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首調單聲部視唱教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164807
- 條形碼:9787562164807 ; 978-7-5621-648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首調單聲部視唱教程 內容簡介
《首調單聲部視唱教程(套裝上下冊)》采用首調唱名法,按照“七個位置,以do定位”的原則編排。“七個位置”是將所有的大小調及中國民族調式均歸納在五線譜上的七個音位上;“以do定位”是指無論是什么調式均以其唱名do在五線譜上定位,而不受調式主音的影響,所以《首調單聲部視唱教程(套裝上下冊)》將相同音位的調排在一起學習。 新的節拍和變化音練習曲均在已學過的調中進行,同時對已學調的位置又進行了溫習和鞏固。這樣不僅加快了教學進度,而且可以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練習曲目,與實際應用縮短距離,同時與聽覺練習可以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首調單聲部視唱教程(套裝上下冊)》要求學習一升、一降調的同時也要對學生進行固定唱名法的訓練,這對提高學生的聽覺能力、更快更好地掌握首調唱名法是大有好處的。具體做法和要求在第二章之“說明與提示”中有詳細的論述。 第五章將小調集中為一章,原因一是小調的實際應用量相對要少些;二是以往小調排在平行大調之后學習,練習曲的數量有限,往往學習效果不理想。集中學習,樂理問題容易解決,其調式特點、特性音程集中練習效果會好一些,對學生而言條理也會更清楚。這樣安排對學習非固定音高樂器和聲樂專業的學生尤為適宜。 第六章復雜的節拍、節奏及音調。這一章不應被忽視。我們只是用首調唱名法去學習音樂,所以在節拍和節奏的難度上不應低于固定唱名法的教學要求,旋律的難度同樣不可降低水平。.當然,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本章的某些內容教師可靈活選用。 第七、八章轉調。用首調的規律轉調,在這兩章的“說明與提示”中,對首調轉調的要領和方法都有詳細的闡述。在視唱練習曲中許多條目對如何轉調也有具體方案供學生選用。由于我們接觸了較多含變化音的練習,又已具備了一些固定唱名法的基礎,轉調的方法就可能多樣化一些,曲目也可以有多種轉調方案,增加了練習的靈活性。這兩章在許多條目中采用了首調與固定調相結合的嘗試,這將大大提高學生首調轉調學習的效率,并為他們掌握這一知識點提供了新的思路。
首調單聲部視唱教程 目錄
前言
使用說明
各調及各調式在高、低音譜表上的唱名位置一覽表
**章 無升降號的調、高音譜表、低音譜表、基本節拍、節奏
**節 高音譜表(以第三間為do)、四二拍(2/4)、四四拍(4/4)
第二節 附點音符、四三拍(3/4)、八三拍(3/8)
第三節 低音譜表(以第二間為do)
第四節 十六分音符的節奏組合
第五節 切分節奏
第六節 弱起小節、弱起節奏
附錄 音程練習曲15首
第二章 不同唱名位置的調及節拍、節奏、變化音(一)
**節 一升號調(以第二線為do)及其同位置調
附錄 G大調音程練習曲
第二節 一降號調(以**間為do)及其同位置調
附錄 F大調音程練習曲
第三節 三連音
第四節 變化輔助音(變化助音)
第三章 不同唱名位置的調及節拍、節奏、變化音(二)
**節 二升號調(以第四線為do)及其同位置調
第二節 二降號調(以第三線為do)及其同位置調
第三節 八六拍(6/8)
第四節 變化經過音
第四章 不同唱名位置的調及節拍、節奏、變化音(三)
**節 三升號調(以第二間為do)及其同位置調
第二節 三降號調(以**線為do)及其同位置調
第三節 簡單的變拍子及不常用的拍子
第四節 變化鄰音
第五章 小調式
**節 自然小調
第二節 和聲小調
第三節 旋律小調
第四節 平行大小調的交替及轉調
第六章 復雜的節拍、節奏及音調
**節 復雜的節拍
一、復拍子
二、混合拍子
三、較復雜的變換拍子
第二節 復雜的節奏
一、三十二分音符和六十四分音符的節奏組合
二、連續切分節奏及延音線形成的復雜節奏
三、連音符
第三節 復雜的音調
一、跳進到達(解決)或離去(未解決)的變化鄰音
二、小調降低II音級的變化音
三、變化音綜合練習(包括較復雜的音調和半音音階練習)
第七章 轉調(一)
**節 轉上屬調系統
一、轉入上屬調
二、轉入上屬調又轉回原調
三、轉入上屬調的平行調
第二節 轉下屬調系統
一、轉入下屬調
二、轉入下屬調又轉回原調
三、轉入下屬調的平行調
第三節 近關系轉調的綜合練習
第八章 轉調(二)
**節 同主音大小調的轉調
第二節 遠關系轉調
一、轉入相差2-4個升降號的調
二、轉入相差5個及5個以上升降號的調
參考文獻
后記
首調單聲部視唱教程 作者簡介
鄭敏,女,西安音樂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曾任中國視唱練耳、樂理學會秘書長。鄭敏1936年出生于上海,1954年畢業于西北藝術學院(西安音樂學院前身)音樂系作曲專業,并留校任教至今。1956-1957年考入文化部主辦于中央音樂學院的蘇聯專家瓦西里·巴拉曉夫視唱練耳專家班學習,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培養的首批專職視唱練耳教師。鄭敏50余年來一直從事高等音樂院校視唱練耳教學工作,同時潛心于本學科的教學法研究及專題研究。出版教材《單聲部視唱》(上冊)、《現代音樂視唱教程》等,發表學術論文數篇。上述兩本教科書為本院學生必修教材,并被多所兄弟院校選用。鄭敏2010年獲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頒發的“基礎教學終身奉獻獎”。
- >
推拿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