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海錯圖愛情筆記:魚水之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70052
- 條形碼:9787542670052 ; 978-7-5426-7005-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錯圖愛情筆記:魚水之歡 本書特色
推薦閱讀的六大理由 1.《海錯圖愛情筆記》一書以《海錯圖》生物為線索,感性解讀了30種水生鮮物的愛恨情仇、飲食風味及名廚秘技,不僅干貨多,而且有趣有梗好看。 2.書中行文像話又不像話,像科普又不像科普,真誠、深情拐角藏著戲謔,花樣好看——例如“一歲時家人給我“開葷”,用的就是大黃魚。我長大后一聽葷段子,就會說‘哎呀好黃’,可能和這個有關”。 3.作為水產品生產和食用大國,魚鮮類美食主題書卻非常少見,《海錯圖愛情筆記》別出心裁,是喜歡吃魚的老饕應該擁有的餐桌休閑書。 4.13篇水生鮮物主題手賬筆記,呈現更隨意、更個性、更多元化的閱讀快感。 5.裸脊裝幀,雙色設計,藝術紙印刷,給讀者以精致欣悅的閱讀感受。 6.贈送萌壞全彩“小黃書”《魚水之歡》,30種水生鮮物浪漫情愛一網打盡。
海錯圖愛情筆記:魚水之歡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口舌與靈魂遨游漁鮮世界后的隨筆文集和手繪筆記。內容包括: 包頭魚 順水有情人 ; 鬼頭魚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 黃魚 放聲唱情歌 ; 香魚 比香妃更誘惑等。
海錯圖愛情筆記:魚水之歡 目錄
自序
包頭魚:順水做情人
鬼頭魚: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黃魚:放聲唱情歌
藤壺:我很丑可是我很多情
香魚:比香妃誘惑
花鱸:坑里蹦恰恰
石斑魚:安能辨我是雌雄
鰣魚:爛煮春風三月初
鯽魚:輕松愛
水母:愛情有毒
螃蟹:愛到天長地久
海鰻:一期一會
龍頭魚:吾儂軟欲
烏塘鱧:油菜花癡
中華鱟:這就是勾引
海馬:猛男育兒經
河豚:筑巢引妻
馬鮫魚:春色尤物
海參:完事必宮
草魚:追啊追啊我的驕傲放縱
牡蠣:為了你,我愿意……
小龍蝦:專情如你
鮟鱇魚:虐戀至死
刀魚:軟腰誘惑
西施舌:纏綿欲滴
鯊魚:荼蘼之美
三文魚:破浪去私奔
青魚:浪淘情沙
紫菜:無性也有愛
江豚:游戲人間
后記
海錯圖愛情筆記:魚水之歡 節選
一歲時家人給我“開葷”, 用的就是大黃魚。 我長大后一聽葷段子, 就會說“哎呀好黃”, 可能和這個有關。 幾十年前有經驗的漁民就懂得集結“尋黃船隊”,將那些還沒享受春宵的金色荷爾蒙成群捕獲。向騷動的魚身上潑些淡水,它們就酥軟了,在船中滿載的堅冰里,把黃亮色軀體凝在*美的一刻。那種美很殘酷。 我的憐憫其實是懷念,只希望當下,這種小時候司空見慣的美味,還有幾條能好好活在人類無法企及的某處。 侯師傅親自在杭州做的蟹粉灌黃魚,靈感來自南宋古菜蟹釀橙,沁人心脾啊,讓我仿佛聽到黃魚家族的歌聲。 生物的使命是散布基因。讓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嫉妒的是,雖然藤壺雌雄同體,但從不“獨樂樂”,反而把“眾樂樂”做到了極致。 我們通常說某魚是一種洄游性魚類,說明人家為了談戀愛和生產要威猛地游很長的路。愛是有代價的。 張愛玲說:“人生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她與胡蘭成也是如此,有多恨就有多愛。但,我們無權責備愛情。盡管回憶起來,面對即將逝去的東西,眼神里都是汁水。 日本江戶的俳句里甚至把吃河豚比作偷人妻子,危險又令人欲罷不能。值得承認的是,河豚的確是餐桌上的性感寶貝,引人犯罪。 四月河豚*毒,也*美。我估計美食家們還沒來得及寫遺囑,已紛紛等不及投入“人妻”懷抱了。 每年回暖的春季,草魚開始談戀愛,那是曲水流觴式的。雄魚追著驕傲放縱的雌魚,它們跟著流水嬉戲、結合、產子。水是媒人和女媧的產道。那些水草的味道,讓我想起悠游的它們,也許它們從來就沒想到需要被喜歡,才能算過好這一生。但誰也說不清這緣分,怎么就難舍難分。 一百個男人有一百種虛弱的標志,于是就有了一百種吃生蠔的辦法。 你永遠沒法貪心到嘗試所有口感、氣味、年紀、身材和尺寸。對,我在說生蠔。 一到夏天很多人就會問我: 去吃小龍蝦? 我總推脫。 原因是邊吃 我邊會想到不該想的畫面。 以我的正直, 那就說“我不吃小龍蝦”好了。 長相很暴力的魚, 通常好吃。 因為沒人敢吃, 于是體內都是洪荒之力。 如果你的另一半很丑, 希望我安慰到你了。 我喜歡一口塞得滿滿的, 魚“東奔西突”的糯肉,可以無縫貼合口腔的各種犄角旮旯,味覺里的每個神秘管道都被包裹,好溫柔哦。這讓人頓時原諒它那種丑。 請不要以顏值歧視任何魚,對另一半也一樣。 春暖花開的時候,刀魚體內的密刺在雌雄交合后就變硬,春宵一刻就沒了千金。 這種“一談戀愛就變壞”的魚現在已經貴到簡直吃一口要掉塊肉。 刀魚餛飩不燙嘴,正好熱乎。一口下去就像愛情,伊正好溫柔,儂正好成熟。 人類似乎已經控制了地球,但也有控制不了的事情,比如刀魚的洄游習性,比如一過季就喪失的美味,這種生物密碼非常迷人。為了向偉大的自然界致敬,每年此時過江吃刀魚是我們重要的儀式。 從離開海洋后,三文魚就不再進食,洄游過程中,它們要抵擋水流的沖擊,還要飛躍階梯障礙。這時候“魚躍龍門”就需要跨越生死線的運氣,因為很多水庫閘門有半米高,要使出全身解數才能翻越。它們中的極少數能再回到自己出生的小溪中,產卵授精后在“風蕭蕭兮易 水寒”中送命。甚至有的在到達彼岸前就力竭而死,肚中還揣著幾千魚子。 但新的一年,小魚苗又會沿著母親走過的路成群洄游。 每對三文魚平均可產下4000顆魚籽,一整個冬天鳥獸蟲魚都覬覦,來年春天約有800條小魚出世。游向湖泊和大海途中像群星隕落,小魚大約有200條能夠到達大海。4年后能夠洄游的只有10條,其中8條被人類捕捉,*終到達出生地的只有2條。 媽媽菜在變,其實,每一年小魚苗也在悄悄改變路線。但新一代,還將循著父母輩的心路前進。生命循環的能量不息,亙古不變。 老外們都說用食物命名的姑娘, 都不是正經人, 比如梨子、蘋果、櫻桃什么的。 我看用食物命名的魚也不是什么正經魚, 比如螺螄青。 把冷掉的青魚干焐在泡飯里,那泛起的溫度,就像第二春一樣。
海錯圖愛情筆記:魚水之歡 作者簡介
王慧敏(神婆愛吃),美食作家,公眾號“神婆愛吃”創始人,知味(中國)中國國際美食博覽會官方顧問,FBIF2020食品飲料創新論壇及多家權威美食榜單常務評委。 作為一個處女座A型變態技術流吃貨&創意爆棚的斜杠青年,以“吃游人生,兼修人文”的理念游走世界。 2016年出版《植物油圖鑒》。 本書插畫by潘欣竹 本書手寫字by鐘陽子、姜若華
- >
月亮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