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軌道交通規劃設計與施工管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65665
- 條形碼:9787568065665 ; 978-7-5680-6566-5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軌道交通規劃設計與施工管理 本書特色
軌道交通基礎理論及實踐成果總結建設軌道交通成為現代化都市解決交通擁堵、城市交通用地緊張等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并成為新城區規劃的重要內容。目前具有一定規模的城市均在尋求規劃建設軌道交通的契機,或者在探索建設軌道交通網絡的*優模式。本書的研究內容可為軌道交通的規劃及管理提供可供應用的指導。 本書涉及基礎理論及實踐研究,向讀者闡述了如何靈活運用基礎理論解決實際的交通規劃問題,以期幫助讀者加深對基礎理論的理解和提高應用能力。
軌道交通規劃設計與施工管理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分為13章。在前7章中, 著重闡述了軌道交通概論、軌道交通系統組成、軌道交通項目建設審批程序、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理論與方法、軌道交通需求預測理論與方法、軌道交通車站規劃與設計、軌道交通樞紐與換乘設計, 以期使讀者在系統掌握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基礎理論的前提下, 充分掌握關鍵技術, 有效地指導城市軌道交通規劃等前期工作。在后6章中, 作者通過介紹明挖隧道施工法、淺埋暗挖施工法、盾構施工法、其他特殊施工方法、軌道交通工程施工風險管理和城市軌道交通環境控制與安全管理, 向讀者進一步闡述如何靈活運用基礎理論解決實際的交通規劃問題, 以期幫助讀者加深對基礎理論的理解和提高應用能力。
軌道交通規劃設計與施工管理 目錄
1.1 軌道交通的發展概況
1.2 公共交通與軌道交通的類型
1.3 軌道交通建設的必要性
第2章 軌道交通系統組成
2.1 線路與軌道
2.2 車輛與限界
2.3 軌道交通供電設備
2.4 軌道交通通信設備
2.5 軌道交通信號設備
2.6 軌道交通環境控制系統
第3章 軌道交通項目建設的相關研究
3.1 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建設審批程序
3.2 軌道交通項目建議書的編制
3.3 軌道交通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
3.4 軌道交通項目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第4章 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理論與方法
4.1 線網規劃的意義與原則
4.2 線網規劃的內容與流程
4.3 線網規劃方法與評價
4.4 線網構架及方法
4.5 線網規模的合理性研究
第5章 軌道交通需求預測理論與方法
5.1 軌道交通需求預測概述
5.2 四階段交通需求預測模式
5.3 客流預測的精度把控
第6章 軌道交通車站規劃與設計
6.1 軌道交通車站概述
6.2 車站的分布與規劃
6.3 軌道交通車站的設計
第7章 軌道交通樞紐與換乘設計
7.1 軌道交通樞紐的概念與類型
7.2 軌道交通之間的換乘
7.3 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之間的換乘
7.4 軌道交通與小汽車、出租車之間的換乘
7.5 軌道交通與慢行交通之間的換乘
第8章 明挖隧道施工法
8.1 基坑支護設計及施工要點
8.2 地下連續墻結構設計及施工
8.3 明挖隧道襯砌結構與設計計算
8.4 明挖隧道施工輔助作業
第9章 淺埋暗挖施工法
9.1 淺埋暗挖施工法概述
9.2 淺埋暗挖法中的初期支護
9.3 淺埋暗挖法中的二次支護
9.4 隧道施工中的超前支護
9.5 淺埋暗挖法施工中的監控量測
第10章 盾構施工法
10.1 盾構施工法概述
10.2 盾構法施工工序
10.3 盾構法的隧道襯砌
第11章 其他特殊施工方法
11.1 沉管施工法
11.2 高架結構施工
11.3 無砟軌道施工
11.4 無縫線路施工
第12章 軌道交通工程施工風險管理
12.1 軌道交通工程施工風險管理概述
12.2 軌道交通工程施工風險辨識
12.3 軌道交通工程施工風險評價模式構建
12.4 軌道交通工程施工風險預警系統
第13章 城市軌道交通環境控制與安全管理
13.1 城市軌道交通的環境控制系統
13.2 城市軌道交通的安全管理
參考文獻
結語
軌道交通規劃設計與施工管理 作者簡介
羅旭,1979年生人,任教于暨南大學力學與建筑工程學院,橋梁設計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包括橋梁結構理論與設計、結構有限元分析、結構抗震、結構健康監測。已公開發表學術文章十余篇。一、教育經歷:1998年9月—2002年6月,華南理工大學交通土建工程專業本科;2002年9月—2005年6月,華南理工大學橋梁與隧道工程專業碩士;2006年9月—2012年12月,華南理工大學固體力學專業博士。二、科研與學術工作經歷(按時間倒序排序):2005年7月—2012年12月,廣東省冶金建筑設計研究院橋梁設計工程師;2012年12月—2015年4月,華南理工大學交通運輸工程流動站博士后;2015年4月至今,暨南大學理工學院力學與土木工程系(即現在的力學與建筑工程學院)。三、主持或參加的科研項目及人才計劃項目情況(按時間倒序排序):1.中國國家自然科學面上基金,非完善接觸狀態下平行鋼絞線斜拉索力學特性研究。2.中國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基于公路三維線元和視覺特性的動態視距建模及其安全設計方法研究。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