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結構性通縮形成機制及調控體系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66656
- 條形碼:9787520366656 ; 978-7-5203-666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結構性通縮形成機制及調控體系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從中國宏觀經濟現實背景出發, 探究、證實和總結中國結構性通縮的形成機制, 并建立包括通縮判定、調控底線和目標、預測與預警、調控原則和措施、調控效果評價及政策建議在內的中國結構性通縮調控體系, 為中國未來可能出現的結構性通縮的預防和調控提供理論基礎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性政策框架。
中國結構性通縮形成機制及調控體系研究 目錄
**章 緒論
**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提出
第二節 研究意義
第三節 研究范疇、內容框架與方法
第四節 基本觀點與創新之處
第五節 小結
第二章 國內外有關通貨緊縮的文獻綜述
**節 通貨緊縮的定義和判定標準的研究
第二節 國內外有關通貨緊縮的理論研究
第三節 國內外有關通貨緊縮影響的研究
第四節 2012-2016年中國通貨緊縮的研究
第五節 小結
第三章 中國歷次通貨緊縮的比較分析
**節 1992年以來中國所經歷的四次通貨緊縮
第二節 1998-2000年中國通貨緊縮
第三節 2001-2002年中國通貨緊縮
第四節 2008-2009年中國通貨緊縮
第五節 2012-2016年中國通貨緊縮
第六節 小結
第四章 2012-2016年中國結構性通縮形成的理論研究
**節 CPI與PPI的構成以及四重機制非對稱作用
第二節 供需失衡機制非對稱作用對結構性通縮影響
第三節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機制非對稱作用對結構性通縮影響
第四節 “債務一通縮”機制非對稱作用對結構性通縮影響
第五節 勞動力成本機制非對稱作用對結構性通縮影響
第六節 小結
第五章 多重機制非對稱作用下的中國結構性通縮:因子分析
**節 宏觀經濟因素對結構性通縮影響的因子分析
第二節 多重機制對結構性通縮影響的實證分析
第三節 2012-2016年中國結構性通縮調控措施的效果模擬
第四節 小結
第六章 多重機制非對稱作用下的中國結構性通縮:CPI與PPI背離
**節 中國CPI與PPI背離特征分析
第二節 中國CPI與PPI背離的文獻評述
第三節 中國CPI與PPI背離的MS-VAR研究方法
第四節 中國CPI與PPI背離的實證結果分析
第五節 中國CPI與PPI背離實證結果的穩健性檢驗
第六節 小結
第七章 多重機制非對稱作用下的中國結構性通縮:PPI與CPI的傳導
**節 上游PPI與下游CPI的相互傳導機制
第二節 PPI與CPI相互傳導關系的文獻綜述
第三節 PPI與CPI相互傳導關系的研究方法
第四節 PPI與CPI相互傳導關系的實證結果分析
第五節 小結
第八章 美國和日本通縮歷程與調控經驗借鑒
**節 20世紀以來美國和日本經歷的幾次通縮
第二節 1929-1933年大蕭條時期美國的通貨緊縮
第三節 1997-1999年美國的良性通貨緊縮
第四節 2008-2009年次貸危機下美國通貨緊縮
第五節 2015年美國短暫通貨緊縮
第六節 1985-2006年日本的通貨緊縮
第七節 2009-2016年日本的通貨緊縮
第八節 小結
第九章 中國結構性通貨緊縮調控體系的建立
**節 中國結構性通縮調控體系的基本框架
第二節 中國結構性通縮調控的底線與目標
第三節 中國結構性通縮的預警與預測
第四節 中國結構性通縮調控的原則與方案措施
第五節 中國結構性通縮調控的效果評價與建議
第六節 小結
第十章 2012-2016年中國結構性通縮調控經驗總結
**節 需求側管理:總量調控和結構性優化并重
第二節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供給結構
第三節 前瞻性和區間調控:提高對通縮的預測能力和容忍度
第四節 2012-2016年中國結構性通縮調控的思考
第五節 小結
參考文獻
后記
**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提出
第二節 研究意義
第三節 研究范疇、內容框架與方法
第四節 基本觀點與創新之處
第五節 小結
第二章 國內外有關通貨緊縮的文獻綜述
**節 通貨緊縮的定義和判定標準的研究
第二節 國內外有關通貨緊縮的理論研究
第三節 國內外有關通貨緊縮影響的研究
第四節 2012-2016年中國通貨緊縮的研究
第五節 小結
第三章 中國歷次通貨緊縮的比較分析
**節 1992年以來中國所經歷的四次通貨緊縮
第二節 1998-2000年中國通貨緊縮
第三節 2001-2002年中國通貨緊縮
第四節 2008-2009年中國通貨緊縮
第五節 2012-2016年中國通貨緊縮
第六節 小結
第四章 2012-2016年中國結構性通縮形成的理論研究
**節 CPI與PPI的構成以及四重機制非對稱作用
第二節 供需失衡機制非對稱作用對結構性通縮影響
第三節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機制非對稱作用對結構性通縮影響
第四節 “債務一通縮”機制非對稱作用對結構性通縮影響
第五節 勞動力成本機制非對稱作用對結構性通縮影響
第六節 小結
第五章 多重機制非對稱作用下的中國結構性通縮:因子分析
**節 宏觀經濟因素對結構性通縮影響的因子分析
第二節 多重機制對結構性通縮影響的實證分析
第三節 2012-2016年中國結構性通縮調控措施的效果模擬
第四節 小結
第六章 多重機制非對稱作用下的中國結構性通縮:CPI與PPI背離
**節 中國CPI與PPI背離特征分析
第二節 中國CPI與PPI背離的文獻評述
第三節 中國CPI與PPI背離的MS-VAR研究方法
第四節 中國CPI與PPI背離的實證結果分析
第五節 中國CPI與PPI背離實證結果的穩健性檢驗
第六節 小結
第七章 多重機制非對稱作用下的中國結構性通縮:PPI與CPI的傳導
**節 上游PPI與下游CPI的相互傳導機制
第二節 PPI與CPI相互傳導關系的文獻綜述
第三節 PPI與CPI相互傳導關系的研究方法
第四節 PPI與CPI相互傳導關系的實證結果分析
第五節 小結
第八章 美國和日本通縮歷程與調控經驗借鑒
**節 20世紀以來美國和日本經歷的幾次通縮
第二節 1929-1933年大蕭條時期美國的通貨緊縮
第三節 1997-1999年美國的良性通貨緊縮
第四節 2008-2009年次貸危機下美國通貨緊縮
第五節 2015年美國短暫通貨緊縮
第六節 1985-2006年日本的通貨緊縮
第七節 2009-2016年日本的通貨緊縮
第八節 小結
第九章 中國結構性通貨緊縮調控體系的建立
**節 中國結構性通縮調控體系的基本框架
第二節 中國結構性通縮調控的底線與目標
第三節 中國結構性通縮的預警與預測
第四節 中國結構性通縮調控的原則與方案措施
第五節 中國結構性通縮調控的效果評價與建議
第六節 小結
第十章 2012-2016年中國結構性通縮調控經驗總結
**節 需求側管理:總量調控和結構性優化并重
第二節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供給結構
第三節 前瞻性和區間調控:提高對通縮的預測能力和容忍度
第四節 2012-2016年中國結構性通縮調控的思考
第五節 小結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中國結構性通縮形成機制及調控體系研究 作者簡介
龍少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重慶大學公共經濟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新華社特約經濟分析師。The Society for theAnalysis of Government and Economics會員,中國宏觀經濟管理教育學會常務理事。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國務院經濟普查辦公室、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等項目。擔任Economic Research、GlobalJournal of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金融研究》、《世界經濟》等期刊審稿專家。在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Economic Research、《金融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多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載。
書友推薦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