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小說中的大時代與小時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7862295
- 條形碼:9787537862295 ; 978-7-5378-622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小說中的大時代與小時代 內容簡介
本書收入作者從2013年到2018年的部分評論文章,是對中國當代長篇小說研究和評論探討的階段性理論文章集。其中包括文論“熱點”、文學縱橫談、實力派作家“細讀”、短篇小說“盤點”、在“對話”中“求真”,共分五輯,一輯五篇,凡二十五篇。大致代表了作者當下的評論方向和所能達到的成就。這些文章對新時期以來中國當代長篇小說創作之于時代的意義和價值做出了深入的分析和研判,情理并茂,嚴整獨到,充分體現了作者四十年評論生涯的突出成績和主要觀點。
小說中的大時代與小時代 目錄
文論“熱點”
003 文學經典:在危機中再造
015 現實主義:少了什么,多了什么?——關于現實主義文學的境遇、發展的思考
030 小說文體與“總體性”思想——兼談近期中短篇小說創作
046 社會轉型中的鄉村小說命運
063 塑造更多樣更豐盈的人物形象
文學縱橫談
075 趙樹理的文學價值觀
085 “對話批評”的發現與創造
093 小說形而上世界的猜想
100 觀念的演變——當代短篇小說一個側面的考察
115 短篇小說:龐大樂隊中的**小提琴
實力派作家“細讀”
125 重構文學“重器”的形質——莫言近期短篇小說綜論
136 文學轉型時期的探索與構建——評王安憶的小說理論及創作
155 傾心營造小說的形而上世界——畢飛宇的小說理論與創作
172 黑白世界中的文化“風景”——評儲福金長篇小說《黑白》《黑白·白之篇》
186 重返故鄉、重溫童年的意義——評李云雷的小說創作
短篇小說“盤點”
199 題材的興衰與文學的轉型——2013年短篇小說述評
213 文學轉型中的潛滋暗長——2014年短篇小說述評
226 在“非經典化”的路徑上——2015年短篇小說批評
240 小說的“小道”與“大道”——2016年短篇小說批評
254 “大時代”與“小時代”的糾纏——2017年短篇小說述評
……
小說中的大時代與小時代 節選
序言 置身在文學潮流中 四十年,在一個國家的歷史中,只是一個短時段;但我們剛剛經歷的四十年,卻是一個空前的、特別的歷史時期。四十年,在一個人的一生中,可謂是“大半輩子”,不管是落在哪個年齡段,都是影響終身的。對“50后”人而言,這四十年貫穿了他們的青年、中年乃至老年。 驀然回望,我的文學評論生涯已是整整四十年。1978年,我在山西大學中文系畢業,同時,我的**篇文學評論《重評〈三年早知道〉》,在剛剛復刊的《山西大學學報》第1期發表。四十年來,我沿著這條道路,孜孜矻矻,不懈求索,發表和出版了數百篇文章、十多本著作,凡數百萬字。我們置身在一個深刻而劇烈的社會轉型中,置身在一個浩蕩而變幻的文學潮流中。社會和文學提供給我們一個廣闊的人生舞臺,我們在這個舞臺上尋找和實現我們自己。盡管我知道文學的力量很有限,我的建樹很平凡,但文學評論確實成了我的安身立命之本。 如何認識四十年來的中國歷史和文學發展呢?可以有多種多樣的立場、角度。從社會學的角度看,當下中國正在經歷的這場社會變革,是從傳統的農業社會和文明向現代城市社會以及現代工業科技文明的艱難蛻變。經濟的變革,帶動著政治、社會、文化、道德以及日常生活的全方位改革。改革從來就是一把“雙刃劍”,它在推動社會進步、發展、民主、富強的進程中,也難以避免地會出現生態破壞、社會失范、貧富懸殊、官員腐敗、人性異化、道德滑坡以及各種精神疾病的發作。社會轉型是歷史的跨越,也是痛苦的“革命”。文學與社會從來都是相伴相行的,文學來源、孕育于社會,但又作用、推進著社會。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新時期文學到90年代之后的多元化時期文學,文學與時代、與民眾,同頻共振,涌現了大批的優秀作家和作品,同時它在一次次的探索、變革中,也一步步地從傳統走向了現代。文學評論與文學創作是整個文學事業中的“雙翼”,文學評論作為不可或缺的“一翼”,在四十年的社會和文學歷程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長和發展。它追蹤創作,激濁揚清,引導實踐,有力地推動著文學和社會的前行;它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有了眾多的評論刊物,有了龐大的評論隊伍,文學評論成了一個獨立、自足的世界。有人說:中國文學進入了一個評論的時代。作為一個文學評論作者,遭遇這樣一個時代,是幸運的! 我從1978年開始,先是在大學當教師,后到文學刊物做編輯,又轉文學院成為專業作家,文學評論的寫作是我的專業,更是我的志業。我從山西作家作品的評論開始,逐漸擴展到全國作家作品的研究;從鄉村小說的解讀起步,不斷滲透到短篇小說文體、文學評論問題、文學思潮和現象等的探索。研究的課題和方向越來越開闊,進入的領域和世界也越來越宏大。我從高等院校調入作家協會,親身感受了學院派的治學方法和協會派的研究風格,努力取長補短,熔學院派的理性和協會派的感性為一爐,竭力寫出一種既富有學術品格又富有藝術神韻的作品。我知道這是一個高遠的目標,但我在全力以赴地靠近它。 ……
小說中的大時代與小時代 作者簡介
段崇軒 1952年生,山西原平人。1978年畢業于山西大學中文系,歷任山大中文系教師、《山西文學》月刊社編輯、主編,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現任山西作協文學評論專業委員會主任,山西文學院一級作家。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 1978年開始從事中國當代文學及文學評論研究,著有長篇傳記《趙樹理傳》(合作),評論集《生命的河流》《邊緣的求索》《地域文化與文學走向》,專著《鄉村小說的世紀沉浮》《馬烽小說藝術論》,散文隨筆集《藍色的音樂》等十多種。專著《中國當代短篇小說演變史》,入選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有多篇作品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趙樹理文學獎等獎項。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