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地理信息系統軟件工程的原理與方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111913
- 條形碼:9787030111913 ; 978-7-03-01119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地理信息系統軟件工程的原理與方法 內容簡介
《地理信息系統軟件工程的原理與方法》系統地闡述了地理信息系統(GIS)軟件工程這一領域內的基本概念、原理與方法。《地理信息系統軟件工程的原理與方法》共包括十五章和兩個附錄,主要內容有:GIS軟件工程概述、可行性分析、系統分析、系統分析方法、總體設計、詳細設計、系統設計方法、數據工程、數據質量控制、工程實施與測試、維護工程、工程質量保證、工程標準化、工程管理、軟件工程環境等。《地理信息系統軟件工程的原理與方法》內容豐富、組織嚴謹,原理和方法結合密切,豐富的圖表和應用實例便于讀者自學。
地理信息系統軟件工程的原理與方法 目錄
目錄
**章 GIS軟件工程概述 1
**節 GIS軟件工程 1
一、GIS軟件的主要特點 1
二、GIS軟件開發過程中的問題 2
三、GIS軟件開發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4
四、GIS軟件工程 4
五、GIS軟件工程的特色 7
第二節 軟件生存周期模型 10
一、概述 10
二、瀑布模型 11
三、增量模型 13
四、螺旋模型 13
五、噴泉模型 14
六、智能模型 14
第三節 GIS軟件工程的生存周期 14
一、前期工程 15
二、設計工程 16
三、數據工程 17
四、工程實施 18
五、維護工程 18
第四節 GIS軟件工程建設的主要過程 19
一、GIS軟件開發的工程化方法 19
二、GIS軟件工程的系統分析 21
三、GIS軟件工程的需求分析 24
四、GIS軟件工程的系統設計 27
五、GIS軟件工程的編碼設計 30
六、GIS軟件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文檔 33
思考題 33
第二章 GIS軟件工程的可行性分析 34
**節 軟件工程調研 34
一、現狀調查 34
二、需要調查的內容 36
三、調查內容的組織和分析 37
第二節 可行性研究 40
一、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40
二、可行性研究的任務 41
三、可行性研究的具體步驟 42
第三節 成本效益分析 43
一、幾種度量效益的方法 43
二、成本效益的分析 44
第四節 工程項目開發計劃 47
一、制定開發計劃的原則 47
二、制定開發計劃的方法 48
三、推算各階段時間的方法 49
四、開發計劃的表達方式 50
思考題 51
第三章 GIS軟件工程的系統分析 53
**節 系統分析 53
一、概述 53
二、系統分析的任務 54
三、系統分析的難點 54
四、系統分析的要求 55
五、系統分析的過程 56
六、系統分析的方法 58
第二節 需求工程 59
一、需求工程的概念 59
二、需求工程中涉及的角色 59
三、需求工程的作用 60
四、需求工程的內容 61
第三節 需求分析 64
一、需求分析的必要性 64
二、需求分析的原則 64
三、需求分析的方法 65
四、數據流程圖 66
五、數據字典 70
思考題 73
第四章 GIS軟件工程的分析方法 74
**節 結構化分析方法 74
一、概述 74
二、結構化分析的方法 76
第二節 面向對象基礎 78
一、面向對象的概念 78
二、面向對象的方法 83
第三節 Coad分析方法 85
一、概述 85
二、Coad分析方法 87
第四節 OMT分析方法 95
一、OMT方法的發展 95
二、三種模型介紹 96
三、OMT方法的分析過程 102
第五節 面向對象的開發過程 103
一、應用生存期 103
二、類生存期 104
三、應用開發過程 108
四、系統體系結構 110
第六節 面向對象的分析過程 111
一、概述 111
二、論域分析 111
三、應用分析 115
思考題 115
第五章 GIS軟件工程的總體設計 116
**節 概述 116
一、系統設計在軟件開發中的位置 116
二、總體設計過程中需要完成的工作 118
第二節 體系結構設計 120
一、概述 120
二、總體設計的目標 120
三、總體設計的步驟 121
四、總體設計的基本任務 121
五、GIS的系統設計模式 122
六、GIS的體系結構設計 125
第三節 軟件結構設計 128
一、概述 128
二、結構化設計的優點 129
三、開發和維護軟件的費用 129
四、結構化設計的適用范圍 130
五、結構化分析(SA)和結構化設計(SD)的關系 131
六、結構設計的基本概念 132
七、模塊的獨立性 134
八、軟件結構圖 138
九、軟件結構形態 140
十、影響范圍和控制范圍 141
十一、軟件結構設計準則 143
第四節 數據庫設計基礎 145
一、數據庫分析的過程 145
二、數據的管理模式 146
三、數據庫設計的目標 147
四、數據庫設計的主要內容 148
五、數據庫設計的步驟 148
六、數據庫的邏輯設計 150
七、數據庫的物理設計 152
八、數據庫的實現 153
九、數據庫的運行與維護 154
第五節 空間數據庫設計 155
一、空間數據庫的概念 155
二、空間數據庫技術的產生背景 156
三、空間數據庫的技術特色 157
四、空間數據庫的體系結構 158
五、空間數據庫設計的原則 159
六、空間數據庫的設計過程 160
七、空間數據庫的需求分析和數據模型設計 162
八、空間數據庫的概念設計 162
九、空間數據庫的詳細設計 166
十、地理信息元數據的設計 168
第六節 應用模型設計 172
一、概述 172
二、應用模型 173
三、應用模型的分類 174
四、應用模型的作用 177
五、應用模型建模的步驟 178
六、應用模型的構建方法 179
思考題 180
第六章 GIS軟件工程的詳細設計 182
**節 詳細設計 182
一、概述 182
二、詳細設計的基本任務 183
三、詳細設計方法 184
四、程序流程圖 185
五、N-S圖 189
六、PAD圖 190
七、判定表 192
八、PDL語言 194
第二節 用戶界面設計 195
一、用戶界面應具備的特性 196
二、用戶界面設計的任務分析 197
三、用戶界面的任務和工作設計 200
四、界面設計的基本類型 201
五、界面設計原則 201
六、GIS軟件界面設計中的要素 204
七、GIS軟件的基本界面樣式 206
八、GIS軟件的界面設計方法 212
第三節 標準化設計 213
一、地理定位控制 213
二、屬性數據指標體系 214
三、數據分層方案 215
四、數據文件命名規則 215
五、統計單元 217
六、技術流程和質量控制 217
思考題 217
第七章 GIS軟件工程的設計方法 219
**節 結構化設計方法 219
一、系統結構圖的基本組成 219
二、數據流圖變換為系統結構圖的方法 221
三、結構化設計的審查 224
第二節 Jackson方法 226
一、概述 226
二、JSP方法 227
三、JSD方法 231
第三節 Booch方法 235
一、面向對象設計概述 235
二、Booch方法的發展 236
三、Booch方法的過程 237
四、Booch方法的特點 238
五、基本模型 239
第四節 Coad設計方法 246
一、概述 246
二、設計問題域組元 246
三、設計人機交互組元 248
四、設計任務管理組元 251
五、設計數據管理組元 255
第五節 OMT設計方法 256
一、系統設計 256
二、對象設計 257
三、OMT設計方法的缺點 258
第六節 UML方法 259
一、UML概述 259
二、通用模型元素 262
三、用例模型 265
四、靜態模型 269
五、動態模型 276
六、實現模型 287
思考題 290
第八章 GIS軟件數據工程 292
**節 概述 292
一、GIS的數據源 293
二、數據源的審查過程 294
三、GIS數據組成和特點 295
第二節 空間數據的特征 300
一、空間數據的基本特征 300
二、空間數據的測量尺度 301
三、空間數據的來源 302
四、空間數據的類型和表示方法 304
第三節 GIS數據的規范化和標準化 304
一、統一的空間定位框架 304
二、統一的數據分類標準 305
三、統一的數據編碼系統 306
四、統一的數據記錄格式 307
五、統一的數據采集原則 307
六、統一的測試標準 308
第四節 地理信息的分類和編碼 308
一、地理信息分類與編碼的意義 308
二、地理信息分類與編碼的原則 309
三、地理信息分類與編碼的基本方法 310
四、地理實體的分類 311
五、地理實體屬性數據的編碼 314
六、地理信息實體的標識碼結構 317
七、城市地理實體的識別碼方案 318
八、圖形數據分類與編碼標準 320
第五節 數據預處理 321
一、數據源的選擇 321
二、比例尺的選擇 321
三、圖層的制定 322
四、預處理的基本內容 322
五、圖幅數據的處理 323
六、空間數據的壓縮處理 323
七、空間數據類型的轉換 324
第六節 數據采集 324
一、野外數據的采集方法 324
二、地圖數據的采集方法 326
三、屬性數據的采集方法 333
四、空間數據的檢查 334
第七節 數據處理與數據庫建立 335
一、格式轉換 335
二、圖形單元的修改 336
三、圖幅拼接 336
四、坐標轉換 337
五、幾何糾正 337
六、數據編輯處理 337
七、拓撲結構及拓撲關系的自動生成 338
八、數據庫建立 338
思考題 339
第九章 GIS軟件工程的數據質量控制 340
**節 概述 340
一、數據質量的基本內容 340
二、空間數據質量 344
三、GIS數據誤差 345
四、GIS中的誤差傳播 347
五、GIS空間操作中誤差的傳播 348
第二節 GIS數據質量問題的過程分析 349
一、影響GIS數據質量的因素 349
二、GIS數據源的質量問題 351
三、GIS數據庫建立過程中的數據質量問題 352
四、GIS分析處理過程引入的數據質量問題 354
第三節 GIS數據質量的控制 355
一、數據質量控制的內容 355
二、空間數據質量控制方法 357
三、GIS數據庫的質量控制 358
四、數據質量控制方案的設計 360
五、數據質量檢驗和數據質量報告 361
第四節 測繪數字化產品的質量控制 364
一、數據質量控制的要求 364
二、數據質量檢查 365
三、錯漏標準的制定 365
思考題 366
第十章 GIS軟件工程的實施與測試 368
**節 概述 368
一、實施階段的準備工作 368
二、硬軟件引進 369
三、軟件工程對編程的技術要求 370
四、軟件工程對編程的質量要求 371
第二節 程序編制
**章 GIS軟件工程概述 1
**節 GIS軟件工程 1
一、GIS軟件的主要特點 1
二、GIS軟件開發過程中的問題 2
三、GIS軟件開發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4
四、GIS軟件工程 4
五、GIS軟件工程的特色 7
第二節 軟件生存周期模型 10
一、概述 10
二、瀑布模型 11
三、增量模型 13
四、螺旋模型 13
五、噴泉模型 14
六、智能模型 14
第三節 GIS軟件工程的生存周期 14
一、前期工程 15
二、設計工程 16
三、數據工程 17
四、工程實施 18
五、維護工程 18
第四節 GIS軟件工程建設的主要過程 19
一、GIS軟件開發的工程化方法 19
二、GIS軟件工程的系統分析 21
三、GIS軟件工程的需求分析 24
四、GIS軟件工程的系統設計 27
五、GIS軟件工程的編碼設計 30
六、GIS軟件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文檔 33
思考題 33
第二章 GIS軟件工程的可行性分析 34
**節 軟件工程調研 34
一、現狀調查 34
二、需要調查的內容 36
三、調查內容的組織和分析 37
第二節 可行性研究 40
一、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40
二、可行性研究的任務 41
三、可行性研究的具體步驟 42
第三節 成本效益分析 43
一、幾種度量效益的方法 43
二、成本效益的分析 44
第四節 工程項目開發計劃 47
一、制定開發計劃的原則 47
二、制定開發計劃的方法 48
三、推算各階段時間的方法 49
四、開發計劃的表達方式 50
思考題 51
第三章 GIS軟件工程的系統分析 53
**節 系統分析 53
一、概述 53
二、系統分析的任務 54
三、系統分析的難點 54
四、系統分析的要求 55
五、系統分析的過程 56
六、系統分析的方法 58
第二節 需求工程 59
一、需求工程的概念 59
二、需求工程中涉及的角色 59
三、需求工程的作用 60
四、需求工程的內容 61
第三節 需求分析 64
一、需求分析的必要性 64
二、需求分析的原則 64
三、需求分析的方法 65
四、數據流程圖 66
五、數據字典 70
思考題 73
第四章 GIS軟件工程的分析方法 74
**節 結構化分析方法 74
一、概述 74
二、結構化分析的方法 76
第二節 面向對象基礎 78
一、面向對象的概念 78
二、面向對象的方法 83
第三節 Coad分析方法 85
一、概述 85
二、Coad分析方法 87
第四節 OMT分析方法 95
一、OMT方法的發展 95
二、三種模型介紹 96
三、OMT方法的分析過程 102
第五節 面向對象的開發過程 103
一、應用生存期 103
二、類生存期 104
三、應用開發過程 108
四、系統體系結構 110
第六節 面向對象的分析過程 111
一、概述 111
二、論域分析 111
三、應用分析 115
思考題 115
第五章 GIS軟件工程的總體設計 116
**節 概述 116
一、系統設計在軟件開發中的位置 116
二、總體設計過程中需要完成的工作 118
第二節 體系結構設計 120
一、概述 120
二、總體設計的目標 120
三、總體設計的步驟 121
四、總體設計的基本任務 121
五、GIS的系統設計模式 122
六、GIS的體系結構設計 125
第三節 軟件結構設計 128
一、概述 128
二、結構化設計的優點 129
三、開發和維護軟件的費用 129
四、結構化設計的適用范圍 130
五、結構化分析(SA)和結構化設計(SD)的關系 131
六、結構設計的基本概念 132
七、模塊的獨立性 134
八、軟件結構圖 138
九、軟件結構形態 140
十、影響范圍和控制范圍 141
十一、軟件結構設計準則 143
第四節 數據庫設計基礎 145
一、數據庫分析的過程 145
二、數據的管理模式 146
三、數據庫設計的目標 147
四、數據庫設計的主要內容 148
五、數據庫設計的步驟 148
六、數據庫的邏輯設計 150
七、數據庫的物理設計 152
八、數據庫的實現 153
九、數據庫的運行與維護 154
第五節 空間數據庫設計 155
一、空間數據庫的概念 155
二、空間數據庫技術的產生背景 156
三、空間數據庫的技術特色 157
四、空間數據庫的體系結構 158
五、空間數據庫設計的原則 159
六、空間數據庫的設計過程 160
七、空間數據庫的需求分析和數據模型設計 162
八、空間數據庫的概念設計 162
九、空間數據庫的詳細設計 166
十、地理信息元數據的設計 168
第六節 應用模型設計 172
一、概述 172
二、應用模型 173
三、應用模型的分類 174
四、應用模型的作用 177
五、應用模型建模的步驟 178
六、應用模型的構建方法 179
思考題 180
第六章 GIS軟件工程的詳細設計 182
**節 詳細設計 182
一、概述 182
二、詳細設計的基本任務 183
三、詳細設計方法 184
四、程序流程圖 185
五、N-S圖 189
六、PAD圖 190
七、判定表 192
八、PDL語言 194
第二節 用戶界面設計 195
一、用戶界面應具備的特性 196
二、用戶界面設計的任務分析 197
三、用戶界面的任務和工作設計 200
四、界面設計的基本類型 201
五、界面設計原則 201
六、GIS軟件界面設計中的要素 204
七、GIS軟件的基本界面樣式 206
八、GIS軟件的界面設計方法 212
第三節 標準化設計 213
一、地理定位控制 213
二、屬性數據指標體系 214
三、數據分層方案 215
四、數據文件命名規則 215
五、統計單元 217
六、技術流程和質量控制 217
思考題 217
第七章 GIS軟件工程的設計方法 219
**節 結構化設計方法 219
一、系統結構圖的基本組成 219
二、數據流圖變換為系統結構圖的方法 221
三、結構化設計的審查 224
第二節 Jackson方法 226
一、概述 226
二、JSP方法 227
三、JSD方法 231
第三節 Booch方法 235
一、面向對象設計概述 235
二、Booch方法的發展 236
三、Booch方法的過程 237
四、Booch方法的特點 238
五、基本模型 239
第四節 Coad設計方法 246
一、概述 246
二、設計問題域組元 246
三、設計人機交互組元 248
四、設計任務管理組元 251
五、設計數據管理組元 255
第五節 OMT設計方法 256
一、系統設計 256
二、對象設計 257
三、OMT設計方法的缺點 258
第六節 UML方法 259
一、UML概述 259
二、通用模型元素 262
三、用例模型 265
四、靜態模型 269
五、動態模型 276
六、實現模型 287
思考題 290
第八章 GIS軟件數據工程 292
**節 概述 292
一、GIS的數據源 293
二、數據源的審查過程 294
三、GIS數據組成和特點 295
第二節 空間數據的特征 300
一、空間數據的基本特征 300
二、空間數據的測量尺度 301
三、空間數據的來源 302
四、空間數據的類型和表示方法 304
第三節 GIS數據的規范化和標準化 304
一、統一的空間定位框架 304
二、統一的數據分類標準 305
三、統一的數據編碼系統 306
四、統一的數據記錄格式 307
五、統一的數據采集原則 307
六、統一的測試標準 308
第四節 地理信息的分類和編碼 308
一、地理信息分類與編碼的意義 308
二、地理信息分類與編碼的原則 309
三、地理信息分類與編碼的基本方法 310
四、地理實體的分類 311
五、地理實體屬性數據的編碼 314
六、地理信息實體的標識碼結構 317
七、城市地理實體的識別碼方案 318
八、圖形數據分類與編碼標準 320
第五節 數據預處理 321
一、數據源的選擇 321
二、比例尺的選擇 321
三、圖層的制定 322
四、預處理的基本內容 322
五、圖幅數據的處理 323
六、空間數據的壓縮處理 323
七、空間數據類型的轉換 324
第六節 數據采集 324
一、野外數據的采集方法 324
二、地圖數據的采集方法 326
三、屬性數據的采集方法 333
四、空間數據的檢查 334
第七節 數據處理與數據庫建立 335
一、格式轉換 335
二、圖形單元的修改 336
三、圖幅拼接 336
四、坐標轉換 337
五、幾何糾正 337
六、數據編輯處理 337
七、拓撲結構及拓撲關系的自動生成 338
八、數據庫建立 338
思考題 339
第九章 GIS軟件工程的數據質量控制 340
**節 概述 340
一、數據質量的基本內容 340
二、空間數據質量 344
三、GIS數據誤差 345
四、GIS中的誤差傳播 347
五、GIS空間操作中誤差的傳播 348
第二節 GIS數據質量問題的過程分析 349
一、影響GIS數據質量的因素 349
二、GIS數據源的質量問題 351
三、GIS數據庫建立過程中的數據質量問題 352
四、GIS分析處理過程引入的數據質量問題 354
第三節 GIS數據質量的控制 355
一、數據質量控制的內容 355
二、空間數據質量控制方法 357
三、GIS數據庫的質量控制 358
四、數據質量控制方案的設計 360
五、數據質量檢驗和數據質量報告 361
第四節 測繪數字化產品的質量控制 364
一、數據質量控制的要求 364
二、數據質量檢查 365
三、錯漏標準的制定 365
思考題 366
第十章 GIS軟件工程的實施與測試 368
**節 概述 368
一、實施階段的準備工作 368
二、硬軟件引進 369
三、軟件工程對編程的技術要求 370
四、軟件工程對編程的質量要求 371
第二節 程序編制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