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中國海洋法年刊(2020)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69625
- 條形碼:9787513069625 ; 978-7-5130-696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海洋法年刊(2020) 內容簡介
《中國海洋法年刊》旨在選收中國海洋法學會年會和其他學術報告會上發表和提交的部分很好論文,其目的是將海洋法學者在海洋法領域內辛勤耕耘的結果付梓面世,以推動和促進靠前海洋法理論研究和實踐的發展,爭取在靠前上發出中國海洋法學者的聲音。本書內容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分別為海洋法的形勢與發展、維護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和“一帶一路”建設與爭端解決。
中國海洋法年刊(2020) 目錄
目錄
輯一 海洋法的形勢與發展
航行自由的法律邊界與制度張力(楊澤偉)
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298條中“軍事活動”的判斷標準——基于ITLOS第26號案件的觀察(趙鵬)
專屬經濟區內實施低烈度軍事網絡行動規則——《塔林手冊2.0》相關規則評述(馮潔菡)
國際海底區域環境補償基金的設立與制度架構(周江)
論南極條約體系和海洋法公約體系的關系(郭紅巖)
論北極航道的航行自由(楊顯濱 朱昕苑)
北極地區BBNJ保護的模式選擇——基于海洋保護區的視角(袁雪 廖宇程)
以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為目標的海洋酸化國際法律規制研究(白佳玉 隋佳欣)
輯二 維護海洋權益
《中國南海各島嶼圖》的國際法意義探微——兼對比爾·海頓等的回應(鄭志華 吳靜楠)
島礁爭端中原始性權利研究及對我國的啟示(鄭堅銘)
論韓國的蘇巖礁政策對維護我國海洋權益的影響(郝會娟)
南海爭議區域水下文化遺產合作保護機制的構建(郭冉)
從海南全面開放新格局看瓊州海峽通行制度(李人達)
爭議海域油氣資源共同開發的五要素及其對中國的啟示(何海榕)
公海專屬執法中的生物資源養護:特定例外及我國因應(趙青)
“區域”資源惠益分享問題研究(徐暢 劉一祎 裴兆斌)
航行自由的新思路(牟文富)
美國“航行自由行動”的法理分析與因應之策(徐琬晴)
輯三 建設海洋強國
“加快建設海洋強國”背景下南海維權方略探討(馮梁 劉應本)
“海洋命運共同體”的國際法意涵:理念創新與制度構建(姚瑩)
全球海洋漁業治理法律構架下中國遠洋漁業活動合規狀況評析(黃碩琳 何妤如)
“區域”開發規章草案的發展演變與中國的應因(王勇)
“區域”資源開發中的承包者權利保護問題與中國的參與策略(陳慧青)
北極能源共同開發:現狀、特點與中國的參與(陳思靜)
海洋強國戰略下船東財務擔保制度構建困境及化解路徑研究(姜瑞)
海洋環境治理問題與國際治理經驗的啟示——以環渤海環境治理為展開(裴兆斌 王炎)
輯四 “一帶一路”建設與爭端解決
論我國專屬經濟區涉外船舶碰撞刑事管轄權——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58條第2款、第97條第1款為切入點(馬金星)
南海漁業資源合作養護與管理:文本、經驗與構造(陳嘉 楊翠柏)
基于半閉海制度的日本海區域合作分析(朱暉 周連義)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安全地帶制度淺析——兼論對美國南海“航行自由活動”的回應(羅國強 劉璐琦)
臨時措施在國際海洋環境爭端解決中的適用(劉思竹)
“圣帕德皮奧號”案臨時措施論析(王秀英)
從莫克斯工廠案看閉海半閉海合作義務及對南海合作的啟示(張穎)
從沖突走向合作:談“里海模式”的演進與啟示(王玫黎 陳雨)
中國海洋法年刊(2020) 作者簡介
中國海洋法學會是司法部批準、取得民政部登記證的國家一級法學會,秘書處設在戰略所。學會旨在通過開展海洋法問題的學術研究和學術交流活動,為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提供我國海洋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議和咨詢意見,為維護我國海洋權益、促進海洋事業發展服務。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