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何香凝的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380678
- 條形碼:9787511380678 ; 978-7-5113-8067-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何香凝的故事 內容簡介
何香凝是中國近現代杰出女性的代表,中國國民黨左派代表、畫家,廖仲凱夫人,民革主要創始人,近代女性解放運動的先驅之一。本書以何香凝經歷和參與的主要事件為中心,介紹了其家庭背景、成長經歷、革命之路和杰出成就。書中所述何香凝一生經歷,跨越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漫長歲月,跌宕起伏、華彩絢爛。她的一生,展現了近現代中國知識女性的理想和追求,折射了20世紀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全書以時間為序,較詳細地呈現了何香凝的生平經歷、思想發展脈絡及相關成就,介紹了不少鮮為人知的史實,敘述準確,客觀再現了何香凝的品性與精神,是一部適合普通讀者的傳記性歷史人物故事讀本。
何香凝的故事 目錄
1 大腳小姐
2 情定天足
3 雙清樓主
第二章 從攜手東洋求學到并肩革命之路
1 志赴東洋
2 夫唱婦隨
3 拜隨中山
4 步入革命
5 結識秋瑾
第三章 東京的學習與生活
1 兒女降生
2 馳譽丹青
3 初識慶齡
4 見證好合
第四章 從“重建共和”到“左派戰士”
1 護法運動 重建共和
2 廣州蒙難 冒死救夫
3 協助改組 再赴革命
4 婦女領袖 運動先驅
5 逆境相扶 共助革命
6 堅守信仰 左派戰士
7 創辦學校 教育工農
8 辭職出國 海外漂泊
第五章 再赴抗日救國與民族解放的偉大斗爭
1 賣畫籌款 淞滬救傷
2 保障民權 力促團結
3 聯共抗日 力促團結
4 顛沛流離 堅韌不屈
5 反對投降 團結抗日
第六章 從呼吁和平建國到參與締造新中國
1 力促和平 民主建國
2 創建民革 反對獨裁
3 響應“五一口號” 贊同新民主主義
4 抵達北京 參與建國
第七章 投身新中國建設 華僑工作奠基人
1 開啟僑務 建設祖國
2 關愛婦女 保護兒童
3 掛念故友 心系統一
4 革命一生 歸伴仲愷
第八章 何香凝的繪畫藝術
1 兼容中西
2 何畫柳題
3 香凝如故
4 高松長青
參考文獻
后記
何香凝的故事 節選
《何香凝的故事/僑界杰出人物故事叢書》: **章 從何家九小姐到雙清樓主 清光緒四年五月二十七日(1878年6月27日),何香凝出生在香港東街21號的一個商人家庭。父親何炳桓,又名何載,家中共娶六房(一妻五妾),何香凝為側室陳二所生。何香凝是陳氏的第五個孩子,和她同母所生的還有一兄、一弟、三個姐姐,加上同父異母兄弟姐妹共十二人,其中兄弟三人,姊妹九人,何香凝排行第九,人稱九小姐。直至何香凝的晚年,還有親戚習慣稱其為“九姑婆”。 父親何炳桓出身于一個破落商人家庭,祖居廣州西郊的棉村,后因經商全家遷至佛山,起初家境較好。但隨著西方列強勢力的入侵,近代化程度日益加深,廣州地區的自然經濟逐漸解體、傳統商業蕭條,何家生意入不敷出,日益窘困,瀕臨破產。為了擺脫困境,年輕的何炳桓只身來到香港闖蕩。何炳桓聰明能干、機警靈活、具有魄力,希望能重振家業,改變自己的生活。初到香港時他在一家藥鋪做伙計,賺了些錢便開了一家小雜貨店。不久,他看到買賣中藥材有利可圖,又經營一家中藥鋪,積累下**桶金后,生意快速發展,不久便創辦了香港**家經營紅茶出口生意的祥安茶葉莊,隨后又開了一家絲綢店,何炳桓逐漸成為一位富有的出口商。此外,他還涉足地產領域,發展成為擁有百萬資產的地產商。何香凝出生時,何炳桓已在香港開設了多家大商場,擁有眾多房產,其中大都集中在繁華的上環荷李活道地區,何家公館也坐落于此。 何香凝的母親陳氏,名叫陳二,家境貧苦,自幼便出來做工,是一名“住年妹”(廣東人對為人做傭工的家庭女工之俗稱)。陳氏長得漂亮,人又聰明,性格溫厚善良,做事勤快利落,是位很討人喜歡的姑娘。陳二由于經常到何炳桓的店鋪為雇主購買日用雜品,逐漸熟識,后來成為何炳桓的側室夫人。何香凝雖出生在香港這樣一個富裕的商人家庭,從小生活無憂,但與一般的富家小姐又有幾分不同。 1 大腳小姐 清末的香港雖然已經被英國強占為殖民地,但當地的社會風俗仍較為傳統,婦女纏足的封建陋習依然盛行,幾乎所有的漢族女子都要裹小腳,特別是上層社會的富家小姐。香港雖然和海外往來*早,領風氣之先,但纏足的陋習仍然頑固地保存著。 婦女纏足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一種陋習,始于北宋末年,興盛于明朝。清軍入主中原后,清朝統治者極力反對漢人的婦女纏足風俗,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纏足。但民間百姓依舊令行不止,后來不得已只能取消纏足的禁令。當時民間的百姓受到纏足陋習的影響極深,不纏足的女子往往會受到社會的歧視。何香凝的生母陳氏便有因為“大腳”受歧視的慘痛經歷。陳氏出身于貧苦的勞動家庭,是何炳桓店鋪附近一戶人家的丫頭,是位“大腳”姑娘,因為經常去何炳桓店鋪買東西,兩人漸漸熟識產生了感情。可是,廣東南海的何家父母嫌棄陳二是個“大腳”丫頭,不夠“貴氣”,父母就另外為他說了一門親,是位“小腳”姑娘,何炳桓也只能順從父母的意愿娶其為妻,而陳氏即使與何炳桓相識已久,先入何家,又曾共度寒微,感情深厚,卻也只能委身為妾,居于側室。何香凝的母親因未纏足,對“大腳”受歧視有著切身之痛,不愿女兒重蹈覆轍,因此何香凝五六歲時,她的母親就開始為她纏足。纏足是個很痛苦的事情,強行用長長的白布條把腳一層又一層地緊緊裹纏住,再用針線密密地縫緊,以使腳不能生長。然而何香凝生性倔強,不愿忍受這樣的痛苦,她白天又哭又鬧,淚水漣漣,晚上悄悄地起床,偷偷地用剪刀把縫裹的纏足布剪開扔掉。她的母親發現后便是一番斥責和打罵,繼之再次給她纏足。甚至為了給何香凝纏足,把全家剪刀都藏起來。可是何香凝也不罷休,她不顧母親的打罵,偷偷賄賂小丫鬟代買一把剪刀,藏在祖先祭壇的大香爐下,只要有機會就偷偷地剪去纏足布。就這樣,何香凝的母親堅持要纏足,一次次打罵后再纏起,她頑強地反抗,一次次偷偷又剪開,彼此都不退讓,事情越鬧越僵。*終驚動了父親,何炳桓看她反抗得激烈,心疼女兒,無奈地嘆一口氣,由她去了。母親也只好勉強答應不再為她纏足了。就這樣,何家的九小姐,長成了一雙富家小姐中少見的“天足”。也正是這雙“天足”成就了何香凝的連理之好。 ……
何香凝的故事 作者簡介
劉松弢,歷史學碩士,先后畢業于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隋唐史。曾參與編寫“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中國古代史·下冊》《中華大典·城市商業典》,發表論文《美國的中東戰略展望》《史國:分權后的政治運作》。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