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希波克拉底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2312258
- 條形碼:9787802312258 ; 978-7-80231-225-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希波克拉底文集 內容簡介
本書是希波克拉底的傳世巨著, 內容包括: 古代醫學論、流行病論、預后論、藝術論、醫師論、外科論、骨折論、關節論、自然人性論、健康人攝生論、格言醫論、夢論等。
希波克拉底文集 目錄
氣候水土論
流行病論一
流行病論三
箴言論
營養論
預后論
急性病攝生論
神圣病論
藝術論
呼吸論
法則論
禮儀論
醫師論
生齒期論
外科論
頭韶外傷論
潰瘍論
痔論
瘺論
骨折論
關節論
整復論
自然人性論
健康人攝生論
體液論
格言醫論
攝生論一
攝生論二
攝生論三
夢論
附錄
后記
希波克拉底文集 節選
《希波克拉底文集》: 6.必須明確,有些人患病時不宜進流食,一旦他們攝入流食,發熱和疼痛就會明顯加劇。顯然,攝入的東西改善了營養卻加重了疾病,反而削弱了身體。這種狀態的人,如果食用面包、大麥餅等干食物,即便食量很少,其所受的損害也比單純食用流質食物明顯大十倍以上,因為食物對他們來說過于堅硬了。宜食流食不宜食干食的病人,吃干食越多,身體受害愈重,病情愈重,即便少量進食也會導致疼痛。所有痛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一個,即食物過硬。它對人體的損害*為明顯。 7.在下述兩種人的目的之間有什么區別呢?醫生作為被承認的手藝人,發現的生活方式和營養要適合于病態,另一種人則發現適合于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代替舊的原始的生活方式。我的看法是,他們的推理論證是統一的,發現的東西彼此相同。一個是企圖除去健康人無法消化吸收的食物的粗糙部分,另一個是設法消除某一個體暫時不能消化吸收的東西。后者的任務更為復雜,要求更大的耐心。前者是作為起點早出現一步,除了著眼點不同,二者追求的對象又有何區別呢7 8.比較一下健康人和病人的食物會發現,動物(野獸和牲畜)性食物并不是更有害。一個人患了一種不很輕也不很重的病,很可能得不到恰當的治療,他可能想吃在健康情況下常吃的、有益人體的面包、肉或其他食物,但是食量遠比健康時為少。這種食物的性質既不太軟也不太硬,而且可能僅食用其中的一種,比如豌豆、大麥或其他類似也可強壯牛、馬的食物。他吃得可能遠比他能吃下的少。若是健康人這樣做,他一點也不會感到痛苦,而病人誤吃了面包、大麥烤餅則比較危險。所有這些都是在檢驗醫學藝術,如果深入研究下去,則可明了真相。 9.如果事情如上述舉例那樣簡單,無論病人還是健康人都會被堅硬的食物傷害而受稀軟的食物所補益,如此,則不再有何困難。不過實際上,求助于稀軟食物必須確保安全。一個人進食不足與過飽同樣錯誤,會導致同樣的害處。禁欲對人類體質的破壞力極大,可使人衰弱,甚至死亡。放血會引起其他害處,與飽食不同,但二者同樣對人體有嚴重損害。因而,這些病變化多端,極其復雜,需要更準確、更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然而,除了人體感覺之外,現在的知識又無法用數字、重量等將治療方法講得很準確。因此,有關知識達到僅有某些小的差錯已是很不容易了。對每一位只犯小錯誤的醫生,我由衷地贊賞。完全不犯錯誤的醫生實際上是有的,但極少見。因此,大多數醫生依我看就像一個蹩腳的舵手,在風平浪靜中掌舵時,他們的錯誤很長時間不會被注意,但是一旦暴風雨猛烈地撲向他們,所有的人就會發現,造成沉船完全是由于舵手的無知和蠻干。故而,盡管庸醫在醫生中占大多數,但由于很多人的病也不那么嚴重,庸醫的絕大部分錯誤對病人的損害一般不很明顯。外行人或許看不出庸醫的原形,但是當庸醫遇到嚴重、劇烈而危險的疾病時,他們的錯誤和技術的缺陷就會暴露無遺。無論水手還是醫生,一旦要騙入,將迅即遭到報應。 10.一個人不合時宜地禁食后受到的痛苦并不比進食過多時輕,人們在健康時很容易明白這一點。有些健康人每日一餐便很好,于是他們養成了每日一餐的習慣。另外一些人還要吃午餐——每日兩餐才好。此外,出于不同的理由,有的人吃一餐,有的人吃兩餐。對大多數人來說,每日一餐和每日兩餐可能無何區別。但是,如果他們必須在室外勞動,他們就會覺得不舒服。假如他們將自己的生活方式改變一天,哪怕是半天,也會覺得格外難受。有些人的身體和精神變得笨拙、遲鈍,就是由于多吃了午餐,而他們是不宜吃午餐的。他們只能在呵欠連天、睡眼惺忪和口干舌燥中消磨時光。 ……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