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混合現代性:媒介化社會的傳播圖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05907
- 條形碼:9787520305907 ; 978-7-5203-059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混合現代性:媒介化社會的傳播圖景 本書特色
《混合現代性:媒介化社會的傳播圖景》是關于傳媒與現代性方面的研究又一力作。 在這本書中,作者梳理了各種不同層面的現代性理論,提出了“混合現代性”的概念,這一概念是很有學術張力的,這一理論創新是站得住腳的,對我們進一步思考傳媒(傳播)與現代關系問題,提供了一個全力的視角。
混合現代性:媒介化社會的傳播圖景 內容簡介
現代性與中國正面臨怎樣的“現代性”是一個近年備受關注的問題,尤其在媒介化社會日益成為現實的語境下,傳媒作為一種不容忽視的力量如何嵌入到中國社會的每一個層面,又產生了怎樣的回應,更是值得深入剖析。 《混合現代性:媒介化社會的傳播圖景》延續安東尼·吉登斯、約翰·B.湯普森的理論脈絡,將傳媒作為現代性動力維度,立足于中國的社會現實,提出了“混合現代性”的概念,認為中國的傳媒現代性既是一種現實的描述,又深蘊著目的性期許,進而在個體、社區和國家層面上做了經驗性研究。
混合現代性:媒介化社會的傳播圖景 目錄
**節 作為問題與語境的現代性
一 現代性已經千瘡百孔了嗎?
二 現代性問題的中國境遇
三 混合現代性
第二節 歧義與紛爭:兩個概念的歷史
一 現代性
二 媒介化社會
第三節 思路、方法與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內容框架
第二章 混合現代性與媒介化社會
**節 混合現代性的理論構架
一 現代性的理論譜系與生成路徑
二 混合現代性的中國描述
第二節 媒介化社會的層級構建
一 媒介化社會的形成邏輯
二 媒介化社會的層級構建
第三章 個體體驗:縱橫交錯的傳媒近用感悟
**節 理論與現實視野中的中國受眾
一 從宣傳對象到意義生產和媒介使用者
二 參差不齊的受眾分布
第二節 媒介資源:個體的認知與占用
一 它闖入了“我”的生活
二 “接活”——聯結內外
第三節 媒介內容:千差萬別的感知與移置
一 給“宅”或“迷”一個理由
二 在變與不變之間
第四節 混合現代性中的個體化
一 混合現代性與個體化
二 “造夢空間”:媒介為日常生活定向
第四章 社區圖景:現代性的追求與媒介資源利用
**節 傳媒與社區
一 社區概念與傳播之間的關系
二 中國鄉村社區的衰落與重建
三 傳媒何為?
第二節 個案分析:一個少數民族社區的認同再造與媒介實踐
一 緣起
二 斷裂的歷史
三 接續的努力:從星星之火開始?
四 交流與媒介實踐:內外兼修與新舊雜糅
五 小結
第三節 為社區定向——一個鄉村社區的互聯網實踐
一 互聯網與鄉村社區的現代性問題
二 邊緣重生的可能與現實
三 力量與路徑:政府和市場雙重推動
四 小結
……
混合現代性:媒介化社會的傳播圖景 作者簡介
洪長暉,安徽績溪人,傳播學博士,浙江傳媒學院文化創意學院副教授,浙江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后,中國廣告協會學術委員,中國高教影視學會媒介文化委員會理事。依次求學于廈門大學、浙江大學,曾先后在菲律賓馬尼拉、廈門等地擔任記者、編輯,先后任教于福建工程學院、浙江傳媒學院,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五十余篇,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部級社科項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