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偉大的孤獨 本書特色
★《螢火蟲小巷》作者超越新作!作者因此書擊敗J.K.羅琳、胡賽尼等99名知名作家,強勢登頂美國亞馬遜kindle作家排行榜。
★暢銷三百萬冊, 四十二種語言譯本橫掃世界,力壓《小小小小的火》《使女的故事》《本源》等名作,拿下Goodreads年度小說、《人物》雜志年度圖書、美國蕞大書店巴諾書店年度推薦圖書、《紐約時報》暢銷榜第YI名、ibook蘋果書城暢銷第YI名、美國圖書館熱門借閱第YI名、Bookpage 美國書籍評論網2018年十大蕞愛選書第YI名、LibraryReads蕞受喜愛書籍第YI名、 Buzzfeed 2018年蕞受歡迎小說等。
★孤獨讓我看到自己的模樣,而愛,讓我真正明白自己想成為的樣子。獻給每個在孤獨中收獲勇氣和成長的人。
★翻譯家康學慧精心打磨譯文,插畫師鹵貓繪制封面,瑞典進口內文紙印刷,輕薄柔軟易翻閱。
偉大的孤獨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描寫兩代人生活的小說。作者以史詩般宏大的故事, 呈現母女兩人細致而磅礡的世代對照。當女兒面臨母親當年同樣的轉折點, 她會承襲上一代的循環, 抑或是擺脫束縛、開創新局? 書中不僅探究家人間的羈絆與糾葛、女權議題, 更以溫暖卻不失力道的筆法, 向讀者展現愛的多個方面。小說中, 十三歲的蕾妮與父母一同來到阿拉斯加。
偉大的孤獨 節選
春季,暴雨隨狂風橫掃,屋頂發出震動聲響,嬌弱花朵慘遭蹂躪。雨水滲透進微小縫隙,就連*堅固的地基也不堪侵蝕。幾個世代以來一直穩固的土地崩落,大塊泥土有如煤渣堆在下方的道路上,房屋、汽車、游泳池一并遭殃。樹木倒下,壓壞供電線路造成停電。河水泛濫,沖毀庭院,損壞家園。水面上升,大雨不停,原本相親相愛的人叫罵、爭吵。
在這種天空灰暗陰沉的季節,西雅圖市民通常會抱怨天氣,但今年不一樣。
年輕女性失蹤。
一月,二十一歲的大學生消失,警方只找到一張沒人睡的床。三月,長青州立學院的女共學生[ 共學生(Co-ed):傳統男校招收的女學生。]離開宿舍去參加爵士音樂會,從此再也沒人見過她。短短幾天前,一個中央華盛頓大學的女學生去校園出席會議,之后就失蹤了。
在這種危機四伏、亂象叢生的時候,所有人都很緊張,但像蕾妮這樣的少女——找不到歸屬的邊緣人,留著中分長直發的女生,沒有朋友一起上下學的女生,更是惶惶不可終日。
此刻她坐在床上,細瘦雙腿立起靠在扁平胸前,身邊放著一本書頁角落折起的平裝版《瓦特希普高原》。透過墻壁傳來爭吵聲,她聽見媽媽說:“恩特,寶貝,拜托不要這樣。聽我說……”然后是爸爸憤怒的回答。
又來了。吵架,吼叫,很快就會有人哭。
可想而知。
天氣惡劣。
蕾妮瞥一眼床邊的時鐘,她必須立刻出門,否則上學一定會遲到,在國中身為轉學生已經夠慘了,引人注意只會雪上加霜。她從慘痛的經歷中學到這個教訓。過去四年,她轉學了五次,從來沒有辦法真正融入,但依然頑強不肯放棄希望。她做個深呼吸,伸直雙腿離開單人床。她小心翼翼走出房間,經過走道,停在廚房門口。
“可惡,珂拉。”爸爸說,“你明知道這對我而言有多難。”
媽媽朝他邁出一步,伸出雙手:“寶貝,你需要幫助,不是你的錯,都是因為那些噩夢……”
蕾妮清清嗓子讓他們發現她在場。“嘿。”她說。
爸爸看著她,沉重嘆息。他后退一步離開媽媽。他的樣子非常疲憊、非常沮喪。
“我——我要去上學了。”蕾妮說。
媽媽穿著粉紅色服務生制服,她從胸前的口袋拿出一包夏娃牌香煙。她好像很累,昨晚上夜班,今天午餐時段又要去上班。“去吧,蕾妮,遲到不好。”她的嗓音溫和細柔,幾乎像音樂一樣。蕾妮印象中沒有聽過媽媽大聲說話。
蕾妮不敢留在家里,但也不敢離開。雖然很奇怪,甚至有點兒蠢,不過她經常覺得自己是家里唯一的大人,仿佛她是壓艙石,讓歐布萊特家這艘滿是裂縫的船不致翻覆。媽媽十分投入“尋找自己”,持續不斷探索。過去幾年,她嘗試過EST[ EST(Erhard Seminars Training):由Werner Erhard開創的自我激勵工作坊,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非常風行,但因為手段過于激烈而引起爭議。]訓練法、人類潛能開發、心靈訓練、上帝一位論,甚至信過佛教。這些她全部跑過一輪,摘取片片斷斷。蕾妮覺得,媽媽參加這些活動通常只得到幾件T恤、幾句格言,例如“是即為是,非即為非”那樣的東西。無論哪種門派都沒有太大的作用。
“去吧。”爸爸說。
蕾妮拿起放在餐桌旁椅子上的書包,走向大門。門一關上,她立刻聽到他們又開始吵架。
真是的,珂拉——
拜托,恩特,聽我說——
大雨沖走他們的聲音,淹沒泥濘的草坪,一條條小河流過龜裂的水泥車道。
以前不是這樣的。至少媽媽這么說。越戰之前,他們原本很幸福,住在肯特的拖車園區,爸爸有一份很好的技師工作,媽媽笑口常開,煮飯的時候會隨著“一小片我的心”的旋律跳舞。(蕾妮對那些年僅有的記憶,就是媽媽跳舞的樣子。)
后來爸爸受征召前往越南,直升機被敵人擊落,爸爸成為戰俘。沒有了他,媽媽徹底崩潰。蕾妮**次體會到媽媽有多脆弱。她們母女飄飄蕩蕩了一段時間,從一份工作換到另一份,從一個城鎮搬到另一個,*后終于落腳在俄勒岡州的公社。在那里,她們照料蜂巢,制作薰衣草香袋拿去農民市集販售,抗議越戰。為了和嬉皮士打成一片,媽媽稍微改變了個性。
四年前,爸爸終于回家了,但蕾妮幾乎認不得他。原本英俊愛笑的爸爸,性格變得陰晴不定,脾氣暴躁,難以親近。公社里的一切似乎都惹他討厭,于是他們搬家,然后又搬家,再搬家,但什么都不合他的意。
他睡不好,盡管媽媽信心滿滿地說他是全天下*厲害的技師,但他總是失業。過去的畫面會突然閃現,導致他在黑暗中慘叫。他有時會陷入不好的回憶,媽媽和蕾妮過得如履薄冰。
今天早上,他和媽媽吵架還是為了同樣的事情:爸爸又被開除了。
蕾妮戴上兜帽。去學校的路上,她穿過精心維護的住宅區,避開一座黑漆漆的樹林(千萬不能靠近),行經艾德熊快餐店,周末經常有高中生在這里鬼混,然后是加油站,雖然汽油要價一加侖五十五美分,等候加油的車輛依然大排長龍。這是*近大家*擔心的問題——油價高漲、汽油短缺。
蕾妮覺得*近大人的情緒都很緊繃,其實一點兒也不奇怪。一打開報紙,就會看到氣象員[ 氣象員(Weatherman):地下氣象組織(Weather Underground Organization),大眾俗稱為氣象員,是美國的一個極左派組織,一九六九年由反越戰組織學生爭取民主社會中的激進派分裂出來,目標是以秘密暴力革命推翻美國政府。]或愛爾蘭共和軍放炸彈、數起飛機劫持事件、富家女派翠西亞·赫斯特[ 派翠西亞·赫斯特(Patricia Hearst):報業大亨威廉·赫斯特之孫女,一九七四年二月四日在加州柏克萊被美國極左派激進組織共生解放軍綁架,四月三日,她發表聲明宣布加入共生解放軍,改名為“塔尼亞”,并參加一場銀行搶案而遭到通緝。后來的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家都將她的綁架事件視為斯德哥爾摩癥候群的典型案例。]遭到綁架。慕尼黑奧運爆炸事件震撼了全世界。沒有人感到安全,這樣的氣候更是令人煩亂。
一群人氣很高的同學聚在一起抽偷來的香煙,她從旁邊悄悄走過,聽到有人說:“又有一個女生失蹤了,你有沒有聽說?”
此時此刻,只要能有一個朋友,蕾妮愿意付出一切,她需要談心的對象。
話說回來,就算有人可以聽她傾訴也沒用。坦承煩惱又有什么意義?
沒錯,爸爸有時候會脾氣失控,家里總是缺錢,而且為了躲債而不停搬家,不過這就是他們的生存之道,而且他們感情深厚。
不過有時候,尤其是像今天這樣的日子,蕾妮會覺得恐懼不安,她覺得家人仿佛站在無底斷崖邊,地面隨時會陷落,就像那些蓋在西雅圖脆弱山丘上的房子,土地吸飽雨水之后崩塌,房屋也隨之滑落。 *** 放學之后,蕾妮獨自冒雨走路回家。
她家位于社區車道回轉處,庭院比其他人更雜亂:樹皮色的平房,花圃空蕩蕩,排水管堵塞,車庫門關不上,灰色腐朽屋瓦間長出一叢叢雜草。沒有掛旗子的旗桿憤怒地直指天空,傳達出爸爸對國家前進方向的不滿。媽媽說他很愛國,但他非常討厭政府。
她看見爸爸在車庫里,坐在歪歪的工作凳上,修理媽媽的野馬車,那輛車鈑金撞凹了,車頂用強力膠帶修補過。車里堆滿紙箱,里面全是這次搬家還沒拿出來整理的東西。
他像平常一樣穿著磨損的軍裝外套,搭配褪色破洞的李維斯牛仔褲。他彎腰駝背往前靠,兩只手肘放在大腿上。他的黑色長發凌亂糾結,臟兮兮的腳上沒穿鞋。即使姿態頹喪、神情疲憊,他依然像電影明星畢·雷諾斯一樣帥。大家都這么說。
他歪頭,隔著發絲看她。他對她微笑,盡管有些勉強,但依然照亮他的臉。她爸爸就是這樣;雖然情緒不穩、脾氣暴躁,有時甚至有點兒可怕,但都是因為他對愛、失落、失望之類的感受太過強烈,尤其是愛。“蕾妮,我在等你。”他的嗓子因為抽太多煙而沙啞。“對不起,我亂發脾氣,而且又失業了。你一定對我失望透頂了吧?”
“不會啦,爸爸。”
她知道他有多抱歉,從他的臉上看得出來。年紀比較小的時候,她偶爾會納悶,既然不會有任何改變,抱歉又有什么用?但媽媽解釋給她聽:“戰爭與受俘的經歷毀壞了他的內心,就好比他的背受傷了,雖然有一天會自行痊愈,但不能因為他受傷就不愛他。你必須變得更堅強,讓他能夠依靠。他需要我,需要我們。”
蕾妮在他旁邊坐下。他摟著她拉過去。“管理這個世界的人都是瘋子。這個國家已經不是我的美國了。我想要……”他沒有說完,蕾妮也沒有說話。她習慣了爸爸的憂傷,習慣了他的疲憊。他經常會話說到一半停下來,仿佛生怕說出恐怖或憂郁的念頭。蕾妮知道他在壓抑,她明白,所以很多時候不要開口比較好。
他從口袋里拿出一包快被壓爛的駱駝牌香煙。他點起一支,她吸進那辛辣的熟悉氣味。
她知道他有多痛,有時候半夜會被爸爸的哭聲吵醒,媽媽會盡力安撫他,說些溫柔的話,像是“噓,恩特,不要再想起那時候的事了,都過去了,你在家里很安全”。
他搖頭,呼出一道藍灰色的煙。“我只是想要……更多,大概吧。不是工作,而是人生。我希望能堂堂正正走在路上,不用擔心會被辱罵是殺嬰兒的兇手。我想要……”他嘆息,微笑。“別擔心。不會有事。我們不會有事。”
“爸爸,你會找到新的工作。”她說。
“當然嘍,蕾妮,明天會更好。”
他們總是這樣說。
偉大的孤獨 作者簡介
[美]克莉絲汀.漢娜
1960年出生于美國南加州,曾在廣告公司工作,也當過律師。可她心中始終記得母親說過:“你將來注定要當作家的。”事實證明母親的話永遠是正確的。
現在,克莉絲汀.漢娜已經是23本暢銷書的作者,作品暢銷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全系列銷量超過2000萬冊,被譽為美國當代小說天后。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