔傳》中的關羽 / 162
12. 繪畫中的關羽 / 164
三 走上祭壇 / 175
(一)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里:關林·關陵·關墓 / 175
1. 頭枕洛陽:關林 / 175
2. 身臥當陽:關陵 / 178
3. 魂歸故里:關墓 / 189
(二)關廟:祭祀關帝的圣殿 / 190
1. 當陽顯烈祠 / 197
2. 解州關廟 / 198
3. 荊州關廟 / 204
4. 東山關廟 / 204
5. 泉州關岳廟 / 206
6. 濟南關廟 / 207
7. 北京關廟 / 209
8. 容美關廟 / 210
9. 新疆關廟 / 211
10. 西藏關廟 / 214
11. 臺灣關廟 / 217
12. 首爾關廟 / 220
13. 橫濱關廟 / 221
14. 檳城關廟 / 222
(三)祭祀 / 224
1. 國家祭祀 / 225
2. 民間祭祀 / 231
下篇 護國佑民:關帝的諸種神職
一 戰 神 / 239
(一)抗倭 / 247
(二)平叛 / 263
1. 平定民眾起義 / 264
2. 平定邊疆動亂和境外勢力入侵 / 287
(三)邊塞將士的精神偶像 / 292
二 財 神 / 294
(一)財神傳說 / 294
(二)關帝:“義中取財”獨占鰲頭 / 302
(三)會館:山陜商人供奉與祭祀關帝的殿堂 / 310
三 科舉神 / 323
(一)“不殺士人”誓碑 / 323
(二)維護正統 / 327
(三)佑助科舉 / 333
1. 夢中感應 / 336
2. 簽占考題 / 348
四 治水神 / 357
(一)水神緣由 / 357
(二)庇佑漕河 / 361
(三)御水護城 / 368
(四)滅魃降雨 / 371
五 司法神 / 376
六 送子神 / 383
七 移民神 / 387
(一)走西口 / 387
(二)闖關東 / 389
(三)下南洋 / 391
八 會黨神 / 395
九 關帝文化節—聯結全球華人心靈的黃金紐帶 / 403
(一)東山關帝文化節 / 403
(二)解州關帝文化節 / 407
(三)當陽關帝文化節 / 409
(四)洛陽關帝文化節 / 412
附錄:關羽研究論著目錄(1929—2019) / 415
跋 / 443
關羽——從人到神 節選
關羽由人變神,是一個多元共構的歷史文化進程。先是晉朝史學家陳壽將關羽作為一名“威震華夏”的三國戰將載入《三國志》,使其名垂青史;接著,南朝劉宋史學家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使關羽的英雄形象更加豐滿,并迅速流播世間,因而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武將爭相追慕的心中楷模。 隋代佛教天臺宗創立者智顗大師是將關羽請上祭壇的**推手,而唐德宗李適則是把關羽圖形于武廟,屆時進行祭祀的**位帝王;前者是佛教在中國化過程中的一種成功嘗試,而后者則是出于鞏固李唐江山的政治需求。 與唐德宗李適一樣,從北宋末年起,歷代封建帝王出于政治上的需要,相繼敕封關羽,從“公”到“王”到“帝”,遂使關羽在中國神靈譜系中的地位不斷攀升,逮至清末,關羽封號竟長達二十六個字:“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圣大帝”。 在這場從荊州民間興起、由封建帝王引領的造神運動中,儒、釋、道三教的推波助瀾,民間宗教的渲染造勢,碑記、楹聯、史學傳記與文學藝術的演繹鋪陳,都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到明末清初,終于使關羽從“義勇傾三國”的蜀漢名將成為“萬古祠堂遍九州”的中華**大神。
關羽——從人到神 作者簡介
濮文起,天津市人。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陜西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理事、中國宗教學會名譽理事、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曾任天津社會科學院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長、哲學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中國民間宗教、宗教文化研究,已出版著作和大型工具書、文獻資料叢書20余部(套),發表論文百余篇,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當代中國民間宗教調查與研究——以河北民間宗教現實活動為例》(批準號:07AZJ001),目前正在撰寫國家社會科學重點項目《中國民間宗教通史》(批準號:16AZJ006),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民間宗教思想史》(批準號:18ZDA232)等。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