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中華文人經典傳記:納蘭性德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211937
- 條形碼:9787570211937 ; 978-7-5702-119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文人經典傳記:納蘭性德傳 本書特色
★納蘭性德向世人展示了另一種完美,彗星般的人生,可以短暫,但絕不黯淡或沉淪。 ★納蘭詞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直指本心,被王國維譽為“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作者楊雨教授是《百家講壇》《中國詩詞大會》特邀專家,曾在《百家講壇》主講“納蘭心事有誰知”,對納蘭性德及其作品有深入研究和獨到見解。 ★本書以人物故事與詩詞解讀相結合的形式,講述了納蘭性德的生平、婚戀、交友、家世,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兼具可讀性與趣味性。 ★精選納蘭性德代表詞作三十首,配合準確、精當的注釋,典故、意境、真諦一目了然。 ★附有納蘭性德生平大事簡表,進一步展現納蘭性德的人生脈絡。 ★收錄趙孟頫、董其昌、齊白石等繪畫大師的杰作,圖文共賞,典藏之選。
中華文人經典傳記:納蘭性德傳 內容簡介
《納蘭性德傳》是知名教授楊雨的代表作。全書從生平、婚戀、交友、家世等多個維度入手,以人物故事與詩詞解讀相結合的形式,講述了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短暫而耀眼的一生。他生于溫柔富貴,卻滿篇哀感頑艷;他身處花柳繁華,心卻游離于喧鬧之外;他是真正的八旗子弟,卻喜結交落魄文人;他行走于仕途,一生卻為情所累……本書充分展現了納蘭性德其人、其詞、其性、其情,并精選其經典詞作三十首,配合準確、精當的注釋,讓讀者在清麗雋秀、感人至深的詞句中邂逅*真實的納蘭性德。
中華文人經典傳記:納蘭性德傳 目錄
總序 / 〇〇一
序 / 〇〇六
**章 我是人間惆悵客—— 生平概述 / 〇〇一
第二章 多情自古原多病—— 少年坎坷 / 〇二五
第三章 一生一代一雙人—— 幸福婚姻 / 〇五一
第四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 喪妻之痛 / 〇七九
第五章 不辭冰雪為卿熱—— 悼亡哀思 / 〇九四
第六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 父子矛盾 / 一一二
第七章 留將顏色慰多情—— 師生關系 / 一三三
第八章 幽怨從前何處訴—— 君臣恩怨 / 一五五
第九章 身世悠悠何足問—— 友誼佳話 / 一九七
第十章 而今才道當時錯—— 沈宛之戀 / 二二一
附錄一 納蘭性德生平簡表 / 二四〇
附錄二 納蘭性德傳 / 二四八
附錄三 納蘭性德墓志銘 / 二五三
附錄四 納蘭詞選注(三十首) / 二五七
后 記 / 二九〇
中華文人經典傳記:納蘭性德傳 節選
既然初戀情人為進宮表妹一說疑點重重,于是就有了另外一種猜測:納蘭的初戀情人其實并不是康熙的妃子,而是他府上的侍女。雖然兩人早已私訂終身,但因為門第懸殊,*終在家庭的壓力下分手。后來戀人被迫離開納蘭家,走投無路之時,只好遁入空門,成了出家人,守著青燈黃卷,凄涼地過著此后的日子。 這樣的悲劇結局,成了納蘭難以釋懷的隱痛——對于一個還不能獨立掌握自己命運的青年貴族公子而言,他沒有能力對抗家庭的壓力,保護自己心愛的戀人,他只能發出這樣無奈的感慨:“月似當時,人似當時否?”月色一如既往的皎潔明亮,可是從此永遠分離的戀人,她還像當年一樣美麗多情嗎?她還像從前一樣深深地愛著并且思念著自己嗎? 這樣的反問,不僅包含著他深深的眷戀,也透露出無限的悔恨,甚至還包括無比的自責在內。 相比之下,初戀情人為侍女的說法似乎更為靠譜。因為納蘭與府上的丫環親近的機會比較多,對于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而言,異性之間頻頻接觸,產生戀情的可能性也更大。類似的戀情,我們只要對比一下賈寶玉和丫環襲人的關系就能理解了。 在《紅樓夢》第六回“賈寶玉初試云雨情,劉姥姥一進榮國府”中,曹雪芹這樣描述寶玉和襲人的朦朧情愛: 寶玉亦素喜襲人柔媚嬌俏,遂強襲人同領警幻所訓云雨之事。襲人素知賈母已將自己與了寶玉的,今便如此,亦不為越禮,遂和寶玉偷試一番,幸得無人撞見。自此寶玉視襲人更比別個不同,襲人待寶玉更為盡心。 盡管寶玉和襲人已經將彼此看成是跟“別個不同”的更親密的人,但結局正如我們所知:襲人*終并沒有如愿以償地成為寶玉的“屋里人”。 納蘭和他的初戀情人面臨的障礙,可能遠比寶玉和襲人要大得多。在納蘭生活的時代,堂堂相門公子是不可能娶一個出身低微的丫環的。即便納蘭不在乎什么門當戶對,但他的家庭也不可能容忍這樣的婚姻。更何況,如果這個丫環是漢人的話,那壓力就更大了——因為在清朝,直到乾隆年間才廢除滿漢不準通婚的禁令。也就是說,在康熙年間,滿族貴族子弟一般是不能和漢族女子通婚的。納蘭再叛逆再另類,也只能是在道德與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內叛逆,憑他的個人力量,還很難對抗來自家庭和朝廷的雙重壓力。因此,這段戀情的夭折就是必然的結局了。 一段美好的初戀,就這樣煙消云散了。但是沉淀在納蘭心中的那份深情和悔恨,卻一直折磨著他。在另一首詞中,納蘭悔恨和自責的意思體現得更為明顯。這就是著名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這首詞雖然不能確定是為初戀而寫,但從表達的情感來看,卻和初戀極為相似。詞的副題有“決絕”一詞,決絕即斷絕感情、永不來往。托名為漢代卓文君寫給司馬相如的《白頭吟》里就有兩句是這樣寫的:“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意思是:聽說你喜新厭舊愛上了別人,所以我主動來跟你提出分手;咱們從此一刀兩斷,分了手你想愛誰就愛誰去吧。 那么,納蘭是要和誰“決絕”呢? 決絕的對象很可能是初戀情人,而且這首詞就是以被拋棄的女性口吻來寫的。 “人生若只如初見。”起句是整首詞中語言*平淡的一句,但感情的震撼力卻又是*強烈的:如果一種感情在你的心里足夠深刻,那么不管你以后的人生還會有多少復雜的經歷,“初見”的那一剎那在心里一定是永恒的,在任何時刻都一定是*清晰*難忘的。 而人生中*美的“初見”,往往就定格在見到理想中愛人的**眼上。
中華文人經典傳記:納蘭性德傳 作者簡介
楊雨,1974年生,湖南長沙人。華東師范大學文學博士,現為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湖南省首批“新世紀121人才工程”等。她不懈游走于中西、文哲之間,通曉法語、英語等多國語言,尤其醉心于傳統詩詞,著有《屈原傳》《李清照傳》《陸游傳》《納蘭性德傳》《楊雨講詩詞故事》《楊雨說詞》等二十余部作品。她也致力于傳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曾多次主講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擔任《中國詩詞大會》《中華好詩詞》《中國成語大會》《見字如面》等節目點評專家。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