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從共產黨宣言到十月革命--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發展(精)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1576427
- 條形碼:9787561576427 ; 978-7-5615-764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共產黨宣言到十月革命--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發展(精) 內容簡介
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意味著馬克思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以唯物史觀為基礎,馬克思和恩格斯設想的社會主義道路具有深刻的歷史內涵,超越了現代社會發展和“物”的革命,為人類文明展現出人的革命的一般歷史進程。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以伯恩施坦和考茨基為代表西歐的社會主義者,背離了馬克思主義。以列寧為代表的社會主義者堅持、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俄國十月革命的爆發和社會主義道路在俄國的發展,不僅探索了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國家,在社會主義政權領導下的現代社會發展之路,而且在根本上踐行了人的革命的一般歷史進程。因而,在唯物史觀和現代社會發展視域中,唯有列寧和十月革命探索了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現代化道路,實踐、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道路。
從共產黨宣言到十月革命--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發展(精) 目錄
導論 考察社會主義道路的主要視域
一、理解社會主義道路的向度
二、思索社會主義道路的概念
三、研究社會主義道路的邏輯
**章 唯物史觀視域下的革命、現代與社會主義
一、革命和唯物史觀中的現代社會發展
二、“物”的革命:馬克思和恩格斯語境中的革命與現代
三、人的革命:超越現代的社會革命
四、歷史的變奏
第二章 社會主義道路的“自由化”:伯恩施坦的錯誤修正
一、前提:時空觀的改變與去革命化
二、路徑:社會主義與自由主義關系的改變
三、內容:民主、進步與“另一種”自由主義
第三章 社會主義道路的“抽象化”:考茨基的妥協與調和
一、基礎:時空觀的“變”與“不變”
二、實質:資本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的調和
三、內容:“社會革命后的日子”
第四章 社會主義解放道路的探索與實踐:列寧的貢獻
一、基礎:革命的時空觀
二、實質:馬克思和恩格斯解放精神的新發展
三、內容:社會主義道路與落后國家的現代社會發展
第五章 革命視域下的社會主義道路與現代社會發展
一、革命與時空:社會主義道路的現實性
二、革命與精神: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性
三、革命與歷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
結語 在現代社會發展視域中理解社會主義道路
一、從問題的提出到問題的落腳
二、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中的“現代”概念和“卡夫丁峽谷”問題
三、馬克思、恩格斯對“現代”概念的闡發
四、“兩種道路”的發展與嬗變
五、現代社會發展與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的偉大意義
一、理解社會主義道路的向度
二、思索社會主義道路的概念
三、研究社會主義道路的邏輯
**章 唯物史觀視域下的革命、現代與社會主義
一、革命和唯物史觀中的現代社會發展
二、“物”的革命:馬克思和恩格斯語境中的革命與現代
三、人的革命:超越現代的社會革命
四、歷史的變奏
第二章 社會主義道路的“自由化”:伯恩施坦的錯誤修正
一、前提:時空觀的改變與去革命化
二、路徑:社會主義與自由主義關系的改變
三、內容:民主、進步與“另一種”自由主義
第三章 社會主義道路的“抽象化”:考茨基的妥協與調和
一、基礎:時空觀的“變”與“不變”
二、實質:資本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的調和
三、內容:“社會革命后的日子”
第四章 社會主義解放道路的探索與實踐:列寧的貢獻
一、基礎:革命的時空觀
二、實質:馬克思和恩格斯解放精神的新發展
三、內容:社會主義道路與落后國家的現代社會發展
第五章 革命視域下的社會主義道路與現代社會發展
一、革命與時空:社會主義道路的現實性
二、革命與精神: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性
三、革命與歷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
結語 在現代社會發展視域中理解社會主義道路
一、從問題的提出到問題的落腳
二、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中的“現代”概念和“卡夫丁峽谷”問題
三、馬克思、恩格斯對“現代”概念的闡發
四、“兩種道路”的發展與嬗變
五、現代社會發展與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的偉大意義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本類暢銷