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古代脈學名著與名醫脈案導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04047
- 條形碼:9787117304047 ; 978-7-117-3040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代脈學名著與名醫脈案導讀 本書特色
請填寫本書的精準定位、社會價值、主要支持項目情況;主要內容及亮點;編寫團隊突出優勢;市場競爭的突出優勢。
古代脈學名著與名醫脈案導讀 內容簡介
本書分緒論、上編、下編三部分。緒論為“古代脈學名著五種之作者丶著作簡介與學術成就提要”。上編精選了古代名醫五部脈學名著,分別是:元?滑壽《診家樞要》;明?張景岳《脈神章》、李中梓《診家正眼》;清?張璐《診宗三昧》;周學海《重訂診家直訣》。這五部名著是任應秋先生推薦的(詳見《中醫雜志》1963年號)。下部為古今名醫脈案選粹,將傷寒病與內、婦、兒、外、五官等各科脈案分成若干輯。本書之特色:既編輯以理論為主的脈學名著,又編輯源于臨床的名醫脈案,將理論與臨床密切結合。
古代脈學名著與名醫脈案導讀 目錄
古代脈學名著五部述評與思考
**輯 診家樞要
第二輯 脈神章
第三輯 診家正眼
第四輯 診宗三昧
第五輯 重訂診家直訣
附錄 《幼幼集成》之指紋晰義與小兒脈法
下編 古今名醫脈案選注
一、浮脈醫案
二、沉脈醫案
三、遲脈醫案
四、數脈醫案
五、滑脈醫案
六、澀脈醫案
七、虛脈醫案
八、實脈醫案
九、長脈醫案
十、短脈醫案
十一、洪脈醫案
十二、微脈醫案
十三、細脈醫案
十四、濡脈醫案
十五、弱脈醫案
十六、緊脈醫案
十七、緩脈醫案
十八、弦脈醫案
十九、動脈醫案
二十、促脈醫案
二十一、結脈醫案
二十二、代脈醫案
二十三、革脈醫案
二十四、牢脈醫案
二十五、散脈醫案
二十六、芤脈醫案
二十七、伏脈醫案
二十八、疾脈醫案
二十九、大脈醫案
三十、小脈醫案
三十一、絲脈醫案
三十二、復合、復雜、特殊脈案
三十三、危急重癥脈醫案
三十四、脈與癥不合,應理性釋脈
三十五、無脈診之醫案
三十六、脈與舌及四診合參醫案——學承經典,師法百家,吸納新說
附文脈學研究論文
四診合參舍舌從脈從癥論——談舌紅苔黃非皆主熱
脈學求索——名老中醫焦樹德、路志正訪談錄
以脈定證與以脈測證論
李士懋、田淑霄先生脈診研究與崇尚經方案例
漢晉典籍中脈診學創建歷程之求索
主要參考書目
古代脈學名著與名醫脈案導讀 作者簡介
呂志杰,1952年5月生。河北省文安縣人。主任醫師,河北中醫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1977年畢業于河北新醫大學中醫系,畢業后留校任教;轉年調入河北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內科,任住院醫師、主治醫師;1988年調入河北中醫學院《金匱要略》教研室任教20余年。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分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分會常務委員。幾十年來潛心治學,在臨床、教學、著作及科研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主研并獲獎的省廳級科技成果4項;參編高等中醫藥院校各類教材5部;出版專著《傷寒雜病論研究大成》《中醫經典名醫心悟選粹》《經方新論》《經方用藥法律》等15部;發表論文百余篇。 2012年退休后被海南省中醫院聘為特聘專家,從事查房、門診、講座、帶徒等工作;2014年被列入《名老中醫之路續編》第四輯;2015年春節前后應邀赴美國講學。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