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浙江歷史文化村落變遷與發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52765
- 條形碼:9787520352765 ; 978-7-5203-527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浙江歷史文化村落變遷與發展 內容簡介
本書研究和總結了浙江歷史文化村落變遷與發展的歷史脈絡、社會經濟變遷發展的條件、階段性特征和一般規律,以及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開發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的浙江特色和中國經驗,其中重點研究了當前浙江歷史文化村落的分布、地域類型、文化特征、文化遺存及經濟社會狀況,典型歷史文化村落的經濟社會變遷、歷史文化村落的農村產權交易制度、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的典型案例和發展規劃、中國歷史名村變遷對當前美麗鄉村建設的借鑒意義等,希望為后人留下一份詩意情懷的浙江歷史文化村落變遷史料,為現代農業如何繼承中華傳統農業精華發揮啟迪作用。
浙江歷史文化村落變遷與發展 目錄
**章 浙江歷史文化村落分布、類型、特色及經濟社會狀況
一 浙江歷史文化村落分布情況
二 浙江歷史文化村落地域類型和特征
三 浙江歷史文化村落文化特征
四 浙江省樣本村歷史文化遺存及經濟社會狀況
第二章 晚清江南農村產權交易制度研究
——諸葛村契約文書解讀
一 前言
二 諸葛村契約文書概況、格式及構成要件
三 諸葛村土地產權交易歷史背景及產權分化
四 諸葛村房屋及其他類型產權的交易
五 江南農村產權交易制度區域特征及啟示
附錄:諸葛村《南陽明德堂記屋契田業總簿》原文、斷句及注釋
第三章 典型歷史文化村落的農業和工商業經濟
——李村村個案研究
一 前言
二 李村村農業經濟的發展變遷
三 李村村工商業經濟的發展歷程和現實情況
第四章 典型歷史文化村落的集體經濟與農民生活
——李村村案例研究
一 前言
二 李村村集體經濟的歷史變遷與現實發展
三 李村村農戶經濟與農民生活
第五章 浙江農業合作化名村經濟社會變遷
——以入編《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的村為例
一 引言
二 浙江農業合作化名村的“典型經驗
三 浙江農業合作化名村建制的歷史演變
四 浙江農業合作化名村經濟社會現實發展
五 總結
第六章 典型歷史文化村落的宗族意識
——浙江溪口村案例研究
一 前言
二 調查案例
三 個案的宗族形態考察
四 個案的宗族意識考察
五 結論
第七章 浙江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與持續發展研究
一 前言
二 歷史文化村落及古建筑的保護與管理
三 歷史文化村落及古建筑的利用方式
四 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面臨的問題及政策建議
第八章 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個案研究
一 前言
二 臨安市農村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調查報告
三 龍泉市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調查報告
四 安徽和陜西等地古村落保護利用工作調研報告
五 促進浙江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的幾點建議
第九章 浙江省歷史文化村落保護與利用規劃
一 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規劃的重要性
二 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的國內外經驗
三 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規劃總綱
四 歷史文化村落空間布局規劃
五 歷史文化村落保護規劃
六 歷史文化村落利用規劃
七 經營管理和能力建設規劃
第十章 余論:中國歷史名村變遷與當今美麗鄉村建設
一 中國歷史名村變遷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二 中國歷史名村變遷研究的樣本、框架、方法及產出
三 中國歷史名村變遷研究主要結論及其對美麗鄉村建設的啟迪
后記
一 浙江歷史文化村落分布情況
二 浙江歷史文化村落地域類型和特征
三 浙江歷史文化村落文化特征
四 浙江省樣本村歷史文化遺存及經濟社會狀況
第二章 晚清江南農村產權交易制度研究
——諸葛村契約文書解讀
一 前言
二 諸葛村契約文書概況、格式及構成要件
三 諸葛村土地產權交易歷史背景及產權分化
四 諸葛村房屋及其他類型產權的交易
五 江南農村產權交易制度區域特征及啟示
附錄:諸葛村《南陽明德堂記屋契田業總簿》原文、斷句及注釋
第三章 典型歷史文化村落的農業和工商業經濟
——李村村個案研究
一 前言
二 李村村農業經濟的發展變遷
三 李村村工商業經濟的發展歷程和現實情況
第四章 典型歷史文化村落的集體經濟與農民生活
——李村村案例研究
一 前言
二 李村村集體經濟的歷史變遷與現實發展
三 李村村農戶經濟與農民生活
第五章 浙江農業合作化名村經濟社會變遷
——以入編《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的村為例
一 引言
二 浙江農業合作化名村的“典型經驗
三 浙江農業合作化名村建制的歷史演變
四 浙江農業合作化名村經濟社會現實發展
五 總結
第六章 典型歷史文化村落的宗族意識
——浙江溪口村案例研究
一 前言
二 調查案例
三 個案的宗族形態考察
四 個案的宗族意識考察
五 結論
第七章 浙江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與持續發展研究
一 前言
二 歷史文化村落及古建筑的保護與管理
三 歷史文化村落及古建筑的利用方式
四 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面臨的問題及政策建議
第八章 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個案研究
一 前言
二 臨安市農村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調查報告
三 龍泉市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調查報告
四 安徽和陜西等地古村落保護利用工作調研報告
五 促進浙江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的幾點建議
第九章 浙江省歷史文化村落保護與利用規劃
一 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規劃的重要性
二 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的國內外經驗
三 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規劃總綱
四 歷史文化村落空間布局規劃
五 歷史文化村落保護規劃
六 歷史文化村落利用規劃
七 經營管理和能力建設規劃
第十章 余論:中國歷史名村變遷與當今美麗鄉村建設
一 中國歷史名村變遷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二 中國歷史名村變遷研究的樣本、框架、方法及產出
三 中國歷史名村變遷研究主要結論及其對美麗鄉村建設的啟迪
后記
展開全部
浙江歷史文化村落變遷與發展 作者簡介
李琳琳,1985年生,河北定州人。浙江農林大學文法學院教師,博士,研究方向為農業農村轉型中的組織發展與文化變遷。 吳一鳴,1986年生,浙江蘭溪人。浙江農林大學文法學院教師,韓國牧園大學管理學博士生,研究方向為鄉村治理與古村落土地制度。 王欣,1973年生,浙江嵊州人。浙江農林大學風景園林與建筑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博士,研究方向為風景園林理論歷史與遺產保護。
書友推薦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