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第三屆世界科研誠信大會論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040476064
- 條形碼:9787040476064 ; 978-7-04-047606-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第三屆世界科研誠信大會論文集 內容簡介
《第三屆世界科研誠信大會論文集》收錄了2013年在蒙特利爾召開的第三屆世界科研誠信大會所作的報告。和前幾屆大會一樣,蒙特利爾大會的參會者和發言人來源廣泛,包括政府和機構負責人、政策制定者、期刊編輯、科研資助機構官員、科研人員、學生和博士后研究員、學術團體和院校代表、監督管理部門的代表,以及其他從事科研誠信相關主題實證研究的人員。蒙特利爾大會首次要求提交關于促進科研誠信的研究和政策的論文摘要,共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180多篇摘要。根據這些摘要,制定了大會的議程,包括主旨發言、全體大會、學術海報以及不同主題的分會。大會設置了四個議題的專題,分別是負責任科研行為教育、誠信與社會責任、面對疑似學術不端行為時機構與期刊之間的合作以及國際合作研究中的誠信問題。設立專題的目的是為了在大會召開期間提供一個專門的論壇,以期就相關話題能夠達成一個共同文件,或是繼續推進該話題的探討,并*終獲得一致的解決方法。
第三屆世界科研誠信大會論文集 目錄
主旨發言 推進科研誠信人士在當前及未來面臨的挑戰
**部分 國家為促進科研誠信所采取的多種方式
第1章 負責任研究行為:加拿大的方法
第2章 聯合各方力量,打造歐洲科研誠信:歐洲科研誠信辦公室網絡
第3章 歐洲研究理事會的科研倫理和科研誠信
第4章 構建國家科研誠信體系——以愛爾蘭為例
第5章 《科研誠信新加坡聲明》以及《歐洲科研誠信行為準則》在丹麥產生的影響
第6章 打造科研誠信和倫理的專業網絡:從合作到創新
第7章 澳大利亞*新發展動態
第二部分 原則和責任
第8章 決定署名的要點
第9章 研究中的利益沖突:職業道德準則的缺陷
第10章 錯誤和欺詐:模糊的界限
第11章 多領域跨界研究:高等教育中跨文化、跨學科、跨國界的監督調查案例
第12章 科技與承諾
第13章 臨床試驗數據分享與科研誠信
第三部分 對科研不端的回應
第14章 管理學術不端行為:十大陷阱及避免方法
第15章 學術不端:精神病學家視角的解決方案
第16章 反剽竊
第17章 挪威將剽竊視為違法行為:論科研倫理的不恰當法制化
第18章 科研誠信與可靠的數據管理:荷蘭經驗
第19章 我們能從斯塔佩爾事件中學到什么?
第四部分 培養科研誠信
第20章 促進科研誠信和評估隱性課程
第21章 科研誠信軟件:科研準則、報告以及聲明在科研倫理和誠信中的作用
第22章 期刊、研究機構和贊助人在處理科研和出版誠信案件中的合作:明確挑戰
第23章 不吹口哨而吹響雙簧管:拯救科研不端行為的創新思考
第24章 俄羅斯醫生如何理解科研倫理問題
第25章 中國臺灣地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實施機構監督協議概述
第五部分 負責任研究行為訓練
第26章 北京大學醫學部負責任研究行為訓練
第27章 在美國工程學院講授負責任研究行為的反思
第28章 麥考瑞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科研誠信管理體系
第29章 學習理論應用于負責任研究行為的教學設計:評估跨專業理科培訓生科研誠信培訓的案例研究
第30章 德國“良好科研行為”課程教學與發展
第31章 作為科研倫理學習之所的大學
第六部分 誠信與社會
第32章 科研誠信與社會責任的交集
第33章 被當作對話意愿的社會考量——對《科研誠信新加坡聲明》第14條的討論
第34章 科研誠信與科學報道的交匯:動物福利的福音
第35章 地球倫理學:對地球科學科研誠信的挑戰
第36章 為造福公共衛生建立公私合作關系的原則
第37章 科研誠信和有爭議政策領域的治理:對澳大利亞煤層氣辯論的探討
第三屆世界科研誠信大會論文集 節選
《第三屆世界科研誠信大會論文集》: 第二屆世界科研誠信大會召開僅僅4個月后,丹麥突然爆發了一起重大的科研不端案例,即神經科學家米麗娜·彭科娃事件(發生在哥本哈根大學)。這一事件先由一家報社披露出來,隨后引發了一場持續約半年之久的媒體熱議風暴。社會上或多或少都流傳著關于彭科娃事件與相關人員的保密信息和評論,還有許多被誤傳的概念以及對科研不端以及科研誠信的錯誤理解。哥本哈根大學的管理模式也遭到外界和內部的質疑,因為它沒能揭露這起長達十年的學術欺詐,并且在此期間還將彭科娃作為科研的榜樣。對于我們中少數經歷過20世紀80年代在英國和美國進行的大討論并建立起反科學欺詐行為委員會前身的人來說,這一切似曾相識(Anderson等,1992)。彭科娃案件仍在調查中,而且帶來了諸多結果,例如,傳言保護彭科娃的科研部部長被一位新任部長取代,這位新任部長整整一年都在強化哥本哈根大學的行政監督工作。 在這種嚴峻的氣氛下,很多研究者和科研管理人員認識到他們對科研不端行為、負責任研究行為以及科研誠信保護在國際社會的發展情況知之甚少。我受委托來改善這種局面,并簡單概括從反科學欺詐行為委員會建立初期有關保護科研誠信政策的發展情況。包括: 1.有關科研不端以及有爭議的科研實踐的統計數據,還有與此相關的研究,大部分研究都在美國完成; 2.*近歐洲被披露的令人震驚的關于科研不端的事件呈上升趨勢;歐洲國家對開展負責任研究行為培訓缺乏關注; 3.關于科研誠信的期刊及學術論文數量增多; 4.國際出版倫理委員會(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COPE)所做的工作和努力; 5.識別和關注科研誠信問題的新建網站; 6.剽竊檢測工具;處理科研誠信的成功案例和失敗案例; 7.保護檢舉者安全的重要性; 8.歐洲在科研不端行為以及有爭議的科研實踐等問題方面缺乏協調性; 9.研究的粗糙之處越來越受關注; 10.有一個現象很奇怪:歐洲的大學似乎并不·能從其他大學自20世紀80年代到20世紀90年代的科研不端事件中吸取教訓。 若想真正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廣泛搜集已發表的關于全面調查科研不端行為的報道。在歐洲,我們能找到兩份絕佳的案例:挪威牙醫瓊恩·蘇德波事件調查報告和荷蘭心理學家戴德里克·斯塔佩爾事件調查報告。我借用一幅漫畫來展示機構應該持怎樣的態度面對一切(如文末漫畫所示)。 人們的反應令人感到驚訝。他們耐心傾聽后都表示這出乎意料;有些人很震驚;大多數人都意識到自己對科研誠信了解太少,有很多誤解。很多經驗豐富的研究者和科研管理人員承認,即使在丹麥,學術造假也是真實存在的;至少我們沒有可以用來反駁這一說法的證據。人們普遍認同應該盡快采取措施改變科研造假的現狀,捍衛丹麥的科研誠信。但是,具體該做什么?如何做?誰來做? 過去,涉及這些問題的時候,人們通常關注為什么他人必須遵循科研誠信,而不考慮自身的職責。 如今,改變人們的想法并不難,只要參照《科研誠信新加坡聲明》(已有英文、丹麥文譯本)進行討論,再加上由歐洲科學基金會和歐洲人文與自然科學院聯合會共同制定的《歐洲科研誠信行為準則》即可。 自2011年以來,受《科研誠信新加坡聲明》的啟發,敦促人們盡快行動并有效捍衛科研誠信的國際性文件陸續出臺。 ……
第三屆世界科研誠信大會論文集 作者簡介
尼古拉斯·斯特耐克,博士,歷史學榮譽教授;密歇根大學臨床與健康研究所科研倫理與誠信研究項目負責人。斯特耐克教授是世界科研誠信大會的聯合發起人,亦是第一屆、第二屆世界科研誠信大會的聯合主席和協辦人。他在《科研誠信新加坡聲明》(The Singapore Statement onResearch Integrity)的制定過程中起到了主導作用,也是英國Epigeum公司開發的國際網絡科研誠信培訓項目的首席導師。 梅麗莎·安德森,博士,研究生院副院長,明尼蘇達大學組織領導、政策與發展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科研誠信、科研不端行為、國際合作研究以及產學關系。任2013年蒙特利爾世界科研誠信大會和2015年里約熱內盧世界科研誠信大會的聯合主席。 薩賓·克萊納特,醫學博士,英國皇家內科醫師學會會員。《柳葉刀》(The Lancet)高級執行編輯。1998年加入《柳葉刀》任全職醫學編輯,2002年任執行編輯,2006年6月成為高級執行編輯。1999年加入出版倫理委員會,2002年當選理事,2006年至2012年間擔任該委員會副主席。德國柏林世界衛生峰會指導委員會委員,第一屆和第二屆世界科研誠信大會籌備委員會委員,任2013年蒙特利爾第三屆世界科研誠信大會和2015年里約熱內盧第四屆世界科研誠信大會的聯合主席。 托尼·梅耶,理學學士,南洋理工大學校長辦公室歐洲事務代表,地質學家,在英國、美國、歐洲和新加坡從事科研管理的各項事務。第一屆、第二屆世界科研誠信大會的聯合主席和組織者。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