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自己的遠方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827369
- 條形碼:9787516827369 ; 978-7-5168-2736-9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自己的遠方 本書特色
遠方是作者內心預設的詩境,明知它煙火的氣息深厚,仍對它擁有渴望的詩意,而生活的周遭,是無法逃避的俗境,但作者亦在其中醞釀著詩心。在享受遠方帶給我的萌動詩意之外,也體味了遠方的日常、遠方的煙火。作者的文字,收放自如,剛柔相濟,傳達出來的典雅精神,更有一種對自然、對人生的真情實感,和對這個世界、對身邊親友的愛心。
自己的遠方 內容簡介
在這本散文中,有受傷的樹,還有被掃帚驅趕著盲目亂撞的蝙蝠,更有那種養不活的麻雀,那聲聲的尖叫,那撞墻的慘烈,充滿震撼的力量。還有高山的巍峨,草原的無垠,大海的遼闊,云空的深邃,花朵的芬芳,草木的葳蕤,風雨的蕭疏,鳥雀的歡歌……文字悠然透著縷縷柔情與歡愉。
自己的遠方 目錄
**輯 遠方的煙火
云南:**次的遠方??/??002
在那遙遠的地方??/??014
我們的東北??/??023
在三亞,面朝大海??/??032
味道重慶??/??037
傾聽草原??/??047
井岡紅旗??/??057
黃山的雨??/??059
我在橋上看上海??/??063
西塘的夜??/??066
風在塘棲??/??069
冬日洞頭??/??076
旅門??/??081
第二輯 門前的風景
088??/??皤灘:繁華與蒼涼只隔一墻
093??/??國清寺的陽光
100??/??塔院有聲
105??/??楚門風情
110??/??杜橋:游走在新與舊之間
116??/??浦壩港的風
123??/??流水的青瓷
127??/??雅俗小芝
131??/??冰里蘭田
134??/??別有硐天在長嶼
137??/??秋色滿茶遼
140??/??山野枧頭
144??/??田野
147??/??野村
151??/??露營牛尾塘
155??/??本色嶺根
157??/??八月十五夜觀潮
160??/??半山晨昏
163??/??湖上的時間
第三輯 萬物的光輝
倔強的麻雀??/??168
我家養過的那些貓??/??175
好狗貝貝??/??184
親愛的“夜游”??/??202
兩只春天的鳥??/??205
鳥群??/??207
牛·人??/??210
桃開三兩枝??/??213
約會春天??/??217
春風里,一棵受傷的樹??/??220
春暖??/??223
江南花開??/??225
溫暖的黃雨傘??/??227
梧桐·草??/??230
鄉下的夜??/??232
江邊啖月??/??236
行道樹??/??239
每一塊石頭都有自己的語言??/??244
大雨過境??/??247
它們在這里??/??250
自己的遠方 節選
我們的東北 哈牡高速 也許九月并不是去東北的*佳時節。北國,總是在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時候去才夠味。但是去了才發現秋日的東北也別有一番豪情風味。相較之下,江南的田野就實在太過精致了,甚至都顯得有點小氣了。 車奔馳在哈牡高速上,視野毫無遮攔,兩旁的稻田在秋日的陽光里被燒成豐收的海,無邊無際,稻浪滔天,沖擊人的眼球,激蕩人的心神。 到處是莊稼,到處是豐收的氣息。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架式的遼闊、廣袤,還有開天辟地的豪邁,嚇得習慣了豆腐塊水田的江南人一聲驚呼。 沒有密密麻麻的房子,村莊淹沒在道路的遠方,紅色、藍色頂的鐵皮屋在金色里開成嬌艷的花。炊煙升起,飄散在原野上,再遠處,碧綠起伏的群山映著天際,像一幅色彩鮮明的寫意風景畫。每戶人家或大或小的院落里掛滿了苞米——是的,東北人管它叫苞米,我們是叫玉米。前者粗獷,后者雅致。一串一溜的,洋溢著富足,這富足里大概也正在醞釀著許許多多的“鄉村愛情故事”吧。這么大的地盤,這么多的稻子、苞米,怎么收得完呢?看稻子沉甸甸地低著頭,盼著呢——真叫人著急。小時候,我家的一畝三分田就讓全家忙得夠嗆了。更糟的是,萬一來了場雨,一年的收成就要到泥水里找了。 東北的朋友聽著,然后善意地笑了,說九月的東北幾乎不下雨;又用手指指車的另一邊:人在忙,收割機也正忙著呢。可我還是覺得東北的人對收獲太漫不經心了,一路走來,有幾塊地上有人或機器在忙? 趴在車窗上,好不容易又看到有人在路邊一片瓜地里走動,聽不見聲音,只見他們三三兩兩地坐著,談笑著,然后手不緊不慢地動著,把熟透的瓜果攏成一堆,朋友說這是做種用的才留到現在。還有一個男人躺在邊上玉米地的陰影里,瞇著眼吸口煙,然后睜眼看著煙霧緩緩飄起,消散在玉米秸稈輕輕晃動的影子中,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悠閑自得,像他們的日子。在這廣袤天地生長、生活的人們,也許都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從容自若吧。春播秋收,我們沒能看到他們辛勤的耕耘,但大地慷慨的回報應是他們堅實的底氣吧。 這片神奇的黑土地啊! 車過了,我看不見他們了。午后的陽光仍冒著熱氣,天空很高很藍,托著絲絲的云。遠處山色的變化剛剛起步,近處的莊稼在風的輕撫下泛著微浪。畫面定格在這里:空曠、寧靜、祥和,有一種人與自然合一的自在。 我突然為自己剛才的憂心忡忡感到好笑了:從沒聽過東北有苞米、稻子爛在田地里呀! 大美長白山 長白山景區門口書有“大美長白山”,字體雄壯有力。其大其美一語概之,這對我很有吸引力。進山,一路的參天大樹,坐車就像游一條樹的長河。清晨的陽光偶爾透過枝葉滾落下來,覺得自己成了一只穿梭在叢林中的螞蟻。 不知不覺,路邊的樹由綠而黃,從闊葉到針葉,從挺拔的白樺到彎曲的岳樺,*后只剩下黑灰的山體矗立在藍天碧穹下,無語的蒼涼。 同行很多人把岳樺當成了白樺,但我知道它不是:長白山凌厲的山風早把它吹成了永遠挺身向上的模樣。 車在山道上蜿蜒,單一的灰褐一直伴著我們上山。不是春夏,看不到山花爛漫的盛景。只有這沉默的色彩和灰藍的天際,還有山下凝重的綠色,在視野中延伸,在遠處渾然一體。站在山頂,情不自禁張開雙臂,寧愿此刻是一只蒼鷹,融入這一片無邊的廣闊中。眼是空的,心是滿的。 天池在無數人的圍觀中,淡然安詳,紛紛擾擾的水怪傳聞和成千上萬道目光都沒有打破它的寧靜。是因為水總能以*大的力量容納一切嗎?你碧綠的水里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呢?天上竟然還存留了一彎冷月,陽光正酣,它卻徘徊不肯離去。透著一股涼意,冷冷地看著山頂熱鬧來回的人。千百年里,有多少個“我”來,又有多少個“我”去了?在時間的荒野里,變者“曾不能以一瞬”,不變者卻無窮盡也。 車沿原路下來,心還停在山頂和那輪冷月靜默對視。晚上,就住在山腳下的溫泉賓館。一幫人飯后順路溜達,沒有路燈,月光照著,不是很明朗。周圍黑黢黢的,山比白日里看起來還要高大,邊上林子像蟄伏的怪獸,不時傳出些輕輕的沙沙的聲響,人的腳步清晰可聞。 夜色也掩藏了身份和年齡,大家隨意地開著玩笑,都一把年紀了還搞著惡作劇。*后有人玩了一把大的,突然吼了一聲:“那邊有老虎——”惹得大家一陣驚叫。膽小的撒腿就跑,膽大的在后面起哄。一會兒回過神來,不由全都哈哈大笑。 這時人和這天地一般自由。 枕著翻滾的流水,一夜好眠。 早上,在長白山瀑布的轟鳴聲中醒來。推開窗,在兩旁灰褐的山體中間,一條白簾垂直正下。走近,它氣勢洶洶地沖下,聲如雷鳴,匯成一條不大卻水流湍急的溪流,翻著滾滾白浪雄赳赳、氣昂昂,大步流星地向遠方走去,連頭也不曾一回。 半路,邊上的巖石被硫黃熏得色彩斑斕,溫泉翻騰的熱氣在陽光下迷蒙如仙境,把溪流襯得像天河一樣雄壯。 到了谷底森林,它卻又在層層密密的樹林中穿行,一路狂歡,匯成洞天瀑布,在令人意想不到的巖石裂縫中呼嘯而下,水流撞擊著腳下黑色的巖石,有壯士殺身成仁般的決絕氣勢。 可是,小天池卻靜坐在長白山腳,掩在五彩樹叢中,如閨中女子一般嫻靜溫婉。還有,綠淵潭,是費了一些曲折才見到的,突然如一顆明珠一樣出現在你下方,環抱在翠山綠樹中,潭底沉浮的游魚、枯枝、淤泥都清楚可見,越發顯得它明艷清澈。邊上瀑布從幾塊巨石上飛瀉下來,平添了一分英氣,與小天池相得益彰,如《雪山飛狐》里的苗若蘭和袁紫衣。 或者,自然深諳剛柔相濟的法則,在粗獷的白水河邊,配上秀麗的小天池和綠淵潭,如英雄、美人相知相惜,怎么看都是一部精彩的傳奇。
自己的遠方 作者簡介
張文志,女,臺州人,現供職于臺州市文聯《臺州文學》編輯部,浙江省作協會員,入選浙江省第三批“新荷計劃”人才庫。著有評論集《最美的相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