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彼得大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515757
- 條形碼:9787520515757 ; 978-7-5205-157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彼得大帝 本書特色
彼得大帝用野蠻制服了俄國的野蠻。 ——馬克思 彼得大帝,他二個人就是一整部歷史! —一普希金 《彼得大帝》是我們文學中**部真正的歷史小說。 ——高爾基
彼得大帝 內容簡介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適夷先生九十歲的時候,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他幾十年寫下的散文集,又獲得了中國作家協(xié)會中外文學交流委員會頒發(fā)的文學翻譯領域含金量極高的“彩虹翻譯獎”。這是對他一生為中國新文學運動做出的杰出貢獻給予的表彰和肯定。 通過《樓適夷譯文集》的出版,讀者不但能感受到先賢譯者的精神境界,還能欣賞到風格與現(xiàn)今略有不同、蘊藉深厚的語言的魅力。
彼得大帝 目錄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譯記
彼得大帝 節(jié)選
《彼得大帝/樓適夷譯文集》: 走過柴耶河上的木橋,險峻的河岸上轉動著幾百架小風輪。跟著一大群箱橇、貨橇,走過高聳的四角塔、從城堞伸出無數(shù)大炮的白色斑駁的城墻,快步地跑進廣場。麥斯尼茲加耶街的低門口,充滿著叫罵和擁擠的喧鬧。大家都想搶上前,拔出拳頭開路,鬧得帽子滿天飛,雪橇翻天,馬兒直起了前身。門上的黑色圣像前,透出長明燈的熒然的火光。 亞留西加吃了不少鞭子,帽子也丟了,拼死命擠進了麥斯尼茲加耶街,揩揩鼻血向四周一望,媽的,真見鬼! 群眾像潮水一樣涌進滿是馬糞的狹街。農婦、婢女、鄉(xiāng)下教士,還有并非俄國人,糙米臉,吊眼睛,穿著異國裝的人,從木板店戶擠出成群的零賣商,嘴里大聲地叫喚,拉扯人家的衣服,搶奪行人們的帽子,硬拉買客。高高的墻頭里邊,是石造的房子,紅色和銀色的削陡的屋頂,教堂的洋鐵圓屋頂。教堂很多,有五座圓屋頂?shù)拇蠼烫茫灿惺致房诘男〗烫茫T口只有一個人好走,里面走進十來個人,就擠得動也不能動。從打開的內門中,閃耀著蠟燭的光,跪著的老婆子們,一群毛發(fā)蓬松的可怕的乞丐在破單衣里索索地發(fā)抖。也有盤著腿子,鼻聲地叫喚著,露出血污的身子的。目光儼烈的無職教士,拿白面包向行人的面上塞過來。“商人先生,我們去做禮拜吧,否則要吃白面包噦。”在許多小教堂的屋頂上,有大群的烏鴉飛翔。 廣場的一邊,騎馬的民兵擠開了擁擠的魯賓加街,好容易才通了過去。遠遠地在尼可里斯該門那邊,望見大貴族的筒形的高高的黑貂皮大帽、大秘書官的圓皮帽和名流們的黑上褂。一個長毛胡子的瘦長的漢子正在那兒揮著一張紙頭,叫喊著什么。馬上有些貴族騎著馬跑出來,走到案前。有武裝整齊的,也有衣衫寒酸的;有單獨一人的,也有帶著民兵的。跳下馬來,向大貴族和大秘書官叩頭。他們點檢了武裝和馬匹以后,就讀出記載分封土地的簿冊。貴族之中,有緊抱胸口向神設誓的,也有流淚哀求的,其實大伙都不過受領一點兒小小的領地,衰弱下去,餓死、凍死罷了。 在往昔的規(guī)矩,每年春季行軍以前,便舉行這班公務人員——貴族國民軍的檢閱典禮。 華西里和米哈拉騎在馬上,茨岡和亞留西加的雪橇已經解開了馬,由伏爾可夫家的兩個奴仆騎在光赤的馬背上,第三個奴仆是步行的,因為半途中馬折了腿,就把雪橇解開了放在那兒。 茨岡好容易把馬鐙捉住:“騎著我的馬到什么地方去啦,老爺?”華西里舉起皮鞭:“煩什么!”主人一走開,茨岡就臟嘴臟舌地罵著,把頸圈和頸圈的背放進雪橇里,頹然地鉆進干草堆里躺下了。 亞留西加被人忘掉了。他把挽具裝進雪橇里,坐下來,光著腦袋,穿一件粗皮褂子。天氣冷得厲害。當然,是農奴的營生,不好受也只能受的。忽然,一陣香味刺進他的鼻孔,一個戴兔皮帽子、小眼胖臉的城外百姓走過他的身邊。肚子上掛著一只盤子,上邊蓋著一塊布,布里透出一陣陣生煎包子的熱蒸汽。見鬼,亞留西加橫了一眼,略微揭了揭蓋布的邊。“哎,紅燒包子,剛剛出鍋的!”包子的香氣來呀來呀地向亞留西加招手。 “幾多錢,伯伯?” “兩錢半兩個,流口水嗎?” 亞留西加嘴里藏著一個兩錢半的銅子。是當他出門當奴隸去的時候,母親叫他藏著使用的波西加,錢舍不得花,可是肚子咕咕地叫。 “嗯。”亞留西加貪饞地說,買了包子,吃了,出生以來也沒有嘗過這種美味。回到雪橇邊,鞭子、頸圈背、頸圈、肚帶都沒有了。慌忙跑到茨岡那兒,被他在干草底下一聲大喝,腿子也發(fā)軟了,腦袋嗡嗡地響。坐在雪橇的推雪板上,哼哼地哭泣起來。忽然又跳起來,抓著過路人問道:“看見偷兒嗎?”……又被人置之一笑。怎樣辦呢?跑到廣場上去,找主人。 ……
彼得大帝 作者簡介
樓適夷(1905-2001),原名樓錫春,浙江余姚人。著名作家、翻譯家、出版家。早年參加太陽社,曾留學日本。1931年回國,從事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和中國左翼文化界總同盟的黨團工作,任《前哨》編輯,后參加反帝同盟,在中共江蘇省委工作。1933年被國民黨特務逮捕,1937年出獄。歷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理事,《抗戰(zhàn)文藝》及《文藝陣地》編輯、代理主編,《新華日報》編委,《時代日報》編輯,出版總署編審局副處長,東北軍區(qū)后勤部政治部宣傳部長,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社長、副總編輯、顧問,《譯文》(后更名為《世界文學》)編委。除創(chuàng)作有小說、詩歌、散文和文學評論外,還譯有《在人間》《誰之罪》《天平之甍》《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集》等大量外國文學著作,為推動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發(fā)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阿·托爾斯泰(1882-1945),一位跨越了沙俄和蘇聯(lián)兩個歷史時期的作家,被公認為俄羅斯文學的語言大師。著有中篇小說集《伏爾加河左岸》、長篇小說《跛老爺》、自傳體小說《尼基塔的童年》、長篇小說三部曲《苦難的歷程》及《彼得大帝》。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